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60年,上海某重点高校教工工资与社会收入是怎么样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2

上世纪50—60年代间,沪地高校教职工收入状况如何?其与上海市职工收入相比情况又如何?这既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的一项重要纪录,也是我们了解昔日高校教职工物资文化生活的一个途径。这里,将沪地某全国重点高校(理工科)、上海市档案馆和市图书馆查询所得数字整理摘记如下:

50年代初,社会物价很不稳定,沪地市场多是以米价即时行情为交易价码的。当时上海高校教职工工资则参照“全国各级学校教职工工资标准表”来核定不同的工资等级,该表分列33级,以“工资分”为基准单位。时年流通币是第一版人民币。

到1955年3月,第二版人民币发行,1个工资分约等值o.22元。此时社会物价已趋稳定,高校教工薪酬等级才取消了“工资分”标准。

1955年6月,沪地某高校教工工资表名单中总共431人,学校当月工资总额是34863.54元。人均工资收入是80.88元(注:此数为第二版人民币)。这其中最高工资是“雪日采夫”:319.56元(注:看其名,应该是当年在校工作的外国专家)

在学校教职工工资表中工资分最高441分者是“陈松茂”教授,月工资是234.38元。此前1955年1月,陈先生在币制改革前的半月旧币工资是1174383元(注:1万元旧币兑换新版人民币1元)。此外,1955年时,该校教工中最低月工资者是23.72元。

这里对第一版人民币上的“面值”和“纪年”简单说明:第一版人民币是1948年发行,1955年3月退出流通。第一版人民币有12种面值62种版别。早期1948年发行的人民币票面纪年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年后印制的票面为“公元1949年。”在第一版人民币中,万元面值是1949年版纸币中才出现,分为1万、2万和5万。此前以民国纪年的人民币最高面值是千元。可见,当时通胀情况之烈。

1955年3月启用第二版人民币,其与第一版人民币换兑是1万:1。(图片说明,上图中左为“1949年”发行的人民币,其最高票面币值是50000元。图右是纪年“中华民国三十八年”纸币,此系列中最小票面值是1元,最大面值1000元。)

时间到了1960年4月,该校工资总表中教职员工数884人,其中教学人员398人,教辅人员176人,行政人员171人,勤杂人员134人,下放人员5人。当月发放工资总额是63260.54元。人均月工资是71.56元。这和1960年1月学校教职工工资情况差不多(当月学校教职工数是814人,工资总额60898.88元,人均月工资是74.8元)。

1965年时,该校教职工人均工资收入水平与1960年相比,几乎没变化。从同期上海市职工总体情况看,也是如此,或还稍有下降。(见下图表格)

1955年3月,第一版人民币退出流通,第二版人民币发行流通。第二版人民币最大面值为10元(下图),这也是迄今为止人民币纸币系列中票面幅尺寸最大的一款:210x 85mm。而今天我们使用的第五版人民币百元钞票面是155X77mm,几乎是小了一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