热议:文理分科应不应该取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7
近日在深圳“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炮轰现今的高中文理分科制度,认为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导致人文情怀缺失。

  朱永新说,诺贝尔奖我们呼唤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呼唤不到?这涉及到高中文理分科,文理分科是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导致了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他建议教育部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

  朱永新此番对高中和高考文理分科制度的“炮轰”引起了众多争论。其实,有关高中文理分科的话题讨论由来已久,到底该不该取消文理分科?高中文理分科的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问题,该如何改进?就此话题,厦门各方人士进行了探讨。

  正方(主张取消)

  有利于学生底子宽厚

  刘卫平 (集美中学校长):我认为,朱永新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个人不主张文理分科。很多很有成就的科学家都主张高中文理不分科,因为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底子宽厚,科学与人文精神交融。很多理科类的科学家,他们的文学基础打得都很扎实。

  但取消文理分科,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操作比较难。从文理分科的发展历程来看,分科分得越来越早,上世纪60年代是高三下学期,80年代到了高三,之后变成高二、高一,有的甚至高中一入学就文理分科,问题越来越严重。

  我认为,现今文理分科,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学的科目很多,特别是学生在理科上的学习压力很大。从我们做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数理化上用的时间非常多,因为现在数理化太难了。由于理科学习花费的时间太多,没有更多时间进行人文素质的提高,某种程度上导致所谓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裂,这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郑(科技中学高三学生):我非常赞成取消文理分科。拿我来说,我是名文科生,高二会考一考完,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我全扔了;而理科的学生,往往也比较缺失政治、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

  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只要不是高考的科目,大家都不会花太多的精力。虽然有会考,但是会考都比较简单,大家也没太认真学。如果取消文理分科,大家就会认真学习所有科目,这样才会促进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我认为,如果取消文理分科,每科都要读的话,到时高考的难度应该会相对降低,而学的东西会更加实用。

  反方(主张保留)

  文理分科有利于减负

  陈泽龙(厦门一中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目前高中文理分科是必要的。因为在当下,我们国家极缺大量的专业人才,文理分科有利于缩短专业技术人才成材的时间。同时,文理分科还利于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

  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个常数,如果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文科和理科所有的知识,要求学校全排上文科和理科的课程,势必降低学生学习的深入程度,对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是不利的。

  此外,文理分科还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特征。就一中的情况而言,文理分科,基本是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分的。

  当然,文理分科也存在一些弊端,但我个人认为,并不像网络上和媒体上所说的那么严重和绝对化。其中,到底文理分科是否会降低人的整体素质,这点有待科学论证。

  诚然,文理分科,理科生对文科知识接纳得较少,文科生对理科知识接纳得较少是事实,但另方面,文科生深化了文科知识,理科生深化了理科知识。好比到底是化学会一点、物理也会一点的人素质高,还是化学比较专,而物理比较弱的人素质更高呢?

  社会需要专业化人才

  小陈 (厦大物理系研一学生):我觉得不应该取消文理分科。现在各高校的专业院校划分越来越细,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普遍增加,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已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首先,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当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压在学生身上的重担不可同日而语,为了高考,为了梦想中的大学,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好每一门科目。

  其次,进入大学以后,由于专业原因,为了深入钻研本专业知识,需要放弃自己在其他学科的造诣,例如在理工科院校的熏陶下,高中的文化知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抹杀,而没有高中文理分科,必定会造成理科知识基础不够扎实,对投入大学的专业学习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最后,每个学生的资质是不同的,有人天生在数理方面有着异人的禀赋,而在文学方面即使努力也成效不大,反之亦然。取消文理分科,对这些群体就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于偏科,由于高考的选拔方式,可能会使他们无法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更深层次的深造,这对国家对社会是个损失,谁敢保证他们之中不会出一个爱因斯坦呢?

  中立

  分科与否是两难问题

  刘海峰 (厦大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关于文理分科的利弊,很早就有人讨论过,这是个老话题。高中文理分科问题应辩证地看,目前仍维持文理分科的局面,是因为现今还没有找到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从文理分科的弊端来看,朱永新所说的话,有一定的道理。过早地文理分科,文科学生理科知识欠缺,而更严重的是,很多理科学生对人文、常识性的知识了解得不够,影响了知识结构,这对他们将来进入管理层有一定的影响。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不仅是理科学生,就连一些学社会科学的学生,对人文方面的知识也很欠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只顾经济发展,不顾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

  很多人认为,如果高考不分科,那么中学教育也就不会分科。那为什么长期以来,高考文理科还是分科了呢?因为高考文理不分科,有诸多局限性。

  首先,文理不分科,学生的负担将加重很多,压力会更大。现在学生是学6门,如果不分科,到时就要学9门。关于取消高考文理分科,很多省份都做过尝试。比如“3+X”是尝试过文理不分科的,如广东,就曾实行过 “3+X(大综合)”,也就是文理不分科,可最后遭到强烈反对,因为学生压力太大了。现在实行的“3+X”的“X”是小综合,也就是文综、理综,文理是分科的。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个问题。有不少学生很喜欢文科,理科怎么也学不好,这类学生占了不小的比例,如果不分科,势必影响这部分学生的发展。

  出谋划策

  在高中文理是否分科这场“争论”中,几十年以来没有胜负,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取消文理分科,我们该如何做?如何维持现状,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文理分科不宜过早

  谭南周 (市政协特邀研究员、原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我觉得高中文理分科可以分,不分科是不现实的,但不宜分得过早。文理分科的前提,应该是让高中学生都完成高中所有学科的学习之后,然后再根据个人的优势强项、兴趣爱好、发展前途来选择读文还是读理。

  以我的切身经历来说吧,我是1964年在上海高中毕业的。当时是7月份高考,我们到了高三下学期的四五月份才进行分科。经过两年半的高中学习后,大家读完了应该学习的文理科,最后完全根据个人的意愿选择,分成文理科“攻克”高考大关。我是读文科,当年考上厦门大学历史系。

  我认为,如果过早地文理分科,报文科的学生缺少必须掌握的科学知识,导致科学精神的缺失;反之亦然,报理科的,人文知识比较缺少,从而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许多高校对文理科学生的 “补课”也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如果文理早分科,对高考取得高分有一定好处,对自己将来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同时,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适当降低理科难度

  刘卫平 (集美中学校长):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主张文理合并不分科。而要取消文理分科,很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

  首先,理科的难度要下降。我们的情况是,不分良莠,学生全在一个模式里学习,就是所谓的课文模式,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增加了没有?你看我们现在汽车的发动机,还没有一个是自主创新的。我们现在的学习过难了,老师根本没有时间、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创新等其他能力提供活动平台,学生都被框在“ABCD”的考题里,创新能力从何而来?

  其次,外语考试不一定要必考。外语纳入高考,本身就是个错误。我觉得外语考试纳入高中生学业考试就可以,而没必要人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学外语。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教育是终身学习。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品质、性格,培养学生对生活有感情,对周边事物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我们的教育应让学生有活动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做题是做不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来的。

  家庭社会也担责任

  陈泽龙 (厦门一中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目前情况下,从学校来说,应防止学生过早文理分科,不宜从初中、高一或高二一开始就定文理志向,或者让学生放弃对某些学科的学习。从家庭层面来讲,在高中文理分科的背景下,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注意全面发展。比如文科的学生可以适当接受一些理科知识和思维;理科的学生,可进行相关历史、地理、哲学等文科知识的学习。

  从整个社会来说,应当给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继续教育机会。比如在大学期间,理科生可以多点文科知识的熏陶;或是走出大学,用人单位应给技术层面的人员创造接触文科知识的机会,给文科类人员多点接触自然科学的机会。

  我认为中学只承担了一定阶段的教育,而教育是终身教育,中学教育文理分科的不足可以通过多方面来弥补。中学目前已承担很多教育压力,不要过分炒作文理分科的弊端,把负面影响扩大化,这势必造成中学教育无所适从。

  此外,是否文理分科还跟人才市场的需求有关。中学是否实行文理分科,是相当重要的国策,我们应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评估后再来确定。我个人认为,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一旦我们的大学教育成为大众化教育,成为普及教育,文理分科自然会消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