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这些街名背后的故事—张公桥(美食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5

在乐山城北,有一座历史悠远的地标—张公桥,它是连接省城成都的古时要道,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石砌三券巨构,横跨竹公溪,宽广如能容车马并行,被《乐山县志》赞为“工成壮丽,坚致可垂永远”的非凡工程。


张公桥的诞生,源于一位杰出的地方官—张能鳞道员,他作为上川南道的最高行政长官,以其卓越的领导力主持了这座大桥的修建。人们为铭记他的贡献,尊称其为“张公桥”。然而,桥名的由来并非仅此,而是对他在艰难社会经济条件下为民造福的深刻肯定。张能鳞,字玉甲,顺治四年进士,他任职上川南道长达十八年,期间致力于恢复民生,如招集流民、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更在文化教育上有所建树,创建了高标书院和尊经阁,堪称乐山历史上实绩显著的地方官。


张能鳞的修桥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两次尝试,最终成功。最初的一座桥在顺治或康熙初年已毁,冷然进士的诗中描绘了那段水患频发的景象。张能鳞接手后,吸取前车之鉴,将桥址移至今址,依靠“官督民办”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赞助,包括嘉定县内外的官绅大贾,如王伟卿的五千金捐赠,共同见证了这座桥的诞生。


桥的落成,不仅解决了交通难题,更增添了竹公溪的韵味。乾隆时期诗人王渔洋的诗句“竹公溪水绿悠悠,也合三江一处流”,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诗情画意。如今的张公桥,早已超越了其地理位置,成为乐山美食文化的象征。油炸串串、翘脚牛肉、西坝豆腐、钵钵鸡等地道美食,如璀璨明珠,遍布桥头,构成了乐山美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向世界展示了乐山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活力。


从历史的沉淀到现代的繁华,张公桥不仅是乐山的骄傲,更是美食与文化的交融,承载着乐山人民的生活记忆与城市热情,它生动地讲述着这座城市的风味故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