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春天春笋的日记

一篇写春天春笋的日记

第1个回答  2016-04-10
在长兴农家乐期间,我除了寻访古迹、游山玩水、品尝山味以外,还有一件喜欢的事情,这就是看雨后的春笋。

记得去年3月下旬,在一场春雨以后,我与夫人、亲友来到了长兴顾渚山区农家乐。一天上午,阳光明媚,春风吹拂,山区的空气格外的清新。我们走进万亩竹林,青山翠竹,一望无边,欣赏着优美寂静的环境,呼吸着清晰新鲜的空气,犹如梦里仙境,情景交融,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发现,在竹林中,在毛竹旁,一个又一个春笋破土而出。一眼望去,棕褐色的春笋漫山遍野,非常壮观。

蓝天映衬绿山坡,青叶曼舞吟山歌。春风吹拂雨后竹,春笋破土迎宾客。雨后的春笋,生机勃勃,生长迅速,地裂土崩,势不可挡。不管土有多硬,或是石块压身,春笋似有万夫不当之勇,毫不犹豫地破土而出,争先恐后地涌现在地面上。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置信。难怪从古至今人们用“雨后春笋”这一成语,比喻新生事物的迅速发展。

春笋是秋天发芽,冬天孕育,春天露出,蛰伏在土里默默的吸吮着营养,静候春天的到来。初春挪身抖动,雨后破土而出。俗话说:清明看笋出,谷雨见笋高。清明和谷雨这两个季节是春笋的生长旺期,一般情况下,春笋露尖以后,不到一个月就成幼竹,真是“一夜长一尺,十日高一丈”。

古时,春笋亦称“幼竹”。幼竹和母竹相依为命,身心相连,心心相印。幼竹是母竹的粗根孕育出来的,竹的根系非常发达,由一条粗根和无数条细根组成的,粗根可延伸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

春笋破土而出时,从头到脚都被硬硬的笋衣紧紧地包裹着。可在和煦的春风吹佛和沙沙的春雨浇灌下,便你追我赶地往上窜。在不断窜高的过程中,它们一层一层地脱下身上的衣裳,一片片笋衣散落一地。幼笋不到一月就完成了开枝散叶,长成与它的父母一般高大粗壮的翠竹,溶入竹海成了一道新的风景。故而大文豪苏轼有诗云:“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

遇到一位正在挖笋的农人,他向我们介绍了春笋的有关情况。他说,清明前后,竹林里的泥土就开始松动了。没多久,地表就出现了一些裂纹。也许就1-2天的时间,裂纹里就露出了一些黄褐色的笋尖来,绒绒的,尖尖的,那就是春笋了。如果天气干燥、晴朗,竹笋就生长得很缓慢。但是,只要是春雨绵绵,竹笋就疯长了,一天可以往上蹿出一尺多高。晚上,我们睡在床上,经常听到屋后竹林里的竹笋拔节,往上猛蹿发出的“咯啪、咯啪”的声响。

他还讲了挖笋的一些知识。他说清明前后,尤其是雨后挖笋,其实根本用不着锄头。此时土地松软,常常是一脚就踹倒一个,剩下来的事就是挨个拾。新挖的春笋,有的肥胖,剥去厚厚的笋衣,笋肉淡黄而肥厚;有的细长高挑,笋肉翠绿莹薄;有的穿着浅灰或浅紫的笋衣,它的笋肉则白嫩嫩的,可以生吃。真是每一脚都是一个希望,每一脚都有一个收获。

看着破土而出的春笋,我忽然想起了当年在宜兴常州“五。七”干校学习和劳动锻炼的情景。当年,我们在川埠干校劳动就是种毛竹。种毛竹劳动强度比较大,是一种比较艰苦的体力劳动。每天下午顶着烈日,脚穿山袜(其实是帆布制作的半靴),在多石少土的山上挖坑下种。栽种竹子的时候,先挖了一个长1.5、宽1.5米、深0.6米左右的大坑;然后两人将种竹抬了过去,把根部放在坑里;扶正后,开始盖上土;盖完土,用脚踩严实后,再浇上一桶水。一个下午,一组3个人,一般只能种2--3棵毛竹。真是:春笋鲜美,来之不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