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日语疑问词后的「か/も/で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在日语中,疑问词并不是只能出现在特殊疑问句中, 它同样也可以用于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祈使句中。今天要讲的就是这部分内容。

在英文中有这样一些单词:“something”,“someone”,“somewhere”,“somehow” ,它们对应的汉语意思分别是“某物”,“某人”,“某处”,“某种方式”。这种词在日语中是通过在疑问词后面加「か」来表示的,被称为虚指。这种情况下,它就从疑问词变成了普通的名词,当出现在句子中时,就不再表示疑问,而表示不确定之意,当其后跟格助词时,格助词要么跟在「か」的后面,要么省略,尤其「が」和「を」通常会省略。例如:

上面翻译中的,虽然汉语写的是“什么东西”,“什么地方”,但是并不是表示疑问的意思。如果看上面的英语翻译,会更好懂一些。

在疑问句中如果用疑问词加「か」的形式代替疑问词,那么特殊疑问句就变成了一般疑问句,注意下面两句话的区别:

第一句是个一般疑问句,可以直接用「はい/いいえ」来回答。但是请注意上面的疑问句最后用的是「のです」加「か」结尾的。这个「のです」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补充一下这个知识点。「のです」在陈述句中表示说这句话的人想要表达他是在做解释说明,而在疑问句中则表示说话人希望对方能够在回答时做出解释说明。

所以在回答这句话时,最好在说完「はい/いいえ」以后,在后面补充一个更详细的说明,比如说一下是谁来了,或者什么人也没有来。

而第二个问句是一个特殊疑问句,那么回答时就不能用「はい/いいえ」来回答了,而应该直接回答是某某人来了,或者什么人也没有来。

对于有谁来了这个还是比较好回答的,比如:

上面两句话都是说:“小王来过”,但是第一句就是普通的陈述事实,而第二句用了「んです」表示解释说明。你也许会奇怪为什么前面是「のです」,这里变成「んです」了呢?其实「んです」是「のです」的口语形式,它们是一个意思,只是在口语中「んです」更常用一些。

那如果想说“谁都没有来”,该怎么表达呢?这就需要用到接下来的这个知识点了。

疑问词加「も」时,多用于与否定意义的谓语搭配,表示全面否定。例如要回答上面那个问题,表示“谁都没有来”,可以这样说:

另外还要注意,当有格助词存在时,顺序应该是「疑问词 + 格助词 +も」。但如果格助词是「を」,通常省略。如果格助词是「が」,「も」需要放在「が」的前面,或者省略掉「が」,通常是省略掉的。下面再来看几个例子:

疑问词加「でも」时,多用于表示全面肯定。相当于汉语的“无论~都~、不管~”等。例如:

疑问词后也可以接格助词再接「でも」,例如:

虽然多用于表示全面肯定,但不是说不能跟否定句式。例如:

疑问词加「も」虽然大多数时候跟否定相呼应,表示全面否定。但也不是说疑问词加「も」就不能表示全面肯定。事实上,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我拿不准的是在什么情况下,疑问词加「も」才可以表示全面肯定。

就这个问题我咨询过老师,老师说以寺村秀夫的『日本语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3』的观点来看:疑问词+(格助词)+「も」+否定是最常见的。格助词一般放在疑问词和「も」中间。极少有放在「も」后面的。疑问词+(格助词)+も+肯定也可以。但是,不是所有的疑问词都是可以加肯定的。能加的很少,比如「どこ、いつ、どちら」。像「だれ、なに、どう、どんな」等,就不能和肯定进行搭配使用。

但是,我在一些词典上却看到有这样的例子:

但也有资料说「だれも」后面跟「が」表示“全面肯定”是个特例。这种情况下,不带「が」会显得不太自然。

我现在仍然搞不清楚的问题有下面几个: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里留言,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一下下面的喜欢。如果大家觉得这个 《现学现卖学日语》 专题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虽然有没有你们的鼓励我都会坚持写下去,但是看到你们的鼓励,我还是会很开心的哟。

上一篇: 47. 日语助词「しか・だけ・ばかり」辨析
下一篇: 49. 日语中的存在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