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淮阴县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11-11
淮阴(清河)县治在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之前,除1274-1324年之间 在大清口(今袁集桂塘)之外,将近两千年一直在码头镇境内甘罗城、淮阴故城、八里庄、小清口西北(今旧县)之间迁来迁去。《淮阴县志》在“县治变迁”中记载:“天历元年(1328 年),……迁县城于小 清口(今码头镇旧县村),……。后又因水患和战乱,于清初复迁县城于甘罗城。至清康熙年 间(1662-1722年),县城屡遭水患。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苏巡抚陈宏谋疏请移治,获准后迁县治于清江浦。”《淮阴县志》在“建置”、“沿革”中记载:“明至清乾隆二十 七年(1762年),淮阴县的体制和元时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当年山阳之古淮阴地多割并 入清河县,县隶属淮安府”。由此看来,当时的清河县治是由甘罗城迁往清江浦的。
  因工作需要,五月(2003年)下旬潜心研读《光绪丙子清河县志》不禁疑窦渐生。志中的《旧县四境图》、《新县四境图》引人入胜,始知“旧县”之名来自于“新县”之起。“沿革”中记载 :“天历中又移治小清口之西北,东去淮阴城十里,今所称旧县者也,明因元旧,崇祯末迁 治甘罗城。本朝(指清朝)因之,康熙中屡圯于水。乾隆二十六年,江苏巡抚陈宏谋疏请移治山阳之清江浦,而割山阳近浦十余乡并入清河,是为新县治”(原文繁体无标点)。由此看来 ,《淮阴县志》中的记载大体来源于此。而《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建置”中又这样记载: “天历元年……再迁小清口之西北……明季之乱再徙甘罗城,不久复旧。国朝康熙中,河屡决、县益下,垒土为堤,官署仓库从上视若井,岁水大至,公私忧。谋迁于渔沟及罗家荒,议皆格,不果行。乾隆二十五年(时间不一致,实为乾隆二十五年上疏,二十六年移治), 江苏巡抚陈宏谋疏请移治山阳之清江浦。 ”此处迁治之因记载甚详。而“不久复旧”四字不可忽视,应当是又从甘罗城迁回小清口之 西北。而再议迁治,应当是从小清口之西北迁往清江浦。因有新县城才将原址称为旧县,所以《光绪丙子清河县志》从“图说”到“建置”都用“旧县”、“新县”加以表述。而且从 “建置”中可以看出,迁治之后,还有不少公署仍然设在“旧县”。
  考证基本释疑,毕竟还不放心,再广泛涉猎史料,《淮阴县志》“大事记”中豁然载有: “崇祯元年(1628)年,清河县治迁码头镇北一里之甘罗城”。“顺治三年(1646年),清河县 治迁小清口,隶属淮安府”。真相终于大白。
  综上所述,淮阴(清河)县治是从今码头镇的“旧县”迁到清江浦的。由此推而广之,综合各方面的资料详加考证,列成《淮阴县(清河县)治所变更概览表》,使淮阴县(清河县)治所变更情况一览概知。

参考资料:找的

第2个回答  2012-11-11
汉末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先后为广陵郡、南兖州、北兖州、淮州及寿张县治所,南宋末更名清河县,民国3年(1914)复名淮阴县。1950年,清江市从淮阴县划出。1958年~1964年,清江市与淮阴县合并,成立地级淮阴市。1964年10月,再次分置为淮阴县和清江市。2001年初,淮阴县撤县设区,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区政府所在地王营镇。截至2004年末,全区面积1264平方公里,辖14个镇、7个乡、259个行政村(居委会)、2026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260398户,常住人口87.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89万人。
  淮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方,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先秦时期,淮阴是徐文化的中心地域,地处淮河(古淮河自南而来,今杨庄以东废黄河是其入海通道)南岸,旧以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因此名为淮阴。 据《禹贡》记载,夏代,淮阴以淮河为界,分属徐、扬二州之域。商周史籍称为东夷、淮夷之地。
  春秋末,属吴。吴被灭后属越。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国屡侵泗水流域,淮阴归属时越时楚,后来终属楚。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始设淮阴县,属泗水郡(一说属东海郡,也称郯郡),淮阴县治所设在今淮安市楚州区。西汉初,分出淮阴县西南地域置富陵县(今洪泽湖内和洪泽、盱眙的部分地区)。高祖六年 (前201年),封韩信为淮阴侯,淮阴为其封邑。十一年,韩信被杀,淮阴侯国取消,仍称淮阴县。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淮阴、富陵为其属县。
  王莽篡汉,改淮阴为嘉信,并改临淮郡为淮平郡。
  东汉初并临淮郡入东海郡,淮阴县属之,且撤富陵县,其地入淮阴县,永平十五年(公元7 2年)分临淮郡故地立下邳国。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国名废除,仍为临淮郡,淮阴属之。
  三国时属魏,魏承汉制,没有变更。
  晋武帝初,仍属临淮郡。太康三年(282年),移广陵郡治于淮阴,至晋元帝渡江,广陵郡 移去,其间共三十四年。
  东晋以征北、镇北将军,青兖二州刺史或徐州刺史镇淮阴,淮阴遂为重镇。永和八年(352 年),荀羡以北中郎将徐州刺史镇守淮阴。他认为淮阴旧镇“地形都要,水陆交通,易以观 衅,沃野有开殖之利,方舟运漕”,却“无地屯兵”,因而在秦汉故城(即甘罗城)之南一里 许,营造新的城池(后来的淮阴故城,今码头镇附近),自此淮阴为南朝国防要地。
  南朝刘宋泰始三年(467年)淮河之北被北朝占领,刘宋于淮阴侨置兖州镇,七年(471年), 改称北兖州。
  萧齐建元四年(482年),兖州镇移去。永明七年(489年)复立东平郡于淮阴,领寿张、淮安二县。
  梁改为淮州,郡治淮阴故城,县改称怀恩。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以萧弄璋为北兖州刺 史,州民发兵拒之,于是淮阴复称北兖州。侯景派直阁将军羊海帮助萧弄璋,羊海带着队伍投降东魏。东魏踞淮阴,仍称淮州郡怀恩县。
  陈太建五年(573年),吴明彻伐齐,十一月,淮阴城降陈。九年(577年初),没于后周, 恢复县名为寿张。再立东平郡,和萧齐时一样。
  隋初,复为淮阴郡,不久废淮阴郡为淮阴县。大业初(605年),并淮阴于山阳(今楚州区) ,山阳兼并淮阴从这时开始。
  唐武德初年,恢复淮阴县建置。武德七年(624年),淮阴第二次并入山阳县;乾封二年(66 7年),淮阴又从山阳划出恢复县建置。
  五代至北宋时,依旧称淮阴县。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划出淮阴县西境置吴城县,三年后又复归淮阴县。绍兴五年(113 5年),废县为镇;后一年复为县。金皇统元年(1141年),宋奉表割地与金和,约以淮水中流为界,于是淮阴县淮河以北的地方(吴城镇、金城镇)都割给了金人。
  金以吴城镇(沿淮北岸一线)隶临淮,金城镇(淮河北岸北部地区)隶涟水。南宋也在嘉定七 年(1214年),将淮阴县治所迁徙到八里庄(《光绪丙子清 河县志》疑为韩信城)。其后十七年,金正大八年(1231年),南宋淮阴降金,改为镇淮府,次年,即为南宋江淮安抚制置使赵善湘收复(淮阴自秦设县至南宋,县治均在淮河南岸—— 今码头镇境内或附近)。
  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首次设置清河县,属清河军。1274年,淮东制置使李庭芝迁县城 于大清口(也称泗口,约今袁集乡桂塘村),同时(或前后),划出原淮阴县东境及其他地域,置新城县。清河县建立3年(迁县城后仅2年),地入于元。
  元初,清河、淮阴、新城三县并置,撤销清河军,以县属淮安路录事司。至元二十年(128 3年),并淮阴入山阳,淮阴于是四入山阳,而清河因为后成立而独自存在。元泰定元年(132 4年)黄河决口,大清口县城被毁,县尹耶律不花迁清河县城于甘罗城,清河始得淮阴故地而 县境及 于淮水之南。天历元年(1328年)县尹达鲁花赤哈麻又因甘罗城地僻水恶,居民甚少,迁县城于小清口之西北。离淮阴故城十里远,开始没有城墙,后来因战事需要,筑有东西北三面城 墙(南面临河),边长3.5公里(今码头旧县)。
  明初,清河县城仍在小清口西北(今码头旧县),嘉靖年间,大清口淤塞,黄河全经小清口 入淮,县城水患深重。直到崇桢元年(1628年),因水患和战乱并起,复迁治甘罗城。
  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河县治仍迁小清口西北(今码头旧县),隶属淮安府。康熙中, 县城屡圮于水。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苏巡抚陈宏谋上疏请求移治,获准后于次年迁至山阳的清江浦,而割山阳靠近清江浦十余乡并入清河,清江浦成为清河县的新县治,除南界棠 泾(今周桥)、青州涧 (今氵义河),仍属山阳外,古淮阴之地全部归清河县所有。[清江浦,原属山阳(今楚州区)管辖。宋时乔维岳开河叫沙河,以避淮水山阳湾之险,后淤塞 。明永乐六年(1408年),平江伯陈王宣利用旧河,开渠造闸, 改其名为清江浦,其后便成地名,河则称里运河,成为南北孔道,漕运咽喉,在明、清两 代设官驻守。自清河(淮阴)县治搬此后,市镇日益繁荣,除在城内有几条东西、南北街道外,在东 门外有花街,河北有十里长街,均为商业经营地。清江浦在清同治前就先筑有土圩城墙,后 于同治三年(1864年)漕运总督吴棠始建砖城。东西稍长,南北略狭,其周长1273丈6尺5寸(4 203米),高1丈8尺(5.9米)。北倚运河,东、西、南各就洼地挖沟垒土为基,用洪泽湖大堤 上拆来的砖石砌成。从同治三年春天开始,到次年秋天建成,用白银12万多两,有城门4座, 东门叫安澜,西门叫登稼,南门叫迎薰,北门叫拱宸。东北有小水门。东西城下有水关,通 城内文渠。四角各筑有炮台一座。这里先后设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河道库、淮扬道、清军同知、淮扬镇总兵、淮安府同知、江淮巡抚、江北提督等二三十个官署,名扬全国。
  民国初,废淮安府,县直属江苏省,民国3年(1914年),清河县复称淮阴县(与河北省清 河县同名之故)。仍设治于清江浦。并设淮扬镇守使衙门、淮扬道伊衙门于此,淮阴为其属县。民国16年(1927年)撤道,民国21年(1932年)设淮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清江浦,淮阴县 为其管辖。民国26年(1937年)底,日军入侵江南,江苏省政府迁避于此。民国28年(1939年) 3月1日,日军侵占清江,江苏省政府迁至淮东,淮阴县政府在县内农村活动至民国32年。民 国29年(1940年),中 国 共 产 党 淮阴抗日民主政府在县境北乡花庄成立。民国34年(1945年)8 月,抗日战争胜利。9月,新四军解放淮阴城,取清江浦简 称成立清江市,农村仍为淮阴县。不久,苏皖边区政府成立,驻扎清江。清江市、淮阴县为 其所属。民国35年(1946年)9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清江,其淮阴县政府、淮阴专员公署均设于此;中国共产党政府机关撤出清江市活动于北乡农村。
  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淮阴城,城区与淮安合并为两淮市,市府驻清江浦。农村为淮阴县。1951年1月,县城从淮阴县划出,单列为清江市,淮阴县政府搬迁至王营镇,因前进街太窄,在西马路口西北角(现市一院北宿舍区内)设署办公(时为草屋)。
  1958年8月,淮阴县与清江市再次合并,成立淮阴市。1964年10月,市县再次分置为淮阴县和清江市,但淮阴县政府仍驻 清江博古路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内。1972年淮阴县政府迁至王营镇北京路73号。1948年 —1983年, 淮阴县(市)均隶属于淮阴专员公署。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淮阴地区专员公署,设立淮阴市,淮阴县为其所属。
  2001年元月1日,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淮阴县更名 为淮安市淮阴区,辖区不变。
  
朝代年代名称治所 现地名变更原因秦前223年淮阴县甘罗城码头镇境内秦灭楚、置县东晋352年淮阴县淮阴故城码头镇境内荀羡筑城屯兵南宋1214年淮阴县八里庄码头镇境内南宋割地于金金1231年镇淮府八里庄码头镇境内南宋淮阴降金南宋1232年淮阴县淮阴故城码头镇境内赵善湘收复淮阴南宋1273年清河县大清口码头镇境内首次设置清河县南宋1274年清河县
袁集桂塘李庭芝筑县城元1324年清河县甘罗城码头镇境内黄河决口、大清口县城被毁元1328年清河县小清口西北码头镇旧县甘罗城地僻水恶、居民甚少明1628年清河县甘罗城码头镇境内水患、战乱清1646年清河县小清口西北码头镇境内清初治安清1761年清河县清江浦清浦区康熙中屡圯于水陈宏谋上疏请求移治民国1914年淮阴县清江浦清浦区与河北省清河县同名建国后1951年淮阴县王营镇王营镇清江市单列建国后1958年淮阴市博古路苏皖边区政府旧址 淮阴县与清江市合并建国后1972年淮阴县王营镇王营镇北京路73号王营镇由清江市划归淮阴县建国后2001年淮阴区王营镇长江东路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
历史上淮阴县的地域
  秦代淮阴县境大约相当于今日:淮安区为中心加淮安市区(清河、清浦)外加淮阴区的张福河废黄河附近及其以南部分、洪泽大部分,以及宝应县部分。
历史人物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楚州区码头镇)人。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跨下之辱”。
特色乡镇 
吴城镇位于淮阴区域西南部,距淮安市区约30公里,东与南陈集、码头镇相连,南与韩桥乡接壤,距洪泽湖约10公里,西与宿迁市泗阳县交界,北傍京杭大运河,与凌桥乡隔河相望。是著名艺术大师吴昌硕、吴健故乡,全镇共辖10个行政村,72 个村民小组,社会总人口33000余人,8000余户。全镇总面积51平方公里,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2.5~19.23米之间,可耕地面积40000余亩,其中:沙土、粘土各半。
  公元569年,南朝陈国大将军吴明彻与北齐对抗筑吴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析淮阴县置吴城县,3年后撤销。旧址在今吴城街。后城毁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黄河决口。数年后,县内大兴庄吴姓绅士应官诏来此开荒,此后,逃荒百姓纷纷来附而渐成集市。至清光绪二年(1876年)建吴城镇,时隶属于清河县。民国时期,为淮阴县第二区所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曾在此建立吴集区公所,属淮泗县。建国初,淮泗县撤销,吴集归淮阴县所属。是时,吴集区下辖联泗、五合、美龙、五联、河头、陈集、梨园、旧县、玉坝、兴庄共10个小乡。1950年下半年,陈集、梨园二乡划入陈集区,旧县、玉坝二乡和兴庄部分村划入城南区。1957年撤区并乡时称吴集乡,下辖头庄、联泗、河滩、吴集、五合、美龙、河头、沙河、五联、洼东共10个高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称吴集公社。不久,因县内有个北吴集公社,为区分起见,将位于运河南的吴集公社冠以“南”字,遂成南吴集名。1983年社改乡制时,称南吴集乡。1987年,全乡辖南吴集、南圩、更生、淮泗、集西、堡工、黄河、河滩、头庄、二庄、运河、联泗、陶庄、小河北、头堡、果林场、农科队共17个村,128个组,6120户,30440人,其中回民34人。2001年5月区划调整和并村联组,南吴集乡更名为吴城镇,17个村合并为现在的10个村。追问

谢谢 但是我想要那边叫淮阴县志的书,不知道哪里能读到

追答

当地的档案馆查得到。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