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要把《李秀成自述》的五万字删到三万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2


天京城破,李秀成力保幼天王突出重围,终君臣失散,自己筋疲力尽,失路被擒。

曾国藩将李秀成困锁在一个狭小的铁笼中,仅仅经过七天短暂的审讯,就将之凌迟处死。

处死了李秀成,曾国藩将一份声称为李秀成写的《自述》整理誊抄、上交给了军机处,自己保留了李秀成亲笔所书的底稿。

曾国藩整理誊抄、上交给军机处的誊抄文本后来由九如堂刊刻行世。

从此,这份《自述》为后来的历史工作者留下了一份至为宝贵的太平天国研究资料。

但围绕这份《自述》,历史学界曾掀起过一场轩然大波,各路专家争论不息,至今尚无定论。

首先,争论的焦点之一是:《自述》到底是李秀成本人所作还是曾国藩或曾国藩托别人编写的伪作。

怀疑《自述》作伪者认为,李秀成被捕后,先是受到了严刑拷打,浑身带伤,时值盛夏酷暑,要在匍匐在方寸囚笼中写下了这洋洋数万言的《自述》,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这份《自述》,包括原稿、誊抄稿,根本就是曾国藩与其手下幕僚一手炮制出来的。

1956年,年子敏先生发表了《关于真伪问题商榷》,直言不讳莫:《自传原稿》是曾国藩等人伪造的赝品,因为李秀成是天京保卫战的总指挥,在天京被攻陷以前,日夜督战,疲惫已极。天京即将陷落时,又率队保护幼天王突围,其饥疲困倦是可想而知的。被捕后,又被曾国荃“遍刺以锥,流血如注”,然后关押在囚牢之中。时值盛夏,囚牢里蒸溽难当。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程度不高的李秀成还每天用毛笔写七千字,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忠王自传原稿>

但是,经过专家们轮番辩论,基本已达成共识:这份《自述》的确是李秀成在牢笼中所作。

理由如下:

1、 从内容看,原稿将金田起义到天京陷落这14年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都描述得非常清楚,很难想象会是曾国藩平白捏造的。


2、 在行文过程中,诸多称谓上多遵循太平天国的制度,也非曾国藩所能知道的。

3、 从词句来看,李秀成是农民、雇农出身,文化水平不高,虽然在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得到一些锻炼,但他的自传,仍然文笔不甚通顺,而且错误字连篇,正体现了他的本色,不大可能是曾国藩等人伪造出来的。

4、 里面用了很多李秀成家乡的方言,也决非曾国藩等人所能伪造出来的。

5、 从情理上讲,曾国藩为了保全自己的名位,必然有很多顾虑,他无此胆量伪造供词,以犯欺君之罪。而且清朝督抚和统兵大员,不是一手遮天,为所欲为,而是督、抚、提、镇、蕃、皋互相监督,如果他敢于丢掉李秀成原供而另行伪造假供,定然要被泄露,而致重谴。

其次,李秀成以非常之人奋非常之志在囚笼中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写下了自称五万多字的《自述》,但九如堂刻本刊行的《李秀成自述》只有二万多字,这就说明曾国藩在李秀成的亲笔原稿基础上删减了近两万字,那么,这两万字到底都是些什么内容呢?


为此,史学界又是一番争论,猜测不断,臆想联翩。

很多史学家认为,曾国藩要大刀阔斧地删改李秀成自述,必有不可告人之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猜测就是,李秀成可能在原稿里劝曾国藩反清登基做皇帝。

著名的史学家孟森就猜测,李秀成“可能以种族之见动曾,其时汉人已握实力,不无动以取而代之说”。

陈寅恪也怀疑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除此之外,也涉及李秀成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等诸多问题。

可是,那份被曾国藩私下保留了下来原稿已深藏曾家密室,由曾国藩的后人保管,秘不示人。

有什么办法能取到原稿一观呢?

1944年,在广西通志馆工作的吕集义先生最先沉不住气,千里迢迢来到湖南湘乡曾国藩老家,强烈要求曾国藩后人把李秀成原稿拿出来与刊行本对照。

曾氏后人左右推托,不肯出示。

吕集义抱定必得之志而来,态度坚决,赖在曾家不走。

双方僵持了数天,最终,曾氏兄弟姐妹几个败下阵来。他们反复商议,同意把李秀成原稿这个祖传秘宝搬了出来,但是有个条件,只许在曾家藏书楼里看,不能带走。


吕集义惊喜若狂,连续两天对照着刊行本进行紧张的补抄、改正。

在工作时,“曾氏兄弟轮流守在桌旁,跬步不离;每当休息、吃饭,则必将原稿携入内室,扃之匣笥,护惜有逾珍宝”。抄补完毕后,吕集义还拍摄了稿本的照片14页带了回来。

两下一对照:九如堂刻本原有27000多字,原稿是33000多字。

吕集义把补抄上的5000多字,合计33000多字,出版了《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校补本》。

但是,不对,还存在问题!

李秀成明明说写下了五万多字,这三万三千多字还是不合啊。

于是,曾家人给吕集义出示的《自述》是否真原稿呢?这件事就很值得怀疑了。

钱远镕、罗尔纲等人根据吕氏的校补本和这14张照片,从笔迹和内容两方面作鉴定,最终鉴别结果是:曾家所藏的“原稿”是真品,曾国藩除了在某些地方进行了涂改删节,还直接从某个地方抽毁了一万多字。


不久,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干脆把吕集义曾经看过的那份“自述原稿”(以下简称“原稿”)拿出来影印,公诸于世,说是让史学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原稿”的全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