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RRT)能否实现艾滋病功能性治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恐艾知识局】科普+答疑+检测

关于艾滋病“治愈”的问题,很多人通过后台联系过我,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有:

艾滋病治愈为什么那么难?

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是怎么回事?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RRT)能否实现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

现阶段,全人类针对艾滋病(AIDS)的治疗仍主要依赖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RRT)疗法。HARRT疗法的优势在于其治疗方案相对成熟,风险相对可控。HIV感染者通过长期服药,即可实现控制其体内HIV病毒复制,降低HIV感染的相关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大幅提高感染者存活时间和存活质量的目标。

与此同时,HI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的降低还可以有效减少感染者对外界的传播风险(体内检测不到病毒意味着感染者没有传染性)。但是,单纯采取HARRT疗法又不能彻底清除感染者体内的HIV病毒,也就是无法根治艾滋病,一旦停药,感染者体内被抑制的病毒会在3~4周内迅速“卷土重来”。所以就有了大家上面的疑惑:艾滋病治愈为什么那么难?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是怎么回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RRT)能否实现艾滋病功能性治愈?下面来一一解答。

艾滋病治愈为什么那么难?

HIV感染后“病毒存储库”的问题,一直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点和难点。HIV“病毒储存库”的形成发生在病毒感染的初期(48h~7天),一般短时间内便可能形成。HIV感染“病毒储存库”形成后,HIV病毒主要以整合的形式存在于静息记忆CD4+T淋巴细中,少量存在于幼稚CD4细胞中,这类细胞的特点之一就是“长寿”。

研究认为,被HIV感染的静息记忆CD4+T淋巴细胞可长期保持“沉默”状态,其半衰期比较稳定,可长达44个月,或者更长。同时在感染者体内的部分巨噬细胞 、树突细胞、单核细胞、星形胶质细胞、造血干细胞 、肠道黏膜、生殖道、睾丸、消化道相关淋巴组织等也可存在相应的HIV病毒存储库。

同时,HIV在感染宿主外周免疫系统后,病毒可很快通过血脑屏障(HIV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可跨过血脑屏障)进入到神经中枢系统中,进而感染小胶质细胞形成稳定的中枢感染病灶。在没有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控制下,HIV可以在平均2个月的时间内感染颅脑,在脑脊液中可检出HIV核酸。同时受血脑屏障和颅脑解剖结构的影响,现有的大部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核苷类抗逆转录酶抑制剂除外)血脑屏障通过能力表现均不理想,这就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HIV病毒复制很难被彻底清除。

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是怎么回事?

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并不等同于彻底治愈艾滋病,HIV感染功能性治愈是指停止治疗后“携带者”可长期自行控制体内的HIV复制,维持体内CD4+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正常,保障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而艾滋病的彻底治愈意味着HIV感染者体内病毒已经被完全清除。

实现功能性治愈后,HIV“携带者”虽然可能携带HIV,但是其外周血中的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无传播性),也没有典型的病理特征(无症状),除了要定期“检测”外,基本等同于“正常人”。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RRT)能否实现艾滋病功能性治愈?

HARRT疗法无法实现艾滋病治愈的原因就在于有“HIV病毒储存库”问题的存在,HIV感染人体后,一旦HIV病毒存储库形成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已经“潜伏”到宿主细胞的HIV病毒就无能为力了。目前,针对所有的HIV感染“早发现、早治疗,无论CD4水平多少,均可接受抗病毒治疗”是缩小HIV“病毒储存库”规模,维持有效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最大限度的保留人体各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shock and kill”策略,也就是病毒激活并杀死策略。人们最开始想到,HIV感染治愈的难点在于潜伏的“病毒储存库”,那么可通过一些手段实现HIV“非正常”激活,让HARRT治疗药物和人体免疫系统可以重新找到HIV病毒,并最终合力杀死病毒。目前,美国FDA也已经批准了几种“潜伏激活剂”上市,对于特定“部位”,特定“功能”的宿主细胞潜伏HIV激活取得了一定成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方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结合“shock and kill”策略很有希望实现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