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经典必背的十首唐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8
【 #能力训练# 导语】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唐诗的辉煌成就,引起后人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下面是 分享的幼儿经典必背的十首唐诗。欢迎阅读参考!

1.幼儿经典必背的十首唐诗

  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一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译文二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

  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2.幼儿经典必背的十首唐诗

  绝句

  杜甫〔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3.幼儿经典必背的十首唐诗

  芙蓉楼送辛渐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诗简介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翻译/译文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直译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4.幼儿经典必背的十首唐诗

  渡汉江

  宋之问〔唐代〕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5.幼儿经典必背的十首唐诗

  相思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古诗简介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翻译/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6.幼儿经典必背的十首唐诗

  宿建德江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古诗简介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翻译/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7.幼儿经典必背的十首唐诗

  静夜思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诗简介

  《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非常广泛,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疑:好像。

  举头:抬头。

8.幼儿经典必背的十首唐诗

  泊秦淮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古诗简介

  《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选自《樊川文集》。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以冷眼看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实:多少王朝的衰败,就是在人们醉生梦死、无虑的享乐声中不知不觉酿成的。诗中所提到的《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

  翻译/译文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9.幼儿经典必背的十首唐诗

  听筝

  李端〔唐代〕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制的筝枕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有意一再拨错琴弦。

  注释

  鸣筝:弹奏筝曲。

  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拂弦:拨动琴弦。

10.幼儿经典必背的十首唐诗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裴迪〔唐代〕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译文

  归隐山林去到最深处,山峦沟壑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短暂地游了游就匆匆出去。

  注释

  崔九:即崔兴宗,尝与王维、裴迪同居辋川。

  南山:即辋川南边的终南山,故诗中说他“归山”。

  马上口号:在马背上顺口吟成诗句。《全唐诗》此诗题下 注:一作“留别王维”。

  丘壑:既指丘陵川壑,也是暗用典故,含劝友人隐逸山林,莫改初衷之意。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