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买菜—— 产品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一、产品分析目的

风口浪尖下的美团买菜,如何在众多生鲜电商产品中杀出重围,本次产品分析了解美团买菜战略方向并给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二、简单产品介绍

美团买菜主要为用户提供线上买菜服务,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下单,美团买菜接收用户下单后,根据用户绑定的地址选取一个就近的仓储服务站进行配送,辐射范围2公里,配送速度可实现最快30分钟送菜到家。

三、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历程

生鲜电商目前处于发展阶段,从2005年开始发展以来经历了两波热潮。2005年易果生鲜成立,开启生鲜电商第一波热潮。此后,菜管家、沱沱工社、顺丰优选纷纷上线,随着生鲜电商不断发展,供给逐渐超过市场真实需求,2012年开始停止扩张。2013年,伴随一系列并购,包括顺丰优选,沱沱工社的全国性大规模扩张,生鲜电商又迎来了第二波高潮,紧接着巨头介入不断加码冷运链和生鲜供应链,一些中小型生鲜电商企业倒闭或被并购,行业进入洗牌阶段。资本的介入开启了布局新型零售模式,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有的选择以店代仓如(沃尔玛,永辉超市、家乐福);有的选择前店后仓如(盒马生鲜),有的选择前置仓如(每日优鲜、美团买菜)等,这些新型的零售模式加速生鲜电商发展,资本想尽一切办法抢占市场,各家都想认证自己的零售模式是正确的。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全民隔离,也给生鲜电商行业带来爆发增长,春节期间生鲜电商平台日均活跃用户较2019年同比增长91%,各大生鲜电商平台订单出现2-10倍增长。

四、生鲜电商商业模式

生鲜电商目前发展已不在局限于传动的销售模式,目前市场的产品呈现几种新模式,如前置仓,店仓一体化,社区拼团,门店到家,冷柜字体等,现阶段多种商业模式并驾齐驱,竞争愈演愈烈。相对于其它电商产品来讲,生鲜电商环节复杂,对物流运输、冷运仓储要求更高,目前整个市场都还在模式探索中,大多企业目前都还属于补贴亏损打价格战争流量的状态。从目前行业中发展较好的几款产品来看,拥有较强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生鲜电商更有望突出重围。

五、美团买菜整个战略部署过程

5.1探索期

2017年7月,美团首次进入“餐饮+新零售”,开了一家2000平的类似“盒马生鲜”店铺——掌鱼生鲜。

掌鱼生鲜的整体运营模式几乎效仿盒马,并想效仿盒马一样实现店仓一体化,发行了属于自己的APP,承诺“一小时送达”,但掌鱼生鲜只出售冷冻水产品,在商品质量上远远不如“盒马生鲜“的鲜活水产品更值得用户青睐,因此也没能在生鲜市场立足,在行业也没有很大的影响。

2018年美团对“掌鱼生鲜”全面升级,改名为“小象生鲜”为了弥补之前没有鲜活水产的短版,“小象生鲜”重新定位为生鲜、食品、餐饮、电商即时配送一体的线上线下结合生鲜超市,更像盒马一样设立了堂食海鲜,并将配送服务升级和盒马一样的“3公里内最快30分钟送达服务”。

2018年12月,小象生鲜在运作一段时间,没能满足用户高频消费习惯,商品虽有鲜活水产,但供应不足,加之员工成本,门店租金,商品客单价高等一系列因素,阻碍了小象生鲜和竞品分领市场。

5.2发展期

2019年1月“小象生鲜”更名美团买菜,同名App上线,虽然过往试水没有良好的结果,但美团决定在次向生鲜电商发起挑战,首个线下服务站于上海开通。整体战略进行转变,“美团买菜”以社区化服务为切口,此前的3公里范围配送也改为1.5公里配送,基于美团外卖现有的配送体系叠加美团买菜业务,难度较小,社区居民可通过手机App下单选购食材,美团买菜将通过社区设立的集仓储、分拣、配送于一体的服务将客户所需要的一日三餐食材送货到家。

整体看似美团这次战略部署周密,但看所有模式都是前人走过的路,而且是前人走的很好并且在深耕。众所周知“叮咚买菜”最早兴起于上海,聚焦解决用户买菜难的生鲜零售平台,整体模式为“APP+社区服务站”前置仓配送模式,上海百姓众所周知,市场基本趋于饱和,“美团买菜”将这一模式放在上海最先实行根本不具备竞争优势,更多的做法可能为了试点测试。

60几天的美团买菜模式探索过后,整体模式还没能趋于成熟,美团遍将试点转回北京,2019年3月26日,北京市场测试在天通苑、北苑两大居民区分别开通便民服务站,服务站周边2公里居民可以通过美团买菜App下单,送菜上门。

5.3快速扩张期

4月10在北京姚家园开站

4月17美团买菜在北京、上海累计服务站达到10家

7月10日,美团买菜将第三个试点选中武汉

截止目前美团买菜开通城市为“上海、北京、武汉、深圳、东莞、广州“具体社区服务站数量未查到,北京统计目前有51个站点。

总结

从美团针对生鲜电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布局来看,美团的每一步都在尝试,尝试走前人走过的路,在玩法上并没有太多革命性的创新,虽然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会省很多事,但就目前的整个战略部署,美团在生鲜电商领域很难拔得头筹。但

从美团的角度来看,美团买菜可能是新零售行业的尝试,基于自身商业价值上的考量,毕竟美团目前和BAT等量级,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类领头企业,美团拥有基于餐饮而搭建的配送服务体系,以及长期餐饮美食的大数据支撑,美团目前日均订单量已经突破2100万,拥有超过50万骑手即时配送,基本可以满足生鲜电商需求。

但就目前整个市场环境来看,美团手里所谓的王牌,在生鲜电商市场早已不惧优势,拿社区服务站点来看,叮咚买菜已经布局至全国550个站点,并且还在扩张,江浙沪地区市场趋于饱和,每日优鲜较之美团买菜最早布局北京市场,培养了大批用户良好使用习惯;从配送人员来看,盒马生鲜背靠阿里,拥有强大的配送团队,点我达和蜂鸟配送全国覆盖600万骑手,日均配送450万单,这背后的配送力量相对美团更具优势;从产地采买、物流运输、冷链仓储来看,美团买菜也不惧优势,一是因为早期产品试探时间较久,早期成熟商家像盒马、每日优鲜等已经快速奔跑至独角兽规模,合作的供应商较为稳定,为了拉拢供应商打价格战,美团买菜发展体量劣势明显。

虽然规模不代表一切,但生鲜行业的特殊性,它属于一个高频、低价、重时效和 服务于一体的行业,美团买菜虽然看起来比较垂直和轻量化,但其实它同样是一个重运营和前期投入。美团相比一些中小玩家拥有资本、流量的优势,但对于大玩家优势全无,自身的企业文化缺乏电商运营专业体系的支撑、专业人才的积累,产品不惧开创性。

生鲜电商领域已经发展十几年,至今虽激烈竞争,但依然无法成为规模化,市场上还未探索出哪种模式是这个领域的终极模型。

通过美团整体战略部署,自身感觉美团之所以进军生鲜电商是因为,现在自身已经和BAT一个量级的,那巨头和资本都看好生鲜电商行业自己也不能落后,一是垄断自身行业地位,二是给投资人看自己的实力,趁着行业竞争激烈的时候,靠着自身品牌实力在大饼里划下属于自己的一块,不管大小,不计成本。纵观进几年美团收购共享单车,做酒店,做打车,还被传准备进军游戏界,如今的美团买菜可谓是市场分羹的一种尝试,它真实的想法可能不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若美团想要在生鲜电商行业走的更远,更前,战略部署上我有几点自己的小建议:

1、从城市分布来看:巨头布局从一线城市开始,美团是否可以迂回考虑二三线城市,虽然二三线城市不如一线城市生活节奏快,但因疫情期间,大批用户已经培养了线上购物的使用习惯,那么美团现在稳一线,重二三线的战略部署,可以快速扩大生鲜零售版图,加之二线城市人工成本、房租、物流成本相对较低,把省下的成本可以用来补贴用户。

2、从技术角度来看:美团一直是一个重视大数据的企业,毕竟都市白领只是一小部分人群,能点外卖的几乎很少有时间做饭。大多数买菜的人群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上,而且线上买菜这一消费行为大部分人的传统观念是离不开线下场景的,如何将线下场景和线上买菜融合到一起,美团是否可以在每个商品上增加真实的菜品视频或者产地采买VR,而不是线上精修的商品图片,让用户真实的感受到商品的质量,获得良好的口碑效应。

3、从运作模式来看:美团因多年品牌实力,形成良好的用户积淀,是否可以考虑商业合作模式,通过一定的资质审核让商家入驻美团买菜,第一可以帮助商家拓宽销售渠道,第二美团可以快速打开市场,形成合作共赢模式,加上现在拥有的社区拼团模式,为用户积累良好的口碑,稳固市场。

4、人才培养:现阶段的美团之所以缺乏开拓性的商业模式,重要的是缺乏人才的积淀,美团的企业文化不具备支撑复杂多变的生鲜电商运营。生鲜行业每个供应链环节都需要出色的管理人才,如果说花更多的钱去砸广告,莫不如去引进或者培养专业的具有行业开创性的人才,使得每一步战略决策可以走在行业的前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