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人人都需要的精准表达术-老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一、学会倾听与独立思考,才能实现精准表达

1、学会倾听

1.1倾听三阶段:

我在听:自我为中心,说话期间思考,接下来说什么?他说的对么?我怎么应对他等等,当关注点是自己,就职能听见自己内心声音;

你在说:焦点在对方,观察到对方表情、侧重点,情感,但对方不能感受到你在倾听

我门本来就在同一个频率上

1.2模仿

下巴模仿:伴随说话节奏和内容,下巴时而上扬,时而内收。。。

语言模仿:重复对方最后一句话。但不要延展

1.3灵活

肢体语言模仿,缩微化模仿动作,双手交叉抱胸,双手交叉放在桌面

注意不卑不亢,肢体动作找感觉

2、独立思考,学会质疑

2.1我们总有习惯性的定义谬误

和老板顶嘴=目中无人

2.2忽略可能的原因

学区房小孩成绩高,家长不打牌,关注学习

喝红酒长寿

二、从业余到高手的三段位

1、业余到高手三个必经阶段

1.1萌发了持续兴趣并逐步构建信息的好奇阶段

1.2忍受枯燥练习的孤独阶段

1.3掌握了正确方法的刻意练习阶段

2、表达心法

2.1表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2.2没有高级的技巧,只有基础的技能

职业选手,往往是把最圾出的技能练到炉火纯青,而业余选手,在技能还不夯实的时候,总想学到更多的看似高级的技巧

没有高级的技巧,只有圾出的技能

2.3高手都在学习套路,而新手都在寻找捷径

新手心里,只有每个棋子,高手心中,是整个棋盘

三、学会提炼观点,让表达不再滥竽充数

1、什么是观点

1.1真理型: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废话,没有人不认同,但对听着不会尤任何影响

1.2思考型:

尤自己立场和见解,不一定正确,但能引发讨论

要放下追求观点完全正确的冲动,不要担心大家的讨论和质疑

观点,就是用来质疑的,这才是他的生命力

1.3观点定义

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

从一定的阶级利益出发所形成的,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2、如何提炼观点

2.1多立场分析

南郭先生角度

国王角度。。。

2.2逆出发分析

南郭先生善于寻找机会,捕捉到一段窗口红利

准确行动,不管进入还是推出

2.3条件假设推理分析

后天很努力,自己成为高手

3、好观点标准

3.1一个好的观点往往不能立即被认同,更不能被所有人认同

3.2一个好的观点往往挑战了默认的前提假设

3.3一个好的观点,你一听就想多了解一些,或者想问些什么

3.4一个好的观点,往往既不愚蠢,也不显而易见

3.5一个好的观点,可以引出一系列信贷问题

四、巧用数学思维,让观点更容易被接受

1、数学思维分类观点

1.1一维观点:包含一个要素的观点,如,管理者要具备较强的统筹能力,才不会让自己陷入琐事不能自拔

一个人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并运用概念的多少

1.2二维观点:管理者除了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还要有抽象话能力,才不会陷入繁琐事务中

让人印象深刻,容易造成对比,造成冲突

1.3三维观点

2、二维观点的表现密集:数轴图

1、时间管理十字轴

2、未来-现在十字轴

3、思维-知识十字轴

尽量把观点提炼为二维,用图像化来表示

3、三维观点的表现秘籍:公式

人生就=思维方式*能力*热情

五、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1、表达与营销的关系

营销式表达关键:1)说话要因人而异;2)一击即中

2、从营销思维学习表达套路

四化原则:

1)复杂问题简单化:客户不喜欢麻烦,不喜欢复杂的东西,所以不要把产品的优点说全,就算你讲得条理分明,他也记不住

2)简单问题通俗化:客户一定只喜欢与自己匹配的东西,甚至要让他觉得这个东西就是为了他而生的,一旦有了这种感觉,他就会戴着放大镜,去看你产品的优点

3)通俗问题利益化:客户的认同过程,一定带有功利性,你得将他得的到的利益线性化呈现

4)利益问题案例化:客户总有攀比之心,过去与现在对比,自己与别人对比,在临门一脚的时候,一个尤对比的例子远胜一个理性分析

3、销售四诀

3.1套路

第一句:简单说。。。

第二局:他特别适合像你这样。。。

第三局:你有了他以后。。。

第四局:举个例子来说。。。。

每一次使用,都要只神对产品的1-2个特征,不贪大和全,盯准1-2个重点,精准表达

六、黄金三圈,公众表达直击人心WHY_HOW_WHAT

1、乔布斯发布会:

第一层逻辑why:我们存在的价值,改变世界,突破和创新

第二层逻辑how:我们认为,一个好产品设计精美、界面友好,极致简单。。。

第三层逻辑what:我们新的手机。。。

2、三层脑结构:

爬虫脑:本能脑,为了生存,功能是逃跑和战斗,紧张时候,第一反应

哺乳类脑,边缘系统:爱恨情仇,行为和决策中心。负责感知情感、意义和价值

新的大脑,皮层,新皮质:不断进化,神经元细胞密集,理性、逻辑、图形、思考

3、三层脑和黄金三圈使用:

由内向外表达,直击人心

七、汉堡包法则,讲故事

1、用故事套路抓人眼球

1.1如何才能抓住别人兴趣:

人大脑特性,适应性反应,分两种:倦怠反应和直觉整体性

倦怠反应(盯着字看,感觉字很陌生),知觉的整体性,人会根据知识经验,习惯性对刺激物进行加工,让直觉保持完备,而且大脑特别有这种整体性的需要,面对由缺失的东西,他就非常难受,如漫画家,之画出线条和特殊部分,读者一眼就看出画的是什么

1.2直觉整体性的特点

知识的坑,当缺口越大,补全缺口的欲望不强,补全需要很多资源,《思考,快与慢》

2、汉堡包模型的逻辑运用

上:现状、现在——前置情景

中:差距=问题

下:标准、未来——后置情景

阐述核心观点

先讲一块面包,再讲一块面包,制造落差后,把中间精彩部分抖出来

3、狼来了故事改编:

第一层,有个村庄,后山,经常由狼出没,约定,有危险帮忙

第二层,可是有个放羊娃,狼来了,没人帮忙。。。

(一个故事的关键,在于有冲突,没有冲突的故事不叫故事,叫事情;但能吸引人的,是故事,而不是一件事情)

第三层,为什么村名不帮忙呢。。。

八、靳准这些细节

1、谈判细节的拆分

一次谈判,拆分为过程和结果,过程是让双方达成共识,结果就是谈成某种交易方式

2、与结果相关——精准报价

买衣服谈价303,气场也是谈判重要要素

3、过程相关——深度精准

3.1透过客户的买点看到需求,帮助你和顾客迅速找到共识点

3.2买儿媳妇喜欢吃的酸李子,买点看到需求

一位体贴的婆婆,透过底层需求挖掘新买点

3.3酸李子(本意)-猕猴桃(挖掘)

底层需求=卖点

九、让会议闭环且高效

1、金字塔原理

结构先行,自上而下

年终总结:

1.1取得的成绩:成绩1、成绩2.。。

1.2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总结经验

1.3下一年规划:目标1、目标2.。。

2、会议小工具——AAR

AAR,after action review,行动后反思,美国陆军AAR定义:对一件事的专业讨论,着重于表现标准,让参与者自行发现“发生了什么、为何发生、如何维持优点、并改进缺点。”

形式可以正式不正是,立即进行

AAR步骤:

1)我们的目标和意图是什么

2)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对于同样意见事情,大家的认知不同,可以按照时间顺序重组事件,然后参加者会议他们所认为的关键事件

3)期望的目标和发生的现实如何差距

4)我们从中有何学习和启发

5)如何将这些学习和启发转化为行动

6)记录下各自要做的行动,并形象那些建议可分享给别人

营造和维护聚焦、开放、安全、客观的对话环境,会议组织者扮演促进者角色

当某一个问题特别引发大家兴趣,控制方向,把主题先讨论完整,兴趣点个别标记,不要召开会中会

3、NBA

NEST best actiong,下一步最优行动,落实请单体表格

4、5w2h

what,是什么,做什么

why,为什么要做

who,谁来做

when,where,何时何处

HOW,怎么做

how much,多少,什么程度,什么资源

NBA基于上面,制作一个行动计划表

5、会前三问

5.1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

5.2如果不开这个会,有什么其他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个会议目标么

5.3会议中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什么,就代表这次会议成功了

6、任何表达前,习惯性问自己

我接下来讲这段话,目的是什么

如果不说这段话,有什么其他好的方式实现目标

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就代表我的表达不仅表达了,还达到了?

表达:表是说出来,达是意思送达对方心里

十、化解冲突

1、化解冲突核心

对事不对人

2、化解方法

2.1、质疑事情但不质疑动机

女生:.....

男生。。。

女生:你不爱我了

2。2用关键对话化解可预见的冲突

1) 以事实位开场

你怎么判断你说的是事实?小王总是迟到不是事实 ,小王本周迟到四次,是事实

每一次成功的冲突应对,都是以安全感位前提,一旦让对方觉得焦虑紧张,觉得被夸大、误会,就会陷入争辩怪圈

2) 向对方对比说明

这是双方寻找共同目标的方法

对比说明:我的意图不是什么,是什么?

别误会,我不是不喜欢和你合作,事实上我们合作很愉快,我只是想和你探讨下我们。。。

让对方寻找共同点

3)以一个问题结束

以这种方式结束等于向对方发出真诚邀请,请他们说出对问题的看法

3、化解冲突的方法

在一次冲突酝酿初期,扭转关键时刻

十一、表达不满与异议

1、核心方法:非暴力沟通

事实+感受+需求+请求

2、四步要点

2.1 事实:两个要素不含形容词、不可争辩

2.2 感受:表达感受,拉近人之间距离,心理上很近。

表达需求得到满足:欣慰、高兴、兴奋、满足、陶醉、幸福

表达需求没满足:担心、忐忑、焦虑、生气、灰心、绝望

2.3 需求:最好需求凸显对方重要性

2.4 请求:具体

3、案例解析

3.1 老公经常晚回家

事实:本周又五个晚上,过了12点回家。。

感受:我很伤心

需求:孩子上初中,容易叛逆,有几个晚上一起吃饭。。。

请求:下周开始,晚上7点前回家

3.2 老陈经常迟到

事实:周四,这周四天迟到,每次迟到半小时

感受:失望

需求:我需要你的支持

请求:下周如果要请假,提前告诉我,或者在微信群说一声

4、总结该概括

4.1 以事实位着力点:不要妄加评论

4.2 以人位着力点:明确你对人的需求与请求,不要让对方觉得自己被误解,想方设法解释,或也不要让对方不知道说什么,要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