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左右的文言文散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5

1. 求一篇300字左右自己写的文言文作文,题材不限

夫人者,天地之灵,万物之精也。聚神而思之,故能飘飘然於天地,而凌驾於万物之上也。然光阴往来,天地变更。神州之故旧,今人得之而论者,鲜矣。余尝思之万千:今人之幽思,起於先秦,发於春秋。而今之中国之文人,多好格律,喜唐宋。然诸子之言,犹危楼之本也,唐宋之篇,乃内饰之珠玉也。虽有万千华彩,不得根基以固,安能饰之於广厦之上,列珍於万金之堂者乎?故古人以经籍为志,勤学不辍,博思广议,乃有名篇。学而能一,此今人之所不如,余乃所不喜一也。

风雅之篇,虽简词陋语,然诗者之志,凌然於卷篇之上也。何然?民之朴素,犹白雪新映,桃花初开。虽有微瑕,然不足害本也。故有黄鸟相鼠河广之怒,卷耳蒹葭凯风之念。文质或如垂天之翼,奋发昂扬;或如玉璧含光,深而不露。故详加研味,读之虽易,而思以诗者之念,得其意甚难矣。至如魏晋之五言,汉唐之乐府,亦以此论之,则情发於志而吐,感怀於心而书。以篇章者,虽百万言,然可读者,犹海之针矣。而今人之诗也,珠玉丽饰於外,瓦砾填实其中。或以藻言乱体,或以杂语间章。或无情而感,或有志未思。章句虽丽,不能饰之以朴质;构思虽雅,不能巧言於词字。如繁花养目,详览必厌;芬兰沐鼻,吐纳呕哑。故三百之篇,号为诗经;宫采之言,名为乐府。文之以附志,今之诗者远矣哉。此余乃所不喜二也。

今人多享盛世,少历变革。情志之思,发于肤毛。而多历之士,或深藏於岩穴,或掩志於喧市,幽思未发,而百年已至。且逐利富家,未有闲暇。故书以皮毛,画以描摹。昔平子两京,故以十年。左思三都,共以一纪。格律虽小,平仄交错,骈偶之数,精字炼句,诚然难哉。又如古风之气,巍巍然以峻岭,飘飘然似风发,苍劲有力。至如离骚,丽饰以舒志,迎风而采言,则章句严密,上下一体,志词交错,如无暇之璧,内质纷发。刚锐之刃,英姿内敛。芬草多而不乱,志气扬而不俯。诚然万金之字句,天降之篇章也。

余尝喜旧史,观之古人以贤臣而兴,以佞幸而亡。乃合书太息,不能自已。又喜庄子之言,列风而行,然凡尘之索,不能自解。故观雪而叹,冯花而思。忽喜於新雪之明翠,芬华稍现,则逝以春水。然洁朴之质,飘洒之丽,又如凡尘之和氏,紫殿之太阿也。故以雪字而称,而以映字名之,以写暂怀之志,发长久之思也。

区区之言,寡识陋意,大言炎炎,下笔糠糟。恐遗笑於大方耳。

映雪堂序

这个id原名映雪狂士

2. 300字文言文作文大全愚公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3. 求300字左右的古诗文句子赏析,很急,在线等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纵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总之,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启迪、思考

可能有些多,删一些没用的吧

4. 300字左右的散文

春天的旋律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我走在这乡间小路,感受着春天的旋律,它飘出的音符是那么的美妙。

春风如透明的纱巾,蘸着晶晶的晨露,缥缈地沐浴着万 物。嫩嫩的草芽儿,婷婷搏动,宛如婴儿手腕上淡青色的脉 管,激起春的热流;青青的麦苗儿,左右伸展着腰肢,正在尽 情地跳着摇摆,使广袤的大地充满无穷的乐趣;黄黄的菜花 儿,不住地扭转脸蛋,仿佛在忘情地欢笑,要把美好的祝福献 给勤劳的人们…… 、

小路的尽头响起了甜甜的村谣,缕缕的炊烟缭绕在万里彩 云间,村姑披着霞光,轻盈地釆着带露的野花。叫喳喳的小鸟 聚集在墙角边,天真地斗嘴,展示着不尽的快乐。黄茸茸的小 鸭扑翅了,“水暧先知”永远足它引以自豪的。胖乎乎的 小鹅已被主人送到田间地头,无情地拔去小草的芽儿……哦, 乡村,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

乡村的原野上,悠悠的田埂,弯弯的小河,细细的柳叶,柔柔的 小草……走在这片舂意盎然的土地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春天的旋律。

5. 求一篇原创文言文,300字左右

一朝一夕是一日,

花开花落是一季,

春去冬来是一年,

命始命终是一生;

又是季末,又是年关,

又是一年渐行渐远。

流年往事,自难忘;

追昔抚今,易感伤;

展望前程,路漫漫;

今生今世,有何为。

人间正道无处寻,

事与愿违怎奈何,

沧桑此生一命罢,

冥冥之中自有数。

若 入世无为,碌碌平生;

愿 无怨他人,无恨自己;

盼 今去来年,峰回路转;

望 长辞与世,不枉此生。

6. 文言文改写300字

曾经的我,年少轻狂,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每天和伙伴们游玩嬉戏,日子就这样过了几年。)直到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大都城里的读书人,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读书人是到我们那儿踏青的,听他说着外面的奇闻趣事,)我不禁觉得山里的生活实在是太单调了,假若每日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下去,那么等我长大以后,我仍然只能是偏居一隅,踏上曾经父亲所走过的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生活不是我所向往的,所以我决定要到读书人所说的那个都城私塾里去学习。

从未出过远门的我,背着父亲亲手用竹条编制的书箱,拖着母亲耗费了几个日夜才纳出的千层底布鞋,踏上了漫漫的艰辛求学之路。

天气转凉了,(穿上厚厚的棉布衣,脚上套着母亲做的棉布鞋,)一个人走在寂寂的山间小道上,我不禁想起了曾经的点点滴滴。我知道,学习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一生的事情。读书人给我的那些话也历历在目,盘旋在我的脑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在终于知道学习的艰辛了。翻过乱石林立的深山,穿过幽幽的巨谷,(一路披荆斩棘,终于走出了那座村里人从未踏出过的巍峨高山。)风滑过我的面庞,夹杂着冰冷刺骨的雪花,(放眼望去,一个雪的世界呈现在我眼前,)踏着几尺深的皑皑积雪,一步一个雪洞的走在小路上。脚上已经冻裂了,(因为北风的凛冽和雪的冰冷,)我却不知道。回首走过的路,虽然历经坎坷,几经波折,却终究是靠我自己走过来的,这更坚定了求学的决心。向前看,都城已经近在眼前了。

如果嫌字太多()括号里的可以删掉!

7. 求不少于300字的文言文个人自传

学这些写。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