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他奶奶经常给买玩具,说了几次也不听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你好!关于儿子他奶奶经常给他买玩具的这个问题,说明奶奶是非常爱你的儿子,你是不希望奶奶给他买玩具,是出于考虑节约的问题,是非常好的,但有可能奶奶心理会觉得你很小气,每个人都有爱好,奶奶心理会想小孩玩玩具见识会广一些,头脑也会聪明一些,我记得我老表就跟我说过这话,多玩点玩具没事,坏了只要他儿子要就会买,但是我老表会对他儿子说你尽量去修好先,修不好在买,他儿子经常拆了在装,装好又拆,这样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为什么会出现隔代溺爱的现象?

01

其实责任感的缺失是导致隔代溺爱的重要原因

家长们在抚养子女时,总有高度的责任感,生怕自己会宠坏了孩子

因此时刻都在提醒自己不能太娇纵孩子

可是一旦我们升级为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

在宠爱孙辈时,我们就少了这层顾虑

潜意识中我们降低了自己的责任感

因为子女们放心的将孩子托付给老人们,所以老人带孩子的时候格外小心

生怕小孩子磕着碰着,捧在手心都怕化了

更别提爬高上低了,根本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在过去,每家每户有三五个孩子都很正常

而现在变成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还有七大姑八大姨一大家子围着一个孩子转

每个小朋友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一定是:你最喜欢妈妈还是奶奶或者谁啊?

大人们为了在小孩子嘴里能够听到自己的名字

不自觉的就想对孩子更好一点

只为了刷存在感


在生活中你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三岁的小孩子牙齿就全部掉光

孩子想吃多少糖和零食

老人们都尽可能的去满足

而且吃完以后不刷牙不漱口

随着老人们的年纪逐渐增长

儿女们也有了自己生活

老人们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而孙辈的出现填满了他们生活的缺口

只要孩子开心,没有什么不可以

更别说去指责孩子的对错


有妈妈诉苦说

孩子参加了万圣节的亲子活动,有一个外教老师来迎宾

孩子用英语和这个外教老师打招呼

外教老师就给孩子竖了大拇指

然后奶奶一路走,一路逢人就说

我家孙子太厉害了,老外都说我家孩子特别棒

孩子听了奶奶的夸赞也是一脸的骄傲

然后要求奶奶买这买那

而且奶奶全部都接受了

看似一家和谐,可妈妈却极其的焦虑

因为孩子的英文说得并没有那么好

她会担心奶奶夸完孙子以后

孩子就骄傲了,以后学习不努力了怎么办

当着奶奶的面说,还怕影响婆媳关系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下面给大家三条建议


弥补

当老人宠溺孩子的时候,我们家长要有自己的标准比如奶奶夸完了孙子之后,我们觉得奶奶有点夸张妈妈就可以立刻说:奶奶说的对,宝宝为什么能得到老师的称赞是因为这两天我们刻苦练习了回去以后我们要继续加油,付出才有回报

这样的处理方式

既避免了婆媳正面的矛盾冲突,又端正了孩子的学习观念

其实也变相的教育了婆婆是长辈的理念


求同存异

当我们双方理念发生冲突的时候

首先挖掘可取之处,而不是去争辩是非对错

最主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利害,训练孩子的分辨能力

比如说:奶奶接到孙子放学总喜欢给孩子买一些零食

等到家了孩子也吃饱了,晚饭就吃的特别少

晚上妈妈可以单独和孩子交流问他

宝贝,为什么晚饭吃的这么少呀

孩子会说:因为奶奶在接我的时候买了一包奥利奥

我全吃完了,所以肚子特别饱

那妈妈这时候继续追问

你觉得零食应该在饭前吃吗

孩子不回答其实就是已经知道了这样不对

但是他还想吃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吃零食的危害,一起上网查阅一下资料

孩子在看了资料以后她会说妈妈我明白了以后放学不吃零食了

以后奶奶接孩子的时候再问孩子吃什么

孩子会说不要了,要不然吃不下晚餐

奶奶会发现孩子长大懂事了,问题也解决了

可能有人说,那有的孩子不自觉怎么办呢

那我们多搜集一些视频资料

例如说孩子在加油站玩手机,就导致加油站发生了危险事故

直观的视频对孩子而言更有冲击力

他慢慢就会接纳这些信息


甘做坏人

是有些事情,我们必须要统一观念,怎么办呢

这时候,我们需要成为孩子心目中”坏人“,给长辈背黑锅

在孩子上学时,奶奶心疼孩子想让多睡会

那我们来当这个坏人给孩子立规矩

必须按时起床

有的时候,虽然我们父母当了“坏人”

但是在孩子的心目中,他觉得奶奶是疼我的

妈妈的对我是严格要求的

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就能解决实际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老人们溺爱孩子是出于对子女们的爱

他们想尽可能的为我们减轻生活上的负担

首先我们一定要感恩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相互之间多一点沟通,多一点包容

隔代溺爱就再也不是你们的困扰

你好,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和奶奶表达我们的意见时,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感谢奶奶对孙子的疼爱

奶奶能给孙子买玩具,说明奶奶还是疼爱孙子的,爱这个家的,和婆婆交流时,首先要感谢婆婆的付出,让婆婆知道自己的被认可,然后才可能听你下面说的话。

孩子玩具多了,容易养成随便乱玩的习惯,不利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每个孩子都乐意玩新玩具,不断买新的,孩子对一个玩具深入玩耍的体验会受到挑战。

另外,玩具多的时候,不易分类,乱丢乱放会更难收拾,不利于孩子养成好的整理习惯。

有时候孩子买玩具,真的是一时兴起,玩一会儿就不玩了,直接造成的就是金钱上的浪费。

老人带孩子,一般孩子要买的,都是路边看到的玩具,这些玩具往往质量不怎么样,更多的是三无产品,为了孩子的 健康 ,也尽量少买。

3.跟老人交流一些拒绝给孩子买玩具的方法:

有时候老人也不想给孩子买玩具,但是拗不过孩子。所以可以把我们自己拒绝给孩子买玩具的方法和老人交流。老人尝试着做,不断试错,总有成功的时候。

比如:

讲道理立规则:家里有的玩具不买了,回家可以拿之前的玩。

转移注意力法:非要玩具的时候,如果旁边有吃的,可以用买吃的东西转移注意力,过去到其他地方,看不到玩具也许就好了。

替换法:三岁开始可以玩一些经典的玩具,比如:积木、乐高、磁力片等,如果孩子实在闹的不行,看有没有这些类似的玩具,可以买,回家和之前的放到一起正好多些玩的素材。

最后,妈妈也需要同步做孩子的工作:可以和孩子订立规矩:一个月最多买一次玩具或者一个月最多花多少钱买玩具,和孩子奶奶一起遵守。虽然孩子三岁还不太懂,但是慢慢孩子就有规则意识了,事情会越来越好处理。

妈妈的教育观很认同,延迟满足对于每个家庭都很重要,宝宝一要去就买,有求必应,担心不买宝宝会哭闹,家长心疼尤其隔代老人更是受不了,因此需要给宝宝一个延迟满足的概念。给到宝妈一个办法:三周岁的宝宝说道理还太早,宝宝小听不懂,建议宝宝哭闹的时候带宝宝回家,一个单独的屋子,只有宝妈和宝宝,把门关上。这个时候宝宝还在哭,宝妈不用说话 ,静静的看着他,千万别凶宝宝,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看着他就好,这会再给他一个温热的毛巾擦擦眼睛,这样做首先是让孩子知道妈妈给你发泄的机会,其次给毛巾代表妈妈还是很爱你,来回几次发现哭闹也于事无补,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自然就消停了很多。

那代表奶奶疼孙子呗。

这只是玩具话题,我相信,你们生活中一定还有很多其它话题,对吧?

不要上纲上线,不要小题大做,如果是你自己的妈妈这样的行为,估计你也没那么纠结了。

我就经常给我孩子买玩具,出去看到了好玩的玩具就想给买,总想给孩子全部,让孩子高兴。而且我也不觉得多。一个人的童年很珍贵,很短暂,为什么不能从这方面去看问题呢?而且我孩子也没有被我惯坏什么的啊。

买个玩具就惯坏,没那么严重。也有亲戚说过我,什么买那么玩具干嘛,家里都堆不下了,以后别买了,我心里在想---滚蛋!!!

对于孩子不买就哭闹,跟其好好说说解释解释就好了。奶奶要买就让她买,只是不要买重复的玩具就可以,都是小事情,被说的好像多么严重似的。

婆媳矛盾下的任何小事都会演变成大事。

你好!关于儿子他奶奶经常给他买玩具的这个问题,说明奶奶是非常爱他的孙子的,你是不希望奶奶给他买玩具,是出于考虑节约的问题,是非常好的,关于这个问题,就是说你要如何用正面的方式去跟奶奶沟通,说明你的观点,比如你是觉得这样太浪费了,希望奶奶不要花冤枉钱,那么你就单独的和奶奶心平气和的来沟通,首先你要认同奶奶给孩子买玩具,是出于爱自己的孙子的,这种表现是对的,然后呢?你再表明你不希望奶奶经常给他买玩具,这样的话很浪费,也说明你自己的观点,但是要注意语气态度平和来说,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朋友。

老常语,叫隔辈亲,谁的子女谁不疼,谁的孩子谁不宠啊!现如今的孩子,难看难管,自宠自娇,动不动爱耍个小脾气,撒撒娇,老人一心疼,满口答应了。叫我解释,有些人不能光埋怨老人,孩子非想要,不能打,不能骂,又惹不得。

因此,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对孩子加强教育,孩子的成长父母是表率!

先肯定奶奶疼孩子的行为,在心理上不要有敌对情绪,否则伤害的不仅是婆媳关系还有孩子的教育问题。肯定奶奶疼宝的心,再循序善诱嚷她明白怎么疼孩子更好。建议让孩子他爸去沟通,妈妈和儿子永远没有矛盾,把和婆婆的分歧交给老公去解决,是智慧女人的表现,避免婆媳在孩子问题上有矛盾从而上升到家庭问题,甚至影响夫妻感情。

奶奶不花钱,抠门;奶奶花钱,惯孩子;奶奶看孩子,观念老旧,没文化;奶奶不管看孩子,就出了姥姥看娃,奶奶来观赏的顺口溜。

奶奶这个角色在中国还能存在只能说中国奶奶比肩钢铁侠。

其实孩子奶奶给孩子买玩具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严重问题,你是觉得花钱多,还是怕孩子玩具太多引起一些问题呢?

如果是担心花钱的话,可以跟奶奶说,我知道您是想表达对孩子的喜爱,但是孩子的玩具已经很多了,没必要经常买,太费钱了,您自己留着这些钱多买点营养品补补,平时多陪陪孩子就好。

如果担心孩子玩具太多,让孩子不懂得节俭,或不懂得珍惜物品,或太过分散孩子注意力的话,一方面可以告诉奶奶不要给孩子买太多玩具,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玩具收起一部分,隔一段时间给调换一下,每次只有几个玩具给孩子玩,让孩子保持对玩具的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