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诗与远方》之阳朔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一

        阳朔风景最宜人如画的莫过于“十里画廊”。十里画廊位于阳朔的月亮山,因沿路风景秀丽,如诗如画,被称为十里画廊。海豚出水、骆驼过江、美女梳妆、龙角山、千年古榕树等美景次第映入眼帘,美不胜收……人们将一座座山进行了拟人化描述,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景观便有了自己的名字:你看,有一个玲珑奇巧的小山峰独立嵯峨,经万年风化,岩溶剥蚀,酷似一只小海豚跃出水面的形状,那便是“海豚出水”。画廊东侧的工农桥旁,在一望无际的田园间,田家河像条白色的丝绢宛然曲折东流,河边有一座山,形态酷似漫步自得欲过河的骆驼,人们称她为“骆驼过江”。工农桥沿公路向南眺望,月亮山的一侧山峰圆顶修长,亭亭玉立,恰似一位东方美女披戴长发,目视前方梳妆打扮,所以被称为“美女梳妆”……

   

        看景不如听景吗?在我看来,听景真的不如身临其境。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早起的人儿更能静心静候饱览美景。当我们起了个大早来到十里画廊观日出时,有几个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发烧友已经提前选好位置,准备拍画廊日出了。相比日照的海上日出,十里画廊的日出好像更加羞怯与俏皮。那个羞怯的“鸭蛋黄”在一片橘色朝霞的烘托下,从山坳中悄悄的探出半边脸儿,几条浅灰色的云丝划过它的脸庞,直到它慢吞吞的爬上山顶,变成一个橘红色的鲜艳“鸭蛋黄”……看着身边的摄影发烧友们投入的样子,一时间竟不觉笑起他们来。为了等一个日出、一片晚霞,一片漂在山坳里的云雾而不眠不休,至于吗?

        转念一想,码字又何尝不是如此的状态呢?几乎每篇文章都是在白天繁忙工作之余,抓住夜晚转瞬即逝的灵感,点灯熬蜡而成。不知何时迷上了码字,爱上了写作。虽然知道是个清苦的差事,还是乐此不疲的倾力投入着。安静的夜晚,聆听着心声,在手机上敲出一行行方块字……慢慢的走上了与孤独与写字为伴的“不归路”……

        二

        徜徉于十里画廊中边走边看,欲把如此锦绣山水带入行囊,无奈行程有限,只能与她暂别,恋恋不舍的向着侗族村寨前行。

        广西有壮族、侗族、瑶族、回族、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其中,侗族的民族风情确实非比寻常。侗族在全国只有3000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及广西等地。她是广西少数民族中最为神秘的民族,是一个“男嫁女娶”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交流就是靠歌声。唱的久了便会越来越好听吧?难怪侗族的阿嫂阿哥唱起歌来被称为“天籁之音”呢!

        六月六相当于侗族的“情人节”。侗族的女孩子满15岁后,就会被老人赶到泥窝里感受“滚泥窝”的成人礼,然后就可以谈恋爱了。女孩子结婚时凤冠霞帔,“凤凰”是侗族的图腾之一,每个侗族阿嫂的发髻上都插着一把刻有凤凰图案的银梳子。所以,侗族的未结婚的阿妹和结过婚的阿嫂的区别就是:阿嫂的发髻上会插有一把梳子。男孩子嫁过来则要带着四到八样的嫁妆:一把银梳子, 两个手镯,一个银碗两双银筷子(男方用实心筷子,代表要对女方实心实意;女方用空心筷子,代表女人包容大度)。结婚过后,如果阿嫂生了女孩儿,家里皆大欢喜;如果生了男孩儿,就会被笑称生了“赔钱货”。男孩儿长大后要学会两种手艺才能把自己“嫁”出去:一是会打银器,给自己打嫁妆;二是会做木匠活儿,造木头房子。侗族的阿嫂会在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种树,留作孩子结婚时再砍掉造房子。

        在侗族,除了一家女人多值得骄傲之外,还有一个值得全家骄傲的“宝”:百岁老人。在这个长寿之乡,只要看到家里的门框上挂着牛头,就代表家里有百岁老人。家里女人越多、老人越多,在寨子里就越荣耀,越受尊重。侗族还有很多风俗,比如:蜡染是她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月三是侗族的春节,三月三,对山歌。人越多越热闹,喝酒要喝全家人为客人敬的“高山流水”酒;另外,侗族人还有几种养生好方法:一是用银器刮痧,二是用熟鸡蛋加银器一起“滚鸡蛋”排毒,三是女人都用发酵后的淘米水洗头,头发保养的乌黑亮丽。

        听完导游阿嫂的介绍,觉得侗族的阿嫂们都是“累并快乐着”的吗?这里的阿嫂们如同生活在母系社会一样,在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中受到尊敬,取得了主导和支配地位。当然是不用再维权了,更不会受“家暴”了,但是既当家做主,又要持家干活儿,是否也太累了点儿?一般懒得当家又不愿操心的女生真的要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侗族吧!

        三

        入驻宾馆的一张阳朔旅行介绍彩页吸引了秤砣儿同学,她发现彩页中居然有一个“阳朔燕沙航空运动基地”,便吵嚷着要带她去乘坐那里的滑翔机。好吧!我们也没有过一人乘坐滑翔机的体验。询问母亲,她急忙摇头:“我这把年纪了,哪里敢去体验那样的高空探险?我给你们拍照倒是可以的!把防晒服穿好,墨镜儿也要带上……”

     

 

        说来,对于我这样一个恐高症加心脏不好的人来说,乘坐滑翔机真的是一种极大的考验与挑战。好在称砣儿在身边一直给我鼓励:“老妈,勇敢点儿!我看好你哦!” 当我与秤砣儿分别乘坐着各自的滑翔机启动升空时,我还是立刻紧张的闭紧了双眼。直到感觉坐在自己前面的驾驶员已经把滑翔机飞行的平稳了以后,方才敢慢慢的将眼睛睁开一条缝……这一睁,就真的不忍心再把眼睛闭上一秒钟了,眼前的景观实在太震撼:蓝色的苍穹下,翠绿色的山群绵延起伏,与山群下黄绿相见的“田字格” 形成一副壮美的山景图。迎着午后刺眼的阳光,终于勇敢的睁大了眼睛,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在“飞翔”……平复了骤然的心跳之后开始深呼吸,架在滑翔机支撑杆上的双手不再那么紧握支撑杆,而是伸开双臂感受着风的呼啸。觉得此时的自己如燕子一般自由的伸展着双翼,翱翔在群山之间,俯瞰着眼前起伏的山峦,仿佛伸出翅膀就可以触摸到左右的山峰……

        四

        山区的美不止美在山水间,依山傍水的寂静村落也有她的沉静之美,比如:“世外桃源”。所谓的“世外桃源”,是位于阳朔县城的一个被群山秀水环抱的村子。一弯宛如碧玉的河水像一条翡翠项链般的环绕着小村。村里的农田里除了种植有当季的水稻,玉米等,还种植有金桔,板栗,西柚等经济作物。整个村子至今保留着原始的模样,河边翠竹成林,河水宛如碧玉,河底的石块和树枝清晰可见。蜿蜒清澈的河水流到村口,一座石桥横跨在河流上,成了孩子们下水嬉闹的乐园。此刻的傍晚,外来的游客们与本村的孩子一起在河水里嬉闹。有几个调皮逞能的孩子一次次的从石桥的栏杆上纵身跃入河中,河水里顿时泛溅起一阵阵浪花,引得众人一阵阵惊呼。就这样,安静地坐在河边,抬头能看见一片青山,低头能看着一弯碧水,侧耳能听见一群娃儿们戏水的嬉闹,生活,如此便很好……

        返回时,途径村中的民宿。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奶奶坐在自家房屋前,前面的小桌子上摆了一些村子里的农家土特产。老奶奶远远的看着走过来的我们,便推销着她的商品。已经走过去的母亲又折返回到老奶奶的摊位前。“黄瓜多少钱一根啊?”母亲问。“一块钱一根,就这几根,都拿着吧!”老奶奶回答。“那我拿4根吧,留一根,您晚上自己吃。老大娘今年高寿啊?”母亲与老奶奶聊了起来。“今年90了啊,真是高寿!这儿的水土真的很养人。”母亲倒是学会了微信支付,无奈老奶奶没有手机,母亲只好递了一张100元的钞票的过去。老奶奶慢慢的从衣服的口袋里拿出一个布包,一边5元,10元的开始给母亲找钱,一边跟我们介绍说:“这是自家地里种的黄瓜,没有打农药的……”母亲只拿了老奶奶找的90元钱,就不再让她继续找钱了。山里人虽然长寿,但毕竟还是不富裕。在咱们那儿,这个年龄的老人早就不用干活儿了,山里人不容易啊!

        五

        在广西这一片壮阔的群山之中,还居住着一个勤劳的民族,那就是壮族。勤劳应该是被生活所迫吧!生活在大山深处,本就交通不便。那建造在深山中的吊脚楼,更是壮族同胞们的心血力作。虽然现在的进山之路都修缮成环山公路,沿着山体的走势蜿蜒而上,山脚下的路也铺成了石板路,但是车只能开到山脚下。再上山就要靠马儿驼着材料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艰难攀登。

        在山下的停车场停好车之后,预定了民宿的老板娘---一个热情的壮族阿嫂背着背篓来接我们了。看着她清瘦矮小的身材,怎么也想不到她把我们的零散行李放到背篓里,轻松一甩,便背到了后背上。她一边带路一边为我们介绍寨子里的风土民情。自下而上在寨子里爬山二十多分钟,终于到达了她们家的民宿---一幢全木制的两层小楼。一楼是主人家居住,二楼全是“观景房”。推开窗子,龙脊梯田便尽收眼底。

        龙脊梯田位于龙胜县的广袤大山里,阶梯状的田埂向天际边无限蔓延,甚为雄伟壮观。当山风吹着你在梯田上一步一步攀登时,那种清凉与惬意会让你误认为漫步在绿色的花海。壮族同胞们依山则靠山。想着多年前,壮族同胞的前辈们立足深山,历经艰难困苦,开垦出这一望无垠的层层梯田,想必是需要“愚公移山”的魄力与坚持吧!真的是需仰视啊!开垦出的层层梯田,既能种上供家食用的水稻,又能把良田变美景,吸引游客,带动经济发展,一举两得。寨子里的木楼越盖越多,也折射出这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原来的普通吊脚楼不够用,有实力的家庭就想办法翻新成带有壮族特色风格的民宿。

        当然,在寨子里,我也看到了80多岁的老奶奶弓着腰,背着背篓和柴火上山下山的场景;看到赶着驮砖头的马儿上山,灰头土脸的壮族小伙子;看到老大爷不舍得吃自家养的土鸡蛋,把火炉烤好的热鸡蛋卖给上山的游客,5元钱2个;早晨6点,拉开窗帘,看到对面的梯田里,大爷大娘弯腰忙碌的身影……

        真的要返程了!秤砣儿同学终于如愿以偿,把简单的行李放在背篓里,自己背着下了山。喜欢上了田园生活的熊孩子说:“妈妈,我们可以再来吗?我还想在山下的小溪里捉鱼,还想再逮阿嫂家的那只大公鸡,还想再自己背背篓……”  是啊,此行不仅是放飞心灵的旅行,更是对身体和意志的磨练。顶着八月的烈日,每天奔波于数个景点与城市之间,用文字记录下所见所想,用图片拍摄下美丽的瞬间,身体和心灵一直在行走的路上。广西,如果可以,我们愿意再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