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金句落实到实践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实践1:我自己是一个不挑食的人,我爱人会有几样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例如,柿子椒、胡萝卜等,他是南方人,也不喜欢吃北方的芝麻酱或者是茴香馅包子。
一开始,我是非常难理解的,为什么有人会挑食,为什么一个家庭相对困难的人,还会挑食?后来慢慢的才接受别人和我不一样。我不挑食,但别人有权利挑食,这是他们从小的一个生活习惯和身体不同的反应,我应该允许别人和我不一样。

实践2:我妈妈对别人特别的好,有时候我很反感她这样,觉得她为了别人的利益,伤害了自己,这是我不想看到的,所以就会用一种比较直接和激烈的方式去反对她,但她并不领情,还对我的做法很生气。现在想到的是,我要允许我妈妈和我的想法不一样,做法不一样;另外,如果我想保护我妈妈,要用她和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表达。最后怎么做的决定权还在我妈妈手里。

实践3:我自己吃饭是比较快,相对胃口比较好,吃的也比较多。我儿子吃饭是一小口一小口的,特别秀气,吃的也少。一开始,我不开心他这样的一个状态。希望他和我一样,可以吃饭快,吃的多,身体棒棒的。现在放弃了这样不开心的想法,允许他按照他的节奏去吃饭和成长。

案例1: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他会把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和我商量,有一些观念我是不认同的,比如,他总是强调其他人有后台,所以比他混的好。但我觉得,自己要努力把工作的核心做好,不要考虑那些不可控的因素。后来发现,他们家哥三个,都是这样的想法,把自己的不成功归因于外界的因素。
后来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阐述自己的观点,但不会强迫他认同了。我可以分享我的想法,但不能要求他和我想的一样,毕竟我们的背景和经历是不一样的。

案例2:和同事相处的时候,有的同事会算的比较清楚,比如,今天我请你吃饭,明天会回请一次,在一起的时候,例如,买个冰棍,或者买个糖葫芦都会算的很清楚。我的习惯是,不会算的那么清楚,大家开心就好,这次你买单,下次我买单,小额的,冰棍或者糖葫芦,谁请都行,不必计较。
这种情况出现后,如果我非要坚持自己的做法,对方会不舒服,那不如,尊重对方的习惯,按照她舒服的方式去相处。而不是想着去改变她,让她按照我舒服的方式去处理。

案例3:和同事一起工作的时候,大家处理事情的方式会不一样,有些喜欢到现场再准备物料,我的习惯是大部分在公司整理好,这样布场的时候能够轻松一些。如果我强迫同事和我一样去工作,同事肯定会不愿意,这个也是我们各自的界限,我可以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同事要怎么做是同事的事情。

案例1:孩子小的时候总爱生病,做为妈妈,肯定要想办法把他的身体搞好。由此,会去检讨自己很多想法和做法是不是合适的。例如,家人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身体。一开始孩子看西医多一些,但西医的效果不理想,转而求助中医,确实中医养护的方法对孩子很有效。如果不是这个缘分,自己也很难去思考自己的问题,家庭的问题,也因此让自己接触了中医、佛学、华德福等领域。

案例2:我自己是专注力很差的人,盖勒普优势曾经测试过,专注竟然是最后一位。兴趣很容易分散,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变来变去的。而我爱人和我刚刚相反,我之前买了一大摞抄经的本子,真的是一大摞,厚厚的,我抄了两天就放到那里了,我爱人觉得我很浪费,每天开始抄经,现在最少有3、4年的时间了吧,他还在每天继续抄经,即使是过年,即使是值班的时候,他也不会中断,也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这一点真是佩服他。除了每天抄经,他还每天看一会儿专业书,听一会儿英语,做这些事情我都知道很重要,但是做不到。爱人就是我身边真实的、最近的榜样,我要向他学习,锻炼自己的专注力。

案例3:我大四的时候,父亲因病突然去世了。这个事情对我和我妈来说是很大的打击。但我妈妈面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非常的乐观。后来她得癌症住院,脊柱做手术住院,都没有给别人造成很大的压力,总是乐观的去面对这些事情。妈妈对生活,对问题的态度,真的让我佩服。包括我父亲在世的时候,特别的勤奋,特别的爱家人,这些都给我很多温暖的感觉。也让我学到很多。

案例1:前一阵,我租住的小区要装楼门洞的门禁卡,因为是部队的房子,所以是不允许外租的,需要房子主人办卡,每次进门也会有摄像头核对身份。事情一出来,我爱人就慌了,和我说,咱们赶快去外面其他地方租房吧。我当时并没有着急,除了出去再租房子,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呢?例如,可以问问房东,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办卡;或者其他楼的卡是不是可以继续用?
遇到这个事情,我没有直接慌掉,想着赶快搬家,而是去想,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最后的结果是,小区没有更换所有门洞的门禁,我们现在还住在这里。

案例2:前一段时间,爱人很为孩子小升初的事情着急,我们不愿意送孩子去学奥数,孩子太累了,但是看看好像也没有其他的路了。爱人把事情看的很绝对。我就问他,如果目标是上个好的中学,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后来我们分析,还有好几种可能性。另外,人的一生是长跑,上一个什么样的中学并不能完全定义一个人,还有一些隐性的,不可衡量的东西影响着一个人,例如,是不是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是不是有阅读的习惯,是不是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些比上一个好中学更重要。

案例3: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想法,就是做公益事情,后来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没有能够去一些公益团体,这个事情一直是我的一个遗憾。后来听课的时候,老师说了一句:“商业是最大的公益。”一下子豁然开朗,除了去公益团体,公益的范围,或者说助人的范围可以更广阔些,例如,做职业咨询也是一种助人方式,同时,也会促进自己的成长;日常中,对周围的人多一个微笑,多一句暖心的话,都可以实现自己助人的目的;自己活好,不给家人添麻烦,也是在助人。凡事必有三种解决办法。有了这个信念,不纠结于非要去做公益的事情了。

案例1:觉得这句话对于我来说,最经典的就是减肥。每天都在叫着自己要减肥,但在行动上没有任何变化,例如,不运动,也不控制饮食,或者调整饮食结构,所以,结果就是继续胖下去。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案例2:前几天,十一的时候,我在家就天天刷美剧,看视频,自己无法控制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在娱乐上。一边和周围的人说我要进步,我要成功,一边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看视频,看综艺,所以,总是在生活边缘挣扎,做的事情没有深度和质量。我儿子看到我这样不能控制自己,就把我的视频软件都加密了,这样我无法打开了,所以这两天的效率高了很多,下班后在家的时间不是在刷视频,而是在参加课程,看书,提高自己了。所以说,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新的做法,才会有不同的结果。

案例3:这几天在跟着永澄老师学习小系统,发现自己的工作习惯有一些很不好。没有把母版做好,所以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重复性的工作上。如果能把流程梳理清晰,这样会提高效率,也会避免很多低级的错误。所以,学习课程的意义,就在于,改变旧的做法,得到新的结果。

案例1:之前对以前的职场经验很沮丧,觉得自己发展的不好,没有留下有价值的东西,现在想做咨询,如果之前自己发展良好的话,对现在自己做咨询非常有帮助,而现在自己发展的不好,对咨询也没有什么帮助。
现在会去努力寻找之前职业中的闪光点,例如,我有大量的招聘经历,筛选简历和预约面试都很有效率,可以快速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适合这个单位。有了之前的工作经历,再结合现在学习的生涯规划的知识,能够互相助益,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职业咨询。

案例2:过去可以是很多年前,也可以就是昨天,如果我总是想着昨天没有做好的地方,不如想想今天如何做的比昨天好一点,每天有一点点进步,时间久了,就会有大的进步。例如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可以说不是很理想,如果我总想着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陷入后悔中,不如我想想如何把今天过好,十一没有了,但2017年还有12周的时间,如果我能把这12周过好,也是很大的收获了。

案例3:想一想,过去的经历还好,只是发展的不好,自己没有遇到过大的伤害,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现在把精力聚焦在自己感兴趣和有价值的事情上面,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想以前的不成功了。

案例1:之前对爱人不是很满意,因为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分歧,因为对待双方家人的一些分歧。现在比以前要好很多,因为看到了他更多好的地方,例如,他愿意陪伴孩子学习,周末去外面听讲座,了解小升初的政策,十一我休息的时候,他就陪伴孩子玩儿和学习,还开共享电动车带我们去看家具,更多看到他对家庭的付出,我的心里是快乐的,如果我总是挑剔他不好的地方,不快乐的是我自己。

案例2:每天多读肯定句,放过自己,就会觉得成功快乐很多,如果自己没有商业头脑,不能赚很多钱,那就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被绑架,苦恼自己为什么不是个大款了。

案例3:今天北京天气不错,上班一路骑车,能看清楚远处的山,觉得心情特别好。如果每天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我们已经拥有的,就不会不快乐了。想想,人为什么会不快乐,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要的太多了,能力又匹配不了,得不到,所以痛苦。如果能少一些欲望,多一些努力和行动,相信没有太多让自己不快乐的事情。

案例1:之前我和爱人争吵,总是集中在那几个固定问题上,例如,他要离开北京,去其他地方发展;他想从单位出来,去打工等。他知道我在乎什么,也知道如何能够伤害到我。时间久了,觉得很没意思,如果我没有那么大的反应,不激烈的反对,他反而不会用同样的痛点去激怒我了。只要我自己放下这些事情,放下对这些事情的期待,他再如何说,如何决定,我都可以接受,也不会给我带来痛苦。

案例2:之前为工作变化的事情很难受,觉得自己一直被边缘化,没有机会做有价值、重要的工作。现在没有那么在意这件事情了,别人怎么对我是我不能控制的,但我做什么样的回应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如果我允许这件事情伤害我,不把它放在心上,那么我就不会受到伤害。
另外,不论安排我做什么工作,只要我把关注点放在做事情本身上,都可以锻炼能力,做出漂亮的结果。

案例3:我一直有个习惯,不是太好,就是工作上有些事情总是等着领导去安排和分配,而不是自己主动去实践。自己还觉得领导不重视自己,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能力。现在想想,自己可以更多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去达到好的结果,而不是等着外力去推动自己。领导没有合乎我心意的具体安排,一种可能是她也不清楚如何安排,一种可能是她没有看到我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自己行动起来去做事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案例1:一直觉得父母给了我很多。虽然小时候家里不富裕,也断过钱,但从来没有让我有任何的担心,外界有一些不好的人和事情,也从来没有让我担心过。感觉爸妈像是一个保护伞,一直让我好好的成长,从来没让不好的东西影响过我。

案例2:很庆幸自己出生在一个这样的家庭。父母都是老师,供我读书,爸爸很爱读书,从小给我读过很多书,我妈妈也给我买过很多书。所以,书籍一直是我的一个伙伴,虽然我有个毛病,喜欢买书,看的少,但现在慢慢在改变,从书里面我获得很多满足和充实的感觉。坦白说,在物质上和同龄人比起来差很多,但没有在物质上很深的匮乏感和焦虑,我想这个和精神上相对充实是有关系的。

案例3:目前没有感觉到父母有什么没有给到我的,说实话,我是感觉父母给的很多,但我自己继承的不好,例如,父亲的爱看书,肯专研,负责任,母亲的勤俭节约,乐观大度等,如果我能做到,都比现在要好很多。

案例1:之前有个信念,就是觉得自己年龄大了 ,来不及了。后来发现,这个信念有问题,是自己的一个借口,是自己不努力,不上进的借口。这个年龄看和谁比,如果和90后比,是大了一些了,但如果和50岁,60岁的人比,还很年轻。把这个自己年龄大了的信念改变,自己的行为也会改变,行为也会更年轻。

案例2:我自己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自己笨。因为小时候我爸爸辅导我物理题,他觉得简单的,我不明白,他就说我笨,别的没记住,就记住我爸说我笨了。所以现在遇到问题,如果有点儿难度,我就会想,我笨,我肯定学不会,最后真的是学不会。因为觉得自己笨,所以减少了深一步的努力,给自己找了一个可以很差劲的借口。笨不笨的先不说,很多事情,自己多去做5分钟,多用一点儿力气,是可以做好的。

案例3:因为自己之前做事情经常虎头蛇尾,所以现在也会觉得自己做不到坚持做完,坚持做好。还没开始做事情,已经预测自己会失败了。抱着这样的心态想必自己是不会达成目标的。
当自己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就会告诉自己,我可以,以前的失败不带表现在和未来也会重蹈腐辙,只要自己把握住行动,就会有好的结果。

案例1:不记得自己最早知道改变的方向是不断向内是在什么时候了,但是还记得那种感觉,自从明白改变的方向是不断向内之后,觉得自己舒服了很多。原来会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希望别人改,但别人不会改,自己就很难受,而明白了要自己改之后,目光放在了自己的身上,反而舒服了很多。
孩子不到一岁的时候,我婆婆曾经来我这里,帮我带孩子,那段经历并不愉快,大家带孩子的观念不一样,矛盾不少,孩子也腹泻了很长时间,小脸儿蜡黄。那段时间很痛苦,我爱人也是站在他母亲那边,不考虑我的感受。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接触弟子规,进而接触佛法,接触传统文化,很认可家庭中的序位的说法,做为晚辈,我没有资格去要求长辈,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这些内容救了我,如果还是从婆婆身上找出路,我相信是不可能的,她不可能改变成我想要的样子,我能做的仅仅是改变自己,向内去寻找办法。

案例2:相信境由心生,我周围的人怎么对我,和我得到什么,完全都是自己的映射。那么如果我想别人对我好,我想得到更多,能做的,就是对别人好,让别人得到更多。然后,我做的也会返回到我自己的身上,所以,不断向内去改变,让自己更好,相信自己的世界也会更好。

案例3:虽然工作很多年了,但回忆自己之前的工作经历,很多和同事、领导起冲突的桥段。反思之后,发现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问题,容易着急,容易不顾方式方法去沟通,造成冲突,事后又后悔。现在要好很多,因为自己有了改变,遇到事情先不着急表达,再想想,这个事情是怎样的,有没有必要那么在意,非要挣个你错我对,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没必要太过较真。

案例1:我们在社会中,都会有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资源,当我们做一件事情不顺利的时候,要自己去负责,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孩子小的时候,爱生病,每次孩子生病我就会和爱人发脾气,埋怨是他没有照顾好孩子,当我把责任推出去的时候,就觉得轻松了很多。但是,我应该自己去负责,看看能不能更好的照顾好孩子。

案例2:刚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总有一个信念,希望遇到一个很棒的直属领导,能够带着我,教我如何更好的工作。但其实,单位聘用我,是希望我自己能够做好工作,没有义务去教我如何更好的工作。如果我希望自己更优秀,应该去寻找其他资源,去学习如何更好的工作。这就是我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案例3:我妈妈和我说过一句我姥姥同她说过的话:“别人对你不好是应该的,别人对你好就应该感恩。”这句话,时不时的我就会想一想,很多事情就想开了。别人没有义务对自己好,如果对自己好,就要抱着感恩的心。不把别人对自己的好当做理所当然,就不会痛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