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5:读《蒋勋说宋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在出游的这几天,最常看的一本书就是蒋勋先生的《蒋勋说宋词》,我不止一次表达过对于他的文字的喜欢。因为我觉得在他的文字里,总是透露着对于生命的包容和柔软,同时又不乏理性与力量。我觉得他总是可以从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给予我们看待事情的启发。

关于人生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其实对于这三重境界,一直没有找到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解读,但是在这本书里,看到了蒋勋先生对于它的解读,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蒋勋先生说:

第一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从现实上来说,“昨夜西风凋碧树”就是昨天晚上因为一阵西风吹起,绿色的树叶纷纷掉落,繁密的遮掩不见了,所以“独上高楼”后可以“望尽天涯路”(当然也有“望断天涯路”的说法),可以看到很遥远的路。对于创作者来讲,这个句子只是一个画面,可是王国维将它引申为人生的第一个境界。活在繁华当中时,其实很难对生命有所领悟,对生命的领悟常常开始于繁华下落的那个时刻,就是我们曾经讲过的“颓废”。这个“颓废”不是世俗所讲的颓废,而是有很高的反省和自我沉淀的意义在里面。如果你一直在春天和夏天的话,你就没有机会去留恋春天和夏天,你留恋春天和夏天是因为春天和夏天要过去了。“昨夜西风凋碧树”,叶子落下了你才开始有感悟,才对生命有眷恋和珍惜。

看到这个解读,让我最先想到的就是《红楼梦》,人生若没有在经历过一些凋零的情景,没有体会繁华的落寞,其实是不会懂得的曾经拥有的繁华的。我们常常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意识到曾经拥有,在我们拥有的时候,一切都是看不到的,那些存在的快乐与美好,都被自然而然的屏蔽。可是当这个习以为常的自然而然,有一天突然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才会去思考,因为事物的变化又会常常引起情绪的变化,情绪会让带来痛苦。当我们感受痛苦,接受痛苦才会回去反思和珍惜。一句话:人生的思考和觉悟从经历凋谢开始。

王国维认为人生的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你必须痴情,必须像柳永讲的身体越来越瘦(“衣带渐宽”),却一点都不后悔。“为伊”是为一个人,为一个对象;“消得人憔悴”,这是痴情。第二个境界是一个痴迷、执迷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是最长久的,也是最痛苦的。第一个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个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时候非常难堪,非常尴尬,也非常分裂。有人过不了这一关,达不到第三个境界。

当我们经历了第一个境界,开始从凋谢中觉悟,总会不自觉的想着做些什么,而这个觉悟或许能够让我们找到方向,所以会坚定不移,会衣带渐宽。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宽到底,大部分会持续一阵子,又回到原来的轨迹,这是人之本性,人的觉醒也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但是每一次的觉醒和成长,回头看的时候都是在上升的。所以我们会在这个阶段不断的徘徊纠缠,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痴情,每一次都会经历这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王国维认为人生的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几乎要放弃了,因为你“众里寻他千百度”,却怎么找都找不到,已经绝望到不找了,可是“蓦然回首”,他其实就在那里。要找的人或物一直在那儿却看不到,是因为我们太执着了,所以又回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它并没有变。

这就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我们经历了第二个阶段的徘徊纠缠,挣扎迷惘,会苦苦追寻,想要看透,看穿生命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可是最后发现你所追求的外在其实不在外面,而是在自己的本心。这就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愿意干的,不要强加于人,因为别人也不愿意,其实这就是很好的推己及人,我们想知道别人不喜欢什么,只需要问问自己。王阳明倡导的心学,其实最厉害的也是如此,每次打仗前都要写信给敌人,完结敌人的内心,因为他能够了解敌人的内心,而洞察敌人的内心首先是洞察自己的心。舒马赫在自己的著作《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一生》中,也有类似的观点。我越来越觉得其实很多西方理论的研究,慢慢会越来越偏向中国的这些传统的哲学思想。

关于包容

蒋勋先生说:

宋代是一个最懂得融合的时代。所谓融合,意思是说过去总要分你是佛家,他是道家,我是儒家(像杜甫是儒家,所以是“诗圣”,李白比较接近老庄,所以是“诗仙”;而王维比较接近佛教,所以是“诗佛”),可是宋朝时这种界限越发模糊。文人们身上有一种豁达,可以在上朝的时候扮演一个儒家的角色,下朝的时候又是另外的样子——你看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关系,他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这是一种成熟,也是一种智慧。你会发现其实身体里有很多个“我”,可是当你决定哪一个是真正的“我”的时候,对其他的“我”就开始排斥了,然后自己和自己打仗,纠缠不清,我们姑且称之为“分裂”。可是“分裂”其实是和解的开始,也是圆融的开始。当你发现你的“A”和你的“B”、你的“C”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话的时候,那大概会是很愉快的体验。

我想,或许这就是文学的力量。能够给人最大的觉醒和包容。我们能够在文学中找到那么多个不同的自己,然后让不同形态下的自己与自己对话。

最后,我想分享一些那些让我感动的句子:

1、宋朝是可以静观万物的,静观万物是因为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信心,可以看到生命来来去去;你有更大的包容,不去做比较和分辨。

2、你在生命里也常常处于“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之间,有许多的生命和你发生“无可奈何”的关系,大概是要结束了,缘分已尽;然而又有很多生命和你开始新的“似曾相识”的喜悦和快乐,所以它是生命的两个状态。你会觉得自己永远活在“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之间:有很多无奈,比如亲人的去世,朋友的告别,以及青春的消逝;同时又有“似曾相识”的新事物在涌现,因为它还是在循环。生命并没有因为前面的“无可奈何”而掉落到沮丧和绝望当中,“似曾相识”挽回了对生命里面的冀望的熟悉的感觉,我称它为一种“体温”。“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一种体温,使你感觉到你所接触的“新事物”和“新生命”不是第一次认识的。“无可奈何”是非循环性的,但“似曾相识”是循环性的,这个时候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循环性凸显出来。

3、我们往往不能在自己的生命里去发展一些真性情的东西,有时候我们会很害怕,所以总是写一些很伟大的题目,而伟大的题目有时候会伤害私情,让你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内在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

4、“无可奈何花落去”比较平淡,而“泪眼问花花不语”很深情。含着眼泪去问花,可是花也没有回答,最后的结论是“乱红飞过秋千去”。那些随风飘散的落花翻过高高的秋千架飞走了。从这样的句子里,我们可以大体看到北宋这一代知识分子内心保留着的幻灭情绪。我不觉得这幻灭有什么不好,我上面也提到过,有权力和财富的人少掉这个部分会是粗鄙不堪的。正是在权力和财富当中,他感觉到生命本质的无常,他才会有宽容。 我非常不赞成很多人说读这样的东西会使人消极、悲观,我从中看到了生命的本相:花是会凋零的,春天是会过完的。在了解这个本相以后,生命仍有执着,以泪眼问花,它会变成一种深情,而这大概也是宋代知识分子最迷人的部分。我们今天大概很难去要求拥有像欧阳修这样身份的人写出“泪眼问花花不语”那样深情的句子来。

5、人生的豁达,人生的从容,大概都来自于不必非去坚持非此即彼,来自能够悠游于生命的变化里,耐心地看待某一段时间中我们还没有发现的意义。聚和散是变化,花开花谢是变化,月圆月缺是变化,可是在我们不知道变化的真正意义的时候,会沮丧、感伤,甚至绝望。如果知道它是一个自然过程,为什么还要去感伤呢?这个时候,人就会用一种很豁达的心境去看待这些事物。

我想,它们会让我动容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让我感受到生命中存在的包容,我们普遍欣赏接受快乐,但是并不乐见悲伤,甚至将其视为邪恶。

但是在这里,我看到了它存在的意义,人因为可以有私情(自己内心的情感),才有真性情,敢于流露自己的真性情才是完整的人。本来我们都可以是,只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普遍带着面具生活的时代,标榜成熟的大人的时代,让真性情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只有当我们能够真正的去经历生命中的凋谢,感受它带来的变化,洞察变化的真正意义,这样才能感受到沮丧、感伤、甚至绝望存在的意义,进而明白这是人生的必经之旅,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所处的从容和豁达,我想才是真实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