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馨的主要事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1924年,陈德馨在学兵团毕业,因为学习成绩优良,军事本领过硬,留学兵团任排长,后调到刘汝明部升任连长。他与部下同甘共苦,视如兄弟,做事以身作则,不搞特殊,深受士兵爱戴和拥护。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他追随冯玉祥将军,升任营长。一次陈德馨等押运军火赴前线,途中军火爆炸,其他人畏罪潜逃,他却一人去见冯玉祥,冯玉祥问他为什么不逃跑?陈德馨坚定地回答:“一个人就是死,也要死个光明!我听副总司令的。”面对这样的汉子,冯玉祥大喜,称其“有种有胆”,可为重用。1926年,国民革命军退守南口,陈德馨率领部下艰苦支撑,历时数月,战绩显著,深受冯玉祥的嘉奖和赞许,遂提升他为随从副官。陈德馨谦和谨慎,恪尽职守,冯玉祥立他为军中模范。
1930年,陈德馨任国民革命军五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六旅旅长,驻防山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打响全面侵华战争,继东北之后,平津相继沦陷,生灵涂炭,国破在即,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冯玉祥致函第三路军旅长以上各将领,要随时报效国家。目睹日寇毁我河山的罪行,陈德馨怒发冲冠,一股民族危机感和精忠报国的正义感油然而生,遂率先复电:“本旅全体官兵,枕戈待命,誓歼倭寇,为中华民族而效死。”此后,陈旅与日军在临沂、陵县、德州、济宁等地多次交战,打了许多胜仗。临邑决战,日军凭借炮火猛烈的优势,像狼群似的猛冲中国阵地,临邑城危在旦夕。危急时刻,陈德馨从警卫员手中夺过大枪,娴熟地装上刺刀,高呼“兄弟们,报效国家的时候到了,冲啊!”迎着日军冲了上去。全旅将士纷纷端起大枪,冲入敌群,与日军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击退了日军的进攻。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威风。陈德馨的声名,遍传齐鲁大地。
朋友曾与陈德馨谈论仕途升迁之事。陈德馨说:“自己能力绵薄,历次战绩,均赖上下一心,士卒用命,而长官逾格拔擢,实深渐颜,惟有誓死为革命奋斗,报国家于万一耳。”字里行间,充满了他不为功名利禄,誓为民族效死的报国心、爱国志。
1938年9月,日军大举进犯武汉,陈旅奉命拒敌,随率全旅官兵2500人于6日到达广济西南第一线,拒守要隘,但因水土不服,有五六百将士身患疾病。当时日军向广济至蕲春公路进攻,非突过此线不可,因此广济之役是一场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恶战。
7日拂晓,日军步、炮兵800多人,两翼各有便衣队200多人,在十余架飞机的轰炸掩护下,向陈旅阵地发起全线进攻、遭到六十六旅全体官兵的迎头痛击。上午10时,战斗达到白热化程度。陈德馨跨出指挥部掩体,奔向前沿阵地,亲临火线,指挥作战;他身先士卒,率部冲杀,突然,一颗子弹呼啸飞来,击中陈德馨左胸前部。他虽受重伤,仍然坚持指挥作战,不肯后退,直至援军赶到,才把他从昏迷中拖下火线。当时火线二三里内战斗非常猛烈,子弹如梭,头不能仰,士兵们沿山地匍匐拖救陈旅长,腹部及伤处拖伤厉害,血流如注。而陈德馨在昏迷中,仍以极其无力的手腕对敌放枪,狂呼杀敌,不愿退出。下午3时,陈德馨不幸去世,时年34岁。
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对日作战。1938年任国民党陆军第八十六旅少将旅长。同年9月,奉命驻守鄂东黄梅凤凰岭,与来犯日军展开激战,后陷入日军重围,于双方血战中牺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