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帮忙,我是留学生,有个中国民俗作业:从汉语角度谈谈人生的礼仪习俗、社会生活的理解。谢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5-16
要]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民俗语言现象,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禁忌的产生及发展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心理,本文试从大众心理承受能力、尊重心理和愉悦心理探讨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历史发展流变,以期在社会交际中,把握语言禁忌发展问题的主趋势。

[关键字]禁忌语 委婉语 民俗心理

人类使用语言之初语言禁忌与委婉的问题就已经存在了。起先,人们一方面向自然索取维持生存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因为生产力的落后,人们对自然充满敬畏,还认为神奇的语言既可以造福又可降祸。因此,在生活中,人们在使用与祸福相关的词语时很谨慎,凡遇到触犯忌讳的事物,就设法使用与之相关的其他语词来代替,而委婉则是最常用的方式。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地位,语言的禁忌愈演愈烈,首要的禁忌就是“避上讳”。随着封建社会及其等级制度的完善,“避官讳”“避亲讳”“避父讳”等随之出现,这种封建文化愈持久,人们思想意识中迷信色彩愈重,在民间禁忌与委婉就广为流传。如船家忌“沉”“翻”“住”,姓陈的要说成“耳东”,把“帆布”说成“抹布”,把“箸”说成“筷儿”。戏班忌“散”“离”,于是把雨伞说成“竖笠”“雨盖”,把“梨”说成“圆果”等。

进入现代,由于社会性质的转变,封建色彩的禁忌语正逐渐消失。另外,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使得其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现今的语言虽无“禁”,仍有“忌”,它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使用委婉语词仍是社会交际的需要。

促进禁忌语与委婉语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使用汉语的民俗心理是首要的主观因素,下面就从大众心理承受能力、尊重心理和愉悦心理三种心理角度考察其流变特点。

一、中华民族承受了几千年封建压迫,近代又遭到了一百多年的外敌入侵,这种极强的承受心理延续至今。在现代生活,人们有些难以承受或不愿承受的事物,而表示这些事物的委婉词语出现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在心理上的承受能力。例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人们不说经济危机、通货膨胀,而是以“疲软”“失控”“滑坡”等词来委婉表达;失业说成“待业”“下岗”,其实失业者也是在待业,而待业者却未必一定是有业可待,下岗后如果就是等待,自然无日“上岗”。经济问题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大,“价格放开”实际意义是价格上涨,高价商品,无人问津,称为“议价”,便有人光顾,其实价格也没有什么可以商议的余地。当人们对议价产生反感后,又出现了“半议价”的说法。涨价,人们说成“调价”,但只含上调。委婉语虽然不可能提高人们的经济承受力,但确实增强了人们心理上的承受力。

二、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性格、年龄、个性差异,心理承受能力也不一样,运用委婉语的目的之一就是考虑对方的承受心理。例如,现代城市的“环卫工人”“保洁员”不可缺少,而过去却称为“掏粪工”“扫马路的”“倒垃圾的”;活跃于大中城市的保姆已被“家庭服务员”代替,这都反映了人们对从事这种工作的人的尊重;对长相不好的人,人们也不会用“丑”来形容,而是用“内秀”“大众化”来表示,不伤人自尊;对于胖人,人们都用“丰满”“富态”来形容。

三、愉悦心理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交际中,都希望保持一种愉悦心理。人们说出话后自己和对方在本能上都应有愉悦感。为了保持或创造一个良好的言语交际环境,人们非常讲究遣词造句,注意委婉语的运用。“卫生间”“洗浴室”“打个电话”等词语已经成为我们常用的委婉语了。很多中药的名字既别致又漂亮,人们服用起来也舒服,而人们一旦知道那悦耳的“明月砂”是兔子的大便、“紫河车”就是孕妇的胎盘时,不知他们服用起来是否还会保持其愉快和舒服的心情了。

从以上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委婉语的产生与发展与人们对语言的认识、社会文化、大众心理是密切相关的。人们以委婉语的形式完成禁忌语的交际功能,没有禁忌语,委婉语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离开了委婉语,就无法达到正常的交际目的,两者互为依存。委婉语词是这些传统习俗的重要体现,二者是表与里的关系。从民俗心理角度考查语言禁忌和委婉现象是最贴近大众生活的一种考查方式,能从最实际的方向把握其发展趋势,为语言规范和语言教学提供参考,但是推动语言发展的客观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篇幅的关系,在此没有提及,笔者希望在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能够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J].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12.

[2]黄家理.避讳习俗起源新探[M].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1.

[3]蒋跃斌.禁忌语的文化审视[M].学文学刊,1990,4.

[4]陈北郊.汉语语讳学[J].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5]庄和诚.禁忌语词纵横谈[M].现代外语,1991,1.

[6]赖艳.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M].禁忌语言学研究,2009,2.

[7]吕效东.语言禁忌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考察[M].上海大学学报,2004,5.

[8]曾剑平,汪华.语言禁忌与文化心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1,(5):46-48.

[9]张向阳.语言禁忌现象的立体透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39-42.

作者介绍:

孙静 (1985.12—),女,汉族,辽宁北票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和商务汉语教学。
第2个回答  2012-05-09
这个真的挺难的。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