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和你我(孙少平和田晓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古塔山之约,爱你的心不绝;

杜梨树下相会,你,合适才能回?

    孙少平和田晓霞一出场就带着与众不同的气息。

    晓霞的父亲田福军是地委书记,官职很大,在父亲的影响下,晓霞热爱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同时又见解犀利独到。孙少平骨子里有着孙家不服输的硬骨气,对学习也是很痴迷。

   中学时,晓霞就带着少平看报纸,并且告诉他,要养成看报纸的习惯。孙少平敬佩于田晓霞的大胆和思维的广阔,还真的在她的影响下不断地读书看报,如饥似渴,二人经常分享讨论书本内容或时事,在学校就当面交流,放假就写信来往,满足又愉悦。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两人之间慢慢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只不过此时还只是简单的情感共鸣者,并未深入。

    二人双双考上了高中,然而,家庭压力迫使孙少平毕业后无法继续深造。略感欣慰的是,回村后他还是个教书先生,先不论挣多挣少,至少精神食粮不会断。晓霞很争气,考上了大学,继续放飞她的理想。

田晓霞过着让人羡慕的大学生活,孙少平却因为村中学校的倒闭不得不另谋职业。

  可能这种差距让少平多多少少收到了些打击,再加上自己哥哥孙少安和润叶姐的感情结果让他不愿再与晓霞通信,他觉得,没必要了,反正他们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集了。二人就此断了联系。

那个时代,农民的孩子上了几年学之后也逃离不了回家种地的命运,但这种别人眼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孙少平来说却是十分残忍的。思维的广阔经常折磨得少平夜不能寐,他不想一辈子在山沟沟做井底之蛙,他希望自己可以闯荡一番,可以看看广袤的世界。

孙少平出门了,他发誓,一定要闯出一片天,痛,也要咬牙坚持。

再次相遇便是缘分。

    孙少平在黄原做揽工,趁着下雨休息的时候在街上溜达,想看场电影放松一下。今天正好放他很喜欢的《王子复仇记》。顾不得衣着的破烂寒酸,他跑去买票,遗憾的是,票已售罄。失望的他转身欲将离开,眼前的世界却被那个像花儿一样的女子填满——田晓霞正微笑地看着他。

    二人简单交流了一下,主要是孙少平讲述自己后来的经历。田晓霞从他的谈吐中感知到,眼前的这个人已经是一个对生活有了独特理解的人。

此后,二人约定好,每周六,孙少平都来找田晓霞借本书看。他们又恢复了联系。

.....

田晓霞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地寻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业——记者,她很快要去外地了,孙少平为晓霞开心,他知道,这份工作最适合晓霞。

    那天,晓霞主动来找他,二人吃过饭后相约着去了古塔山,   

在古塔山上,晓霞静静地给少平讲了《热尼亚·鲁勉采娃》的故事,最后热泪盈眶。晓霞说:

晓霞的含义不言而喻,聪慧的少平又如何不知,他“先没有接书,立在晓霞面前,浑身微微地抖着”。

    看到晓霞热切而鼓励的目光, 

    两个火热而又坚定的心亲密地靠在了一起。对二人来说,他们的青春出现了云霞般绚丽的光彩。

少平后来也在贵人的帮助下到大牙湾,一个比黄原更大的城市,吃起了公家饭——煤矿工人。晓霞为少平开心,更开心的是他们两个离得近了些。

    可以看出,少平的内心深处对这段感情还是抱着悲剧的态度的。在青春的激情中,恋爱说些罗曼蒂克的话毫无问题,得来的是满满的幸福。但一旦回归到现实,考虑以后结婚、建家立业、生孩子,所谓的幸福就另当别论了。他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道路决定了他对二人感情的悲观论断,他永远是这样一种人: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着现实。

当然了,所有的悲观都是在晓霞离去后产生的,或许这是空虚使然?我们只知道,当晓霞借着职务出差的机会来矿上找少平时,他所有关于他和她关系的悲观想法,此刻都随着她的到来而烟消云散了。

优秀的晓霞不缺乏追求她的人儿,但被她妥善地解决了,还在信中坚定地表示对少平的感情不会动摇。

    可爱的少平啊,他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最亲爱的人儿,不嫌弃不抛弃他的人儿,在抗洪一线为了救水中的小女孩儿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如果给晓霞再一次选择的机会,正直善良的她依然会对洪水中的孩子奋不顾身。只是,她的牺牲,给多少爱她的人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对少平而言,他的缪斯没有了,他的爱人化为彩霞了,他无法接受。

拿着晓霞写的关于他的三本日记,他痛哭不止。每次翻阅前,都像是举行什么神圣的仪式般,庄重严肃。这三本日记本的分量可想而知。

    到了和晓霞相约的日子了,少平正在进行自己人生中一次最为庄严的仪式。离他们约定好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少平放缓了步子,细细回味他和晓霞之前走过的路,说过的话,见过的景。少平知道,自己到达他们约定的地方实际上用不了半小时,但是他要按照她说的,准时走到那地方。是的,准时。

心脏开始狂跳起来——上了那个小土梁,就能看见那个小山湾了!

    在这一瞬间,他甚至忘记了痛苦,无比的激动使他浑身颤栗不已。他似乎觉得,亲爱的晓霞正在那地方等着他。是啊!不是尤里·纳吉宾式的结局,而应该是欧·亨利式的结局!

······

田晓霞和孙少平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带给我什么感想呢?

在田晓霞身上,我们看得到她超越世俗的眼光和精神,对她而言,精神的满足远超于物质的贫乏,但这不意味着她是一个虚无的理想主义者,而恰恰因为她强大又坚定的精神,使得这个风一般的女子可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寿短却精彩至极!

无论是对爱情还是工作,她都热情以待,用新时代女性的视角为所有人传递不一样的世界。这样的女子,即使不罗绮罩身,也光芒万丈。

如果说晓霞还是会给人一种理想的感觉,那么孙少平就是那个将我们的思绪拉回真实的世界的那个人。他理性又浪漫,勇于追求又不盲目自封。我们看得到他为生活做出的种种努力,也敬佩他跨过农民阶层展露的勇敢自信。

二人的感情更像是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彼此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远大于肉体的欢愉。他们可以长时间不联系但彼此在心中挂念,可以在相见时热烈相拥毫无怨言,更可以在了解了彼此的处境和在一起的艰难之后奋勇直前,坚持携手走下去。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晓霞那般无畏的勇气,但我希望,我可以为自己而活,可以抛世俗于不顾,做自己心中所想,也希望自己可以抽离出繁杂的尘世,活出自己的味道,有一场柏拉图式的感情共鸣。当然了,这毕竟是希望,与现实的碰撞还未可知,走着看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