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人物志】崔浩:北魏预言家的惨烈终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如果把五胡十六国的乱局比作一场大型“狼人杀”游戏,那么北魏崔浩摸到的多半是“预言家”卡牌。

崔浩初次发动技能,起因只是一件宫廷小事。拓跋嗣(太宗,北魏二任帝)执政初期,有人在皇宫发现了一只来历不明的兔子。颇有些迷信的拓跋嗣非要找来从小就对阴阳术数很有研究的崔浩算一卦。崔浩测算后说:“白兔,预示着将有邻国进献妃嫔,是吉兆。”(当有邻国贡嫔嫱者,善应也。)果然,第二年,后秦皇帝姚兴把自己女儿(西平公主)嫁给了拓跋嗣。

后来,崔浩又根据天上星象(荧惑出东井、彗星犯天棓)成功推算出姚兴病逝、刘裕篡夺等轰动一时的历史大事件。原本打算看笑话的人对此也不得不服。

抛开这些略带传奇色彩的故事,崔浩在辅君治国方面确实是有真本事的。比如,在“闹饥荒了,要不要迁都?”“刘裕伐秦要借道,借不借?”“想扩张版图,打柔然还是攻胡夏?”等令北魏高层举棋不定的重大决策上,崔浩展现了过人的分析研判能力,而事后的结果也都证明他是对的。算无遗策、几无败绩,以致拓跋焘(世祖,北魏三任帝)逢人便说:“日后凡属军国大事,你们不能决定的,都应先征询崔浩的意见,然后才可实施。”(凡军国大计,卿等所不能决,皆先谘浩,然后施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拥有杰出技能的牛人,最终却没有算出自己的命运走向,落得个惨淡离场。

公元450年,70岁高龄的崔浩因修《国史》一事触动了北魏皇族的敏感神经,被拓跋焘下诏诛灭九族。临刑前,数十位卫兵爬上崔浩的囚车,冲他头顶撒尿,可怜这位为北魏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的三朝老臣竟连死前最后一点体面也得不到。《魏书》作者魏收不禁感叹: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

北魏一朝的“国史案”,是历史上的一桩谜案。崔浩作为总撰稿人,究竟写了什么,令拓跋焘大发雷霆不惜杀之泄恨,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后人猜测多半是涉及北魏立朝之初的一些丑闻,比如开国君主拓跋珪很有可能是弑父求荣的贼子。

已经在中原大地立足逾半个世纪的北魏王朝,自然不能容忍这些不光彩的历史进入公众视野。可是他崔浩,偏偏认准了“务从实录”的修史理念,非但不“为尊者讳”,反而将“尽述国事,备而不典”的《国史》刊刻在城郊大道上的碑林中,弄得个路人皆知。所以,崔浩必须死,成了北魏皇族的共识。哪怕你曾经有再大的功勋,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遗忘。

崔浩这个预言家,当得真闹心,好端端被一群暴民给投死了。这固然有崔浩本身的性格缺陷(得意忘形,得理不饶人等),但从根源上说,日趋激烈的胡汉矛盾才是不可抵挡的死亡推手。崔浩之死,也预示着北魏早期的汉化浪潮遇到了标志性阻碍,直到孝文帝拓跋宏推行全盘汉化改革后,势头才得到扭转。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