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桥,一座城,一个女人,一段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7
北京城东面的通州区有一座古镇,名为张家湾,始建于明代,自古以来就是水旱两路交通要道,是从北京到天津的必经之路,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必经之路。

张家湾南门外有座古桥——萧太后桥。桥最早是木制的,在明代时改为石桥。石桥是在明万历三十一年,也就是1603的正月动工的,到1605十月才竣工。并由万历皇帝赐名为“通运桥”,俗称叫萧太后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 历史 了。

萧太后桥为南北走向,全长约43米,宽约10米,桥下一共有三个石拱券,三个拱券中间的大,两边的小。桥面为平板型,由相互交错的大条石铺成的。桥的两两边设石栏板,每边各有雕刻着狮子的望柱18根。每边的柱头上雕须弥座,座上圆雕狮子,神态各异。因此,此桥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和 历史 价值。

这座桥的命名,还是源于桥下的萧太后河。据相关史料显示,萧太后河是北京最早的人工运河,因辽萧太后主持开挖而得名,最初是为运送军粮所用,后成为皇家漕运的重要航道。实际上,这条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处支流,自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运河一直滋养着两岸的人们。到了辽代,这条河被进行了拓展加工,成为一条漕运的主航道。现在,萧太后河在水利上的应用,主要就是北京南城河朝阳区南部的排水通道了。

北京在辽宋时期划在燕云十六州中。燕云十六州相当于以今天的北京市和山西的大同市为中心,向东至河北省的遵化,西临山西省的神池,往北到达长城,南界天津海河与河北河间、保定及山西繁峙、宁武一线这一片地区。

燕云十六州一直以来都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是中原王朝防止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燕云地区往南便是河北地区,均是平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不过燕云十六州自后晋时期纳入辽国版图之后,后周、北宋王朝都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有一个女人,促成辽宋两国结束多年的征战,给这片土地带来长达百年的和平。

这个女人就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萧绰, 历史 上成就仅次于武则天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萧绰,出生于辽穆宗应历三年(公元953)五月。小名叫做“燕燕”,后世称她为萧燕燕。萧燕燕的父亲叫萧思温,是一位与皇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重臣,萧燕燕的母亲则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女儿,燕国公主耶律吕不古。萧思温饱读书史,他长期担任留守辽南京(今北京)。可以说燕云十六州对于萧燕燕是故乡一样的存在,是她一生的羁绊。

萧燕燕是萧思温三个女儿中最小的一个。辽景宗登基之时,为感激萧思温的拥立之情,加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尚书令等一系列显赫的官职,并封为魏王,还并且征召他的女儿入宫。辽景宗选中老三萧燕燕为皇后。这时的萧燕燕只有十六岁。

萧燕燕刚刚进了宫,就被封为贵妃,仅仅过了两个月,就被正式册封为皇后了。

当时的辽国,经过了前朝辽穆宗十九年的残暴统治之后,国势已日渐衰微。辽景宗非常想励精图治,将国家扶上中兴之路,然而他力不从心。于是,他将希望寄托在了聪慧过人的皇后身上。萧燕燕开始代替景宗治理国家、推行全面的改革。

在景宗的支持下,她得到了尽显才能的机会,也得到了群臣的钦佩和忠诚。不久,也就是萧燕燕十九岁时,她参与到国家政务的处理中。同时还为辽景宗生下了长子耶律隆绪。

在他们十四年的夫妻生活里,萧燕燕不但几乎全权掌握了辽景宗一朝的军政大事,还一共为辽景宗生下了四子三女。

在萧燕燕的努力下,辽国对外的军事日渐强盛,对内的政局经济也步入正轨。辽景宗耶律贤对皇后萧绰的才干也已经非常了解,为了对妻子几年来的辛劳表示回报,他将将妻子的地位提升到和自己等同的程度,并且将此著入法令,使得萧燕燕实际上成为大辽国的女皇。

辽乾亨四年九月(公元982年),35岁的辽景宗在出猎途中病卒,萧燕燕年仅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登基为辽圣宗。这时,萧燕燕摇身一变,就成了萧太后,正式走到前台大展拳脚。

在宋太宗雍熙三年,也就是辽统和四年,公元986年的三月,宋太宗想趁着辽国孤儿寡母,主少国疑之际一雪前耻,不顾辽国对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毅然对辽国发动了大规模的“雍熙北伐”。

萧太后很早就致力于对军事实力的培养。她不但将辽国最出色的将领耶律休哥、萧道宁等人派往与宋相邻的边境镇守,授意他们一切皆以对北宋抵抗用兵为宗旨做各项准备。

北宋一方派出了曹彬、潘美、杨业三路大军前来和辽作战。萧太后以耶律休哥抵御东路宋军曹彬一路,又以耶律斜轸抵御西路宋军潘美、杨业一路,自己则亲自带着韩德让和儿子辽圣宗赶到南京,与耶律休哥协同作战。在这年五月,萧太后亲披戎装上阵,一面率兵在正面与曹彬对阵,一面派耶律休哥包抄宋军后路,阻断水源粮道。终于在五月形成夹攻之势,使得宋军转胜为败,死伤惨重,竟致于使得易州之东的沙河被尸体所堵塞。曹彬所部的大败,影响到了原本一路取胜的另两路宋军。萧太后因此得以腾出兵力,转向西路宋军。辽帝和太后亲征大胜的消息,鼓舞了辽军的士气,而宋太宗连忙下令全线撤退。撤退的消息则更影响了宋军的士气,使西路军一路连吃败仗。

西路宋军终于退至代县一带。宋名将杨业审时度势,认为辽军势头正劲,不能硬拼,再者皇帝已下令撤退,也应该暂避其锋芒。然而同率西路军的潘美和监军王侁逼着杨业去和辽军硬拼,身经百战的杨业不堪受辱,负气进攻朔州。结果正中了萧太后所设的圈套,陷入了辽军的埋伏之中。当杨业按事先的约定,退至陈家谷口之时,却没有援兵前来接应。 悲愤填膺的杨业突围不成,便命部下各寻生路。然而部属无一人愿做逃兵,都誓死相随,最终杨业本人被活捉,悲愤之下绝食而死。包括他的儿子杨延玉在内的所有部属都全数殉国。

杨业是宋朝名将,屡次战胜辽国,被称为“杨无敌”。萧太后对杨业视死如归的军人气质非常赞叹,为了鼓舞士气,她下令将杨业的头颅割下,装入匣中,传送边关各地。 在宣扬辽国国威的目的达到之后,又下令在古北口为杨业修建祠堂,四时祭祀不绝。 自雁云大捷后,萧太后更进一步经略军事,她开始主动地向宋朝挑战,甚至多次亲自披挂上阵、跃马疆场。在所有的战事中,她几乎都能取得胜利,成为威名远扬的一员女将。辽国的声势也在她的一次次旗开得胜中扶摇直上,党项、女真等等周边部族国家都纷纷向辽国称臣纳贡。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也就是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在这一年的深秋闰九月,萧太后领着辽圣耶律隆绪、韩德让,率二十万辽国精锐部队南征大宋。在萧太后合宜的战略安排、也在太后皇帝亲征的鼓舞下,辽军势如破竹,两个月的功夫,就一直攻到了澶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距北宋都城开封仅一河之隔。

此时,宋真宗的车驾出现在澶州前线,萧太后审时度势,决定阵前议和。经过一番交涉,双方商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赵恒则称皇太后为叔母,维持宋辽之间旧有的疆界,宋国每年向辽国提供三十万金帛,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萧太后一生的巅峰。这是一次外交上的胜利,此后120年间,辽宋再未发生过大的战事。这也是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收复燕云十六州从此成了北宋遥不可及的梦想。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在中国的 历史 上正式形成了辽宋南北对峙的局面,并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燕云十六州属于辽国,双方结束了为此多年不息的争战,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和平。

“澶渊之盟”之后五年,萧太后在统和二十七年的十一月初一(1009年11月20日)为耶律隆绪举行了契丹传统的“ 柴册礼 ”,正式将皇权交还给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在辽景宗、辽圣宗年间四十年有余的摄政生涯。

萧太后让位之后出发去辽南京(今北京)安享晩年,回到这片她生于斯长于斯,并为之战斗过的土地。同年十二月初五(12月23日),萧太后病重而逝。

萧太后的功业不仅为辽人所景仰,即使在宋朝,她也成为一个传奇。而萧太后兴修水利,造福于民的传说更是在北京、河北一带屡见不鲜,就像这座萧太后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