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栏作家的路跑终极指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8

在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类必须在大草原上追逐羚羊追个半死,一天的食物才有着落。但在21世纪的今日,我们不再需要仰赖跑步来维持生命——除非你身在电影场景中,就算穿着高跟鞋还是要死命的跑给恐龙追——跑步成了一种选择,而每周有近三千万的美国人选择这样的运动方式,现在不妨来看看美国一些知名专栏作家们怎样描述跑步这件事。

该为何而跑?跑步专家建议你: 打破办公室牢笼,勇敢跑出本色!

但,我们为何而跑呢? 「因为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站在我身旁的约翰.瑞提博士(Dr. John Ratey)说,「我想你应该...」 「等一下,」我想起了电影《派特的幸福剧本》,剧中患有躁郁症的男主角,套著垃圾袋跑步的情节,「我可没有ADHD喔。」 我与博士对看了半晌,突然意识到:他可是著名的哈佛大学临床心理专家,还写了好几本脑神经科学的畅销书,而我只不过是一个学生时代常被老师叫到走廊罚站的鲁蛇(而且罚站到一半跑去福利社买热狗吃从来没被发现过),我好像不该这样质疑他的专业。 「别担心,我不是在诊断你,」博士说。他没必要这么做,因为我开始懂他的意思了。 跑步让你的注意力更集中 我在撰写《天生就会跑(Born to Run)》的头九个月里,从清晨五点半就在书桌前埋首奋斗,直到天黑,哪里都不去。但后来我真的受不了,推翻这个超枯燥乏味,又效率低落的书写计画,开始随处乱「跑」乱晃(当然也要敷衍隔壁老王还有对面阿婆的各种闲话家常)。在我每周的行程表中,唯一不变的,是和老婆在每周二早上去爬健行步道。 在外「跑路」整天充充电,回家吃饱晚餐后,我才终于回到书桌前开始写作。这倒是奏效了,写作的状态跟效率都远比过去的方法来得好,跑步训练出的集中注意力,让我每天都有稳定的篇幅进展。 后来想想,其实这并不是我有多聪明想出这个办法,而是海军陆战队退役的爸爸传给我的无形资产。他从韩战战场退役后,早上打工、晚上上课,彻夜苦读取得了法律学位,并考上律师执照。当他成为一位执业律师后,每天早上破晓前,他都会套上经典的黑色帆布球鞋,在附近街口跑上至少半个小时。 只是每天跑步还不够,他还发明了一套不比蛙人操轻松的训练方法,让他越跑越远:每个月设定好每日应跑里程数,然后在礼拜天跑上两倍的里程。例如:四月每天应该要跑四公里,那四月的礼拜天就要跑八公里;五月每天五公里,五月的礼拜天就是十公里。以此类推,十月的礼拜天,他就会跑上一趟半马。全年无休,永远忠诚。 不为「纪律」 只为「自我」 我小时候一直认为他是纪律的铁人,直到我跟随他的脚步后才发现,他这么做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冷冰死板的「纪律」,而是为了在脱下西装皮鞋后,孑然裸身、奔向原始本性的时刻。 连动物关在动物园里都会脾气暴躁、饮食失调,甚至性功能障碍了,更何况是人类呢?其实现代社会造设了太多的「牢笼」,让我们自困其中而不自觉。这些「牢笼」已经让现代人付出太多身、心、灵的代价了。 说到底,我们为何而跑?我想答案已经很清楚了。能像我爸一样,想办法打开办公室的「牢笼」,才能真正跑出自我本色。 撰文/克里斯多福.麦杜格(Christopher McDougall)

缺乏跑步动力吗?那就养只狗吧!

「能不跑步、就不跑步」是我一向的坚持,就跟「就算只是到巷口买饮料也要骑机车」还有「反正只要加了辣椒酱什么都好吃」一样坚持。 不过,因为我的贝蒂宝贝,让我打破了「不跑步」的坚持。在我们刚开始的几个月里,贝蒂总是容易满足,在陪伴她之余,我还能轻松地过著原来的生活。但半年过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贝蒂越来越食髓知味,让我们的同居生活开始发生一些变化。喔不,是剧烈的变化。 你知道吗?贝蒂会在一大清早拉开我房间的窗帘,让早晨美好的阳光晒醒我,逼我穿上运动鞋(其实是我老婆的,我可没这种玩意)和她出去走走。她完全无视我的气喘嘘嘘,自顾自地在我面前跳上跳下,我看着她水汪汪大眼冒出的光芒,心想:拜托!让你躺在我身上看电影都没这么兴奋! 这是三个月前的我们。我和贝蒂慢慢磨合,多少找到了一些平衡,有些时间陪她,有些时间留给老婆大人,有些时间让我独处。我会在街坊邻居都还没醒的早晨牵着贝蒂,一起到街角的公园晃一圈。但我不得不承认,我有点习惯了陪伴贝蒂的时光,希望老婆大人不要吃醋。 现在,反而是我会拿着遛狗绳,在门口看着贝蒂,挑起眉头问她:「贝蒂宝贝,要不要出去上厕所啊?」 撰文/乔纳.欧格斯(Jonah Oes)

©Ian Allen/Outside Magazine

跑步拯救了厌食少女濒临崩毁的人生!

我是个舞者,保持身型不只让我的舞姿更曼妙,我也相信这能让我在比赛中表现得更杰出。那时的我总觉得只要越瘦就会越强,所以我严格控管每一分进到我身体里的卡路里,甚至到了抗拒进食的程度。直到大二那年,我的体重跌破40公斤。我不再是那个活力四射、乐观进取的女孩,只剩下一具苍白虚弱的躯壳。我不但无法控制我的饮食失调,更无法控制逐渐崩毁的人际关系。我越来越瘦,非但没有越来越强,却只有越来越孤单。 问问你身边爱跑步的朋友,一定会有人告诉你:跑步不只是一种嗜好,更是一帖自我治疗的天然良方。超马跑者 Rob Krar 用跑步来控制他的抑郁症,而他的好战友 Timmy Olson,更因此从酗酒嗑药的深渊中,跑出全新的人生。当你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一定也有将跑步视为救赎的人们,在外挥汗奔驰著。我则要感谢我爸,让我有了改变的契机。 在我人生(与体重)最低潮的时候,学校保健中心警告我,如果不想办法恢复正常体重,我可能活不过三十岁。那时我爸正迷上超马。每个周末看他和六、七位跑友一起出门穿山越岭,让承诺要增重的我越看越心动。我心想:何不就来跑跑步呢?然而,我的营养师要求我,必须回复到45公斤,才能开始运动。所以我开始努力的吃东西,想办法让自己长点肉出来。 没想到,我开始吃东西之后,好像有了源源不绝的精力。在暑假到来之前,营养师终于同意我买双莱姆绿的跑鞋,让我从学校跑回家。虽然我跑得并不快,距离也不很远,但迈开步伐的自由感,一如想像中的美好。那年夏天,我每天都这样跑步回家。两年后,我报名了我人生的第一场越野赛跑。原本怕我爱上跑步而继续变瘦的爸妈,也都来帮我加油。 你可以说我只是从「追求变更瘦」变成「追逐自由感」,当然某种层面来说是这样没错,但如果能选择的话,每周跑上一百多公里的自由感,总比什么都不吃、「无所食食」每一天来的好吧!跑步让我把生命中最痛苦的部分,转换成美丽的风景,更拯救了我濒临崩毁的人生。当厌食少女摇身变成追风少女,我的生活又重新步入常轨了! 撰文/梅根.布朗(Meaghen Brown)

Meaghen Brown ©Ian Allen/Outside Magazine

跑步不止让你「嗨」,你还能随时停下来

美好的一周,就应该天天都很「嗨」。这周还不赖,意味着我至少「嗨」五天。如果低于这个数字,你八成是看到我都要退避三舍。因为,我只要超过48小时没有「嗨」到,就像现在,我身上就会放射出「乌烟」跟「瘴气」(我前女友说的)。 解「嗨」后,我乐观正面的能量会逐渐被焦虑、阴晴不定、消极所取代。而且时间过得越久,我会开始花越多心思找「嗨」。我常常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如行尸走肉般爬下床,完全无视我的家人往外走。我真的没有办法。我需要绑好鞋带,出门跑一跑。 如果让我「嗨」的是尼古丁、酒精,或者垃圾食物,我绝对会被贴上「瘾君子」的标签。但让我「嗨」的是跑步,听起来够阳光正面清新健康了吧?这样有什么问题吗?话虽如此,我的那些「乌烟」跟「瘴气」真的很像成瘾物质的戒断症状,必须依赖它才能过活了。 不幸的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在2013年更新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将「赌博行为」与其他「药物滥用」并列,纳入成瘾条件之一。这是第一次把「行为」放入名单中。我已经看到,在不久的将来,「 *** 」与「网路」成瘾也会被纳入其中。而「跑步」要名列其中,我想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天啊!这可不行!我一定要阻止它!等一下。为什么我觉得好孤独? (已出门跑步) (半小时过后) 请忽略我上面写的东西。我只想说,这世界真、他、_、的、美、好。跑步也是。我爱你。 撰文/克里斯多夫.凯斯(Christopher Keyes)

©Ian Allen/Outside Magazine

边跑边喝酒?边跑边画画?你没想到的五个路跑理由!

在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类必须在大草原上追逐羚羊追个半死,一天的食物才有着落。但在21世纪的今日,我们不再需要仰赖跑步来维持生命——除非你身在电影场景中,就算穿着高跟鞋还是要死命的跑给恐龙追——跑步成了一种选择,而每周有近三千万的美国人选择这样的运动方式。但,我们为何而跑呢?以下有五个理由: 一,跑步总比塞在车阵中好。 早晨还不太热的时间,是最适合跑步通勤的了。早上醒来或许还有点昏沈,但跑步能让血液循环加快,携带更多氧气到大脑。而且,当你跑步穿越重重车阵,看到塞在路上的驾驶们各个愁眉苦脸,这种 *** 令人感到无比的愉悦。 不过也要先想好,你工作的地点是否有能让你冲澡换装的盥洗设施,如果没有,那就搭捷运或公车,早个一两站下车,多走几步路也是不错的选择。至于跑步,就留给下班后来实行吧!放心跑回家,因为浴室跟干爽的衣服在等着你。 二,跑步时来杯啤酒也不错。 跑步跟啤酒怎么都无法说是天生一对吧?你错了,在许多人眼中可是绝妙组合。 全球各地都有人疯狂迷上这种「边跑边干」的另类路跑。像是「一英哩啤酒跑(Beer Mile)」,从大学生到奥运选手都为之疯狂(目前的纪录保持人是在4分57秒内喝完百威完赛)。「捷兔路跑俱乐部(Hash House Harriers, HHH or H3)」在全球有两千多个分部,他们的标语是:「跑步过量的饮酒社群」。 而这样「边跑边干」的赛跑,也有日耳曼版本,叫做「啤酒桶赛跑(Kastenlauf)」,在奥地利、德国和瑞士十分流行。参加路跑的队伍都由两人组成,他们必须抱着一桶啤酒,并在跑过终点线之前,把里面的啤酒喝个精光。既然喝酒跟跑步都是社交活动,那结合在一起有何不可呢?更何况边跑边喝还能补充水分呢!(并不会好吗?)  【运动星球提醒您:饮酒过量,有碍健康】 三,跑步真的、真的很简单。 你只需要:出发上路,然后开始「跑」。然后依照您的需求,接着重复上一步。 四,跑步当然能够延年益寿。 跑步能减低阿兹海默症的致死率。跑步能帮助掌管记忆的脑细胞生长。跑步能减缓老年心智能衰退。跑步能产生一种消除抑郁症因子的肌肉酶。跑步能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跑步降低45%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跑步让你的膝盖更健康。跑步能降低罹患某些癌症的机率。跑步让你老得慢,晚年还能健步如飞。总的来说,跑步平均可以让你多活五年。 五,跑步也是新兴艺术媒介。 许多路跑app都会记录下你跑过的路径。因此有不少人开始利用这个功能,让「整个城市都是我的涂鸦墙」,试着在城市错综的街道找出一些图案排列,组合成有趣的图案或文字,甚至还有人借此求婚、求职。 其中的翘楚便是路跑艺术家克莱儿·威科夫(Claire Wyckoff)。「像我这种不认真跑步的人,才会想一些有的没有的。」2014年,她在旧金山利用金门公园附近的街道轮廓,画出了一只柯基犬,自此开始创作了超过二十幅路跑画作。其中包括一个鸟笼,纪念已逝影星罗宾·威廉斯。 「边跑边画图让我更投入在跑步这件事情上,」克莱儿说,「而且我会为了完成图案而多跑几公里。」热爱艺术的她,无法接受创作半途而废。「要画出某器官,我不会只画一根棒子,一定要把底部的两颗蛋蛋也完成才行。」 撰文/克里斯多夫.所罗门(Christopher Solomon)

©Ian Allen/Outside Magazine Claire Wyckoff和她跑出来的「人体某器官图」 ©thebolditalic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