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荆岳铁路何时开工啊?荆岳铁路公安站准备设在哪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5-11
公安火车站站址设在杨厂镇青罗村, 荆岳铁路全长约167公里,总投资101亿,计划年内动工(荆门至荆州的铁路将同步改造),2013年竣工,设计时速160公里,客货混跑,设计标准为普通一级单线铁路,并预留复线。该路北起荆州市,跨长江经公安县、石首市折向东南进入湖南,经华容、君山后,在洞庭湖公路大桥下游4.2公里处,越湘江后引入京广线岳阳北站,其中将建的两座公铁两用大桥——公安长江大桥和洞庭湖口湘江大桥耗资逾30亿元。该路建成后,将北连焦柳铁路,中交汉宜铁路,南接京广线,成为连接三条铁路干线的重要联络通道,从荆州到岳阳仅1小时车程,将极大地推动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的对外交流。
第2个回答  2012-05-11
10位代表的联名议案
9 q+ P3 |' X/ G  上月,湖北10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一个议案:实践科学发展观优选荆岳铁路北线方案。
& v5 Z. L) _- {1 H4 |* k; {& j2 G  这个议案提出之前,铁道部与湖南、湖北两省就荆岳铁路走向共同会商,从带动沿线地区发展、路网布局、水系通航、防洪保安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从南线方案和北线方案两种方案中比较,推荐南线方案,而对北线方案只作为比选方案。 |6 m7 S. S/ c: b% G a) A
  这个初步方案在局部地区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长官意志”和“不科学的决策”。$ A0 P) T, m+ N1 x; p* u( \
  拟建的荆岳铁路北起湖北荆州,南至湖南岳阳。该铁路是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地区的联络通路。而争议的焦点是铁路的“南北线”两种走向。 南线方案是从湖北江陵县过长江,经公安县、石首市、湖南华容县接京广线上的岳阳站;北线方案是从江陵县经监利县,过长江接京广线上的云溪站。
6 n+ C/ f$ f& b) M3 [1 V7 I [$ t  围绕荆岳铁路走向的“南北之争”,在荆岳地区掀起轩然大波。两套方案,孰利孰弊?
& H! U3 s X, b+ r1 N  据悉,“舍北取南”方案的最大理由是“北线线路经过经济据点最少,不利于促进沿线地方经济发展,不符合本线为区域国土开发性铁路的功能定位。”展开湘鄂两省地图,南线方案途经的县市区比北线多2处。除南北走向共有的沙市、江陵外,南线途经公安、石首、华容、君山;北线途经监利、云溪。
( I, Y* T3 d) D7 w1 T2 x  湖北10位人大代表的联名建议案,从工程技术、投资规模、经济社会效益,战略意义,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比较,强烈倾向于“北线”方案。
) L* ]4 M9 I; z9 v5 Q9 `  五个方面的优劣比对
* h1 B4 H& }0 n9 |( I  这份10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联名议案,从5各方面做了分析比对。
! F+ }& K s% S* r4 ]  建设难度与投资成本比较。北线铁路建筑长度143公里,南线164公里,南线比北线长近20公里。南线方案比北线方案要增加公安藕池河大桥和洞庭湖大桥;南线方案要建一座隧道,且一般涵洞的数量和总长度均比北线方案多和长;南线方案与京广线的接轨比北线方案要复杂,房屋及电力拆迁和接线改造的工程量要大得多;静态投资成本约增加10亿元以上。此外,北线的地质条件也比南线要好,工程质量保证系数相对较高。
) e! i& U; s! F& j  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南线方案必经岳阳楼和洞庭湖国家风景名胜区,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君山风景区、石首天鹅洲麋鹿湿地保护区。特别是岳阳楼、洞庭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国家已划定禁止开发区域,且南线方案又直接分割岳阳市中心城区,城市拆迁难度大,对岳阳市区的城市规划破坏性大。北线方案均无以上障碍。另外,南线方案占用耕地比北线方案多近千亩。
3 B. Q9 m: g! B  营运安全比较。北线方案要穿越的洪湖分蓄洪区,水利部现已将其规划一分为三,即在该分蓄洪区内建设二条隔堤,将其分为东、中、西三块,北线途经监利境内的西块为安全等级最高的区域,基本上不会再承当分蓄洪任务。南线方案跨长江后要穿越荆江分蓄洪区和洞庭湖(君山)分蓄洪区,这两区均为使用频率在20年一遇洪水以下的分蓄洪区,运用机率高。穿越长江分蓄洪区,不仅会增加铁路的建设造价,还会影响今后的营运安全。- `9 z' j/ {% H: u: z
  经济效益比较。北线方案直穿江汉平原腹地,除必经的监利县外,毗邻的还有潜江、仙桃、洪湖以及天门等县市。这些县市均为国家重点商品粮、商品棉生产基地,也是改革开放后湖北省的新型工业城市。同时,监利、洪湖两县市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全国100个红色旅游县市之一,近年来,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些县市的南向物流可以经荆岳铁路直接南下,而不用向东迂回到武汉再上京广线。这不仅可为该地区节省巨大的运输成本,也能使新建的荆岳铁路的营运效益更高。另外,北线走向的荆岳铁路与已开工建设的汉宜铁路连接,距离只有60多公里。因此,北线方案更有利于“两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两个城市经济圈(武汉1+9城市经济圈和长株潭城市经济圈)的连接。南线方案虽说途经的县市比北线多,但从运输功能方面看,对与其相邻县市(津市、安乡、南县等)的辐射作用并不明显。因为,该地区附近有更便捷的其他铁路线路。1 y) V! O6 Z s/ I" j+ B1 U! D
  战略意义比较。荆岳铁路是京广、焦柳两条主干线的重要联络通道,尤其是北线方案贯通整个江汉平原腹地,能加快“两湖”平原,川、渝等地与东南、西南地区经济交流。从我国经济发展和铁路建设的远景规划出发,荆岳铁路北线走向易于提升改造为复线。而南线走向联网功能弱,复线改造难度大。6 q* W6 Q5 Z3 K6 x4 F5 ~
  荆岳两市的走线分歧
+ [7 R# A9 O1 A' D! x/ h; A- u  围绕荆岳铁路的走线,荆州、岳阳两地政府从各自的利益考虑,提出不同的方案,双方对铁路走线分歧很大。 D. Y+ a! f8 _7 t1 m$ H
  荆州市政府在2006年7月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的报告中认为,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来看,长江以南三县市石首、公安、松滋经济较为发达,但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从铁路最大可能拉动地方经济建设的角度考虑,首选方案应该是:利用现有的荆沙地方铁路向东南延伸,经江陵过长江,由公安入石首,穿过湖南华容、君山区接京广线岳阳站。经江陵、监利过长江接岳阳北站的北线方案,可作为比选方案。
# B5 [: x3 l# F1 ~7 c  今年10月上旬,铁道部和湘鄂两省协调会议倾向于南线方案后,岳阳市多次召开专家、部门及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对走向方案认真论证和讨论,形成的总体意见是“荆岳铁路不宜走南线,最好走北线”。岳阳方面分析南线方案的5个重大弊端是:对岳阳市中心城区形成分割,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和功能布局;对君山区核心区域形成分割,严重影响景区环境和发展;对岳阳楼沿湖风光带形成破坏;对岳阳常德高速公路建设形成冲突;对洞庭湖汛期行洪形成阻碍。相反,他们认为取“北线方案”优点多,主要表现为线路短、投资省、效益好。该市政府先后向湖南省发改委和铁道部递交报告,请求荆岳铁路走北线。
+ b* y- S3 }1 m; b; f- d  一条地方铁路走向之争,引发的绝不仅仅是局部地区的“小利”之争,而核心的价值取向则是科学发展观。$ y# ~# z. W7 ]4 v
  荆岳铁路的最终走向方案目前尚未确定,最优化的走线是南线还是北线,还要靠有关部门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论证。排除非科学的因素,审慎决策荆岳铁路走线,将成为各地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