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闲情赋》原文和译文——陶渊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5


从张衡的《定情赋》到蔡邕的《静情赋》,古人的诗词中洋溢着闲逸与恬淡,初时如思潮涌动,终归于淡泊与正直,以言辞控诉世间的浮躁,借以劝诫与讽喻。一代代文人墨客接续创作,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宽。在我闲暇的园庐生活中,我亦尝试提笔,虽不能与前辈的精妙相比,却希冀能贴近他们的创作精神。


想象那绝代佳人的风采,她犹如瑰丽的奇花,超凡出众,倾倒世人。她的美丽不仅限于外在,更寓含了美德,如同佩戴的美玉,幽兰般清雅。她的情怀如清泉般淡雅,志向高远如云端之鹤。然而,人生的短暂与忙碌,使她感叹晨曦易逝,忧愁多于欢乐。在华丽的朱帘下,她轻拨清瑟,纤指流连,美目流转,言语间似有千言万语。


她的心愿与我共鸣,却始终无法如愿,只能在琴弦上寄托哀思。她愿化身为衣领,承载她的芬芳;愿为裙带,紧贴她的身姿,然而气候变化,又使她不得不更换。她的秀发,她的粉黛,她的竹席,乃至影子和烛光,都在她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却又无法长久陪伴。我仿佛听见她的琴音,感受到她的无奈与期待,却只能在清风中寻找慰藉,将心事寄托于《蔓草》与《召南》的古韵中。


尽管思绪万千,但现实的距离如同高山阻隔,只能在寒风中独自回味,期待着那一瞬的相遇。我试图跨越这道鸿沟,但最终只能在霜冷的石阶、凄清的笛声和繁星点点的夜空中,将爱意化作无言的诗篇。归心似箭,期盼在遥远的八荒之地,也能找到心灵的共鸣,让这爱意在风中飘荡,直至永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