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命运相遇在自己手中(活出生命的意义)(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作者在集中营里面所受到的折磨以及那些令人恐惧的过程,最后作者用尽一生写出了意义疗法。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什么叫做意义疗法,意义疗法对我们每个人又会产生什么不同层面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工作,而工作也许就是我们现代人的奥斯维辛,如果我们觉得工作给我们带来了折磨和痛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工作中追求生命的意义?

我们前面讲了 “弗兰克尔”的经历,并且从他的经历延中伸出了意义疗法, 意义疗法大约常用的有150多种。 我们平时在治疗这些焦虑症、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的时候,传统的心理医生会使用“弗洛伊德”的暴露疗法, 但是这些却很难解决最终的价值观问题,人最难改变的不是习惯,而是价值观。


弗兰克尔萨的意义 疗法是属于存在主义疗法的一种, 什么叫存在主义疗法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到存在主义疗法的发起人叫 “萨特” 他的学术就叫存在主义哲学。 弗兰克尔觉得自己在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前, 他是没有完全理解他老师所讲的意义疗法的, 他当时觉得人怎么可能会为了意义而去牺牲自己呢?人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听上去很空虚且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信仰去牺牲自己呢?

但是当他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经历了两年地狱般的折磨之后依然顽强的活了下来,他才忽然意识到人活着确实需要一个意义。弗兰克尔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出来以后就去了美国,然后他在美国建立了意义疗法这样一个伟大的体系。


为了研究意义疗法他对美国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他的调查问题是,你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经过调查后发现16%的人首要目标是赚钱、而78%的人首要目标是发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在他做进一步调查时,他发现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只有5%的人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而95% 的人并不了解生命的意义。而在20年后,当这些学生年纪接近40岁左右,这些人中间那5%的人就掌握了95%的权利和财富。

所以到底什么是价值观呢?价值观就是我们的方向,价值观就是指我们前进和生存的心态,而心态就是人的方向

心态就是你赖以生存的重要价值。一个人到底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是为了名誉还是金钱?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因为你的存在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决定你生命的长短和方向。


比如说有一个土豪,他认为他的人生价值观就是为了快乐,所以他一生中的就不断的拿钱买快乐。一开始可能是买块地,后来买套房,再子后来买时装,买海鲜,买游轮,等到这些全到有了之后,然后他就会开始去买快感,然后去Xi 毒,去冒险,最后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因为物质所获得的幸福是有限的,所以他的快乐也是有限的,自然他的人生价值也是有限的。

当一个人拥有很多个目标而为此而焦灼的时候,矛盾、纠结的时候,就会得焦虑症。当一个人没有目标的时候,就会得抑郁症。所以人的情绪像一个钟摆一样,当他空虚的时候,他会得抑郁症。当他有两个以上的目标的时候,他就会得焦虑症。


比如说、我又想挣钱多,还想不花力气,这就有两个目标。我又想买最好的黄瓜,但又想它是最便宜的,这就会自相矛盾和纠结。那么当一个人拥有两个以上的目标就会导致你出现焦虑。

因此人类比动物更容易得焦虑症和抑郁症,因为人类的幸福来源于两个方向。


一种是因为获得而得到的幸福


一个是因为奉献而得到的幸福


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获得,那么他的幸福是有限的,因为获得本身就是有限的,所以因为获得而得到幸福是有限的。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奉献,那奉献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他人生的追求也是不会停止的,他会永远有追求,永远的有目标,所以永远都会幸福。

所以心理学是这样解释性格的,性格就是心态加习惯,心态就是你的方向,习惯就是你的步伐。所以性格就包含了你的心态、你的价值观、你的方向、和你的行为习惯。

所以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加心态就是你的性格,所以我们才说性格决定人的命运。


那么一个孩子他会在多大的时候开始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呢?首先孩子会在六七岁的时候问我是从哪来的?在十三四岁的时候会问我将走向何处?在25岁的时候就会问我是谁?这三个人生哲学命题就决定了他的价值观。 我从哪来决定了我的传承,我上哪去决定了我将为谁而工作和生活,我是谁决定了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将准备为别人做些什么?

人生的目的不在于我自己多么完美,而是我和这个世界建立了怎样的联系?如果你对这个世界是给予和奉献的关系,你的一生都会变得非常有价值,生活会充实有激情,因为奉献会让你感受到你存在的意义。


那么人为什么要有价值观?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意义才是正确的呢?弗兰克尔认为正确的意义,正确的价值观是远大的,而不是渺小的。是奉献的,而不是索取的。是利他的,而不是立体的。假如你的目标是完全建立在为别人服务的基础上来获得自我价值的,那么你会活得无比的愉快。

弗兰克尔研究还发现,假如一个人没有正确的目标,那么他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研究发现,那些自杀、抑郁、焦虑不安、心理枯竭、心理障碍等问题的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人都看不到未来,生活也没有任何目标。他们都不了解生活的意义和责任,在他们的眼里,他们认为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他们不能从生活中得到任何东西,而这样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特别容易放纵自己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堕落,逃避现实,常常回忆过去。


研究还发现,假如一个人的目标全部都是为了自己,那么他将活得毫无意义。只有那些内心有为他人着想的人,他们才会活得更有意义。这个作者还做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实验,他们找到敬老院的这些得了慢性病且年龄相仿的老人,然后给三层和四层的老人每个人都送了一盆花,但是第四层的老人他们就不需要去管这些花,所有选花、浇花,打理的工作全部都交给护士来完成。然后要求第三层的老人自己去选花,自己负责浇水打理这些花。

经过了两年的观察之后,发现第四层的老人死亡率是第三层老人的 1.5 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第四层的老人每天都无所事事,不需要负任何责任,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别人伺候好的。而第三层的老人他们为了培育花草,他们会去跟别的老人交流经验,因为他们有责任把这些花草养活,所以他们就会特别愿意去观察这些花花草草的成长。经过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我们真正的发自善心的为老人好,那么我们就应该让老人活的有价值,有意义,有责任感。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女性朋友,她们在家里特别的贤妻良母,在外工作也特别的上进,特别的温柔体贴的一个人,但是她的丈夫可能会自杀,或者她丈夫会有外遇,为什么?因为她们在家里没给到自己的丈夫任何责任感,久而久之这个丈夫就会觉得自己在家里是多余的,是没用的。所以想要培养自己的丈夫对家庭的责任心,首先你得让他参与到家庭建设中来。

我们一定要先了解自己是谁,然后再去了解自己是做什么的,比如说你是一个医生,那么你就要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需要为一这份工作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假如你是一个孩子的爸爸,那么这就决定了你首先要对你的孩子负责。假如你是一个浪子,你是一个自由快乐的人,是一个想干嘛就干嘛的人,你的内心人为什么最重要,你在心中是怎么看待你自己的,其实就已经决定了你内心的价值观。


弗兰克尔找了一批人来做实验,她给这些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假如你现在是一个临终的病人,然后你觉得自己只有一天可活了你会选择做什么?按照我们国内的传统,假设这个人得了绝症,家属和医护是不会跟这个患者说的,但是国外在这方面有区别,有很多国家的患者,他本人对自己的病历是有知情权的。医生会告诉患者说, 你大概还有 3个月,或者还有10多天,他们会把这些信息如实告诉患者,然后让患者调整自己,决定怎么去过后面的生活。

尼采也是一个存在主义的哲学家,他就认为假如一个人明白了为什么而活,那么这个人就能够承受所有生活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平时强调的管理方法,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其实都是在研究如何活。

这个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我们到底是为何而活。


我们不要试图通过去改变外部环境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改变自己的习惯,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你需要对自己负责任,而为自己负责任的方式就是你要有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并且将这个目标能持之以恒。


你认为生活是一种 游戏 ,还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悲剧 ?还是一种使命?还是一次大冒险?还是一次涅磐?还是利他主义?还是互相利用? 还是什么都不是?每一个回答的意义都不相同,你所选择的回答就代表着你赋予生活生么样的意义。

生活原本是没有意义的,生活需要你赋予它意义。一个人每天吃三顿饭,不是大米就是白面,会不会觉得很烦?今天早上起来要吃两个馒头,为什么不是吃一个?假如你为了减肥,那你可能就会吃半个馒头。假如你今天出去要干苦力, 你就会愿意吃两个馒头,而且还要加一块牛肉,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宁可难吃他也得多吃。假如你是一个精神病医师,你每天都需要面对众多精神病人,可能有的病人还会袭击你,那么你今天肯定得吃两个以上的肉夹馍,不然的话可能这个病人一推就把你推倒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在遭受失败、挫折、和苦闷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疑问,就是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受到三种束缚。


第一种约束就是;我们目前只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领域是有限的。


第二种约束就是;我们不是独自生存的,我们周围还有其他物种。


第三种约束就是;人类有两性,人类没有爱情和亲情,就不可能传承他的生命。


就是这三种生命的约束决定了我们的职业、我们的任务、和我们的使命,一个人如何对待这三种生命的约束,也就恰恰反应了他的价值观。你怎样去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回报你。如果你愿意爱别人,工作也勤奋、愿意交友、愿意对朋友奉献你的才华、给予他们帮助、助人为乐、那么你就会获得友情和快乐、同时你也会因此获得完美的爱情并且繁衍生息。

在工作中因为你的勤奋付出从而获得经验、价值、和回报。你真心付出的所有最终都会转换为你应该获得的一切,因为一个人一心只想奉献一心只为别人着想的时候,别人是能感觉得到的。因为人际关系是交互的,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有一句谚语就说, 永远不要和永远不吃亏的人来往, 如果你是通过爱别人来爱自己,你爱了100个人,你就会有100个人来爱你,假如你只爱自己,那么一辈子就只有一个人会爱你,那个人就是你自己。


弗兰克的意义理论认为人 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自己和他人建立一种 健康 且有建设性、相互帮助、相互奉献的一种联系, 所以人要和周围环境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马斯洛认为;人生的动力是需要。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的动力是欲望。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生的动力是条件反射。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意思是,人的需要是从低到高的,最低的需求是对生理的需要,然后是对安全的需求,然后是对归属的需求,然后是对爱的需要,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有一个阶段人人都在追求自我实现。但是后来 “阿德勒” 在研究的时候发现, 当人类满足了自我需要之后,才发现人的最高境界是奉献。 就像我们对孩子一样,当一个人的需求欲望满足了之后,我们对孩子永远都是无私的奉献。

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去帮助别人改变的时候,这时候人类就会出现无比满足的成就感。就是当你是一个所有需求都得到满足之后的人,你在辅导你的孩子之后,不管他获得了什么样的奖励,或者是拿到什么样的证书和文凭

或者是为 社会 做出了任何贡献,你都会不由自主的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


有的人就会说,我们为什么不能为自己考虑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当一个人只为自己考虑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结果呢?你会发现你的人生道路会越走越窄。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一个叫潘晓的人给中国新闻杂志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 为什么人生道路会越走越窄? 当时他提出了一个很深刻问的题; 是我为人人还是人人为我? 最后通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首先是我为人人,然后才人人为我。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秋天和春天是不可能倒着过来的。

那么人类是从多大开始 探索 生命意义的呢?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系统探究, 人类是从5 岁开始 探索 舍命意义的, 在5 岁之前不要去给孩子讲这些意义,因为太早让孩子知道这些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症。 那么5岁之后, 孩子就会问你人会死吗? 人死了会去哪个地方? 当孩子5 岁的时候, 他如果问这个问题的话,我要先通红比喻的方式来告诉孩子,我们可以带孩子去爬山, 然后把孩子带到一棵大树下。 跟孩子说绿叶会吸收氧气,然后还会开花结果。 大树它也会落叶,当秋天的时候,它的落叶会变成肥料滋养树根, 树根在滋养树干,然后再长出新叶子。 生命就是如此的循环, 而在每一个循环的环节都要尽自己最大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人的生命也分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肉体,第二部分是生命。我们每天吃饭喝水就是为了把它转化为各种营养然后供应到我们的肉体上,然后维持我们的生命。所以当人死了以后,虽然他的肉体死了,但是他的生命力依然还在延续,那么它在哪呢?生命在你儿女或者其他亲人身上的DNA里头延续。所以人类繁衍自己的后代,或者所献血捐献器官,这些方式就会带着你的生命继续延续下去。

所以人的肉体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人的生命却是漫长的。所以人不要自己去结束自己的肉体,要学会让肉体来为自己的生命服务。比如说你的生命现在需要运动

而肉体却非常懒惰,肉体可能会想着多睡一会,或者吃点蛋糕,这些都是肉体的奢求。而生命并不奢求这些,生命需要锻炼,生命需要节制,生命需要繁衍,所以我们需要学会让肉体听从生命力的召唤。


阿德勒认为在童年里有3种情境最容易使人将错误的意义赋予生活。


第一种是;器官缺陷


第二种是;被骄纵


第三种是;被忽视


有器官缺陷的人就会很自卑,总觉得自己是生活的失败者,所以他们就会很容易放弃自己。

而被骄纵的人,因为父母总是骄纵自己,他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他会认为自己就应该拔尖,他会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该为我着想。

那些被忽视的人,父母因为忙而没有时间陪伴他们,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会觉得合群没用,团结没用,分享没用,反正也没有人搭理我。


在这些孩子里面,即使他们在童年遭受了苦难,父母离婚、丧失亲人、或者残疾,或者家境贫 困等等… 但是依然会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化悲痛为力量。越是家庭贫困,他长大后就越努力,越痛苦他就越坚强。所以尽管这些人在童年都受过创,但是他们依然会更加升华。

然后有三分之一的人就会产生一种态度,就是生活是怎么对待我的,那么我就怎么去对待生活。

而另外三分之一的人就会产生报复心里,他们觉得既然生活对我不仁,那么也别怪我对它不意。

所以苦难我们无法选择,但是如何对待这个苦难,我们会有三种选择,是化悲痛为力量去升华,因为我过去痛苦,我将来就会努力的让更多的人不再遭受痛苦。还是我要报复这个 社会 ,我要对所有人都冷漠。所以苦难我们无法选择,但是如何对待这些苦难的态度我们是可以选择的。所以你认为生命有意义还是坎坷有意义,就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它们的存在。


佛兰克尔认为,发现生命的意义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你自己创造了一种工作或做一件实事。比如你曾经带孩子去走过长城,你带孩子去看过黄河,或者是孩子为你做过一个蛋糕, 一个早饭等等… 你可以让孩子学会拖地,喂家里的小宠物, 要让孩子在这个家庭里承担他自己的责任, 那么这样的责任就会使他感到自己的生活特别有意义, 让孩子感觉到因为他的存在, 爸爸妈妈可以省很多劲。

所以每当我们要求孩子能够学会体谅别人的时候,能够为长辈奉献劳动力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装傻、装病、或者装笨、提东西的时候可以表现出来很累的样子,然后孩子看到了就会过来帮你拎。或者跟孩子说我口渴了,孩子去给你倒水喝,这个时候你要学会夸他,给他足够的赞扬。这会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这个比赏识还重要。


第二个途径是,我们曾经体验过的那些美好的事情,比如你见过雪山,你见过日出,你见过落日,你在寒风中拍过雾凇,你曾经爱过一个人,这些过程都是可以让你发现生命意义的。有的人一辈子都很难爱上一个人,她经常在谈恋爱的时候就会不断的问你爸你妈干嘛的呀?你一个月可以挣多少钱呀?你家的房子有多大啊?这些其实都不是爱,这是在买东西在挑商品。


第三个途径是,经受苦难,人为什么要经受苦难呢?因为99%的苦难才能换来了1%的快乐。如果你想吃到一顿特别美味的饭,你就得去买菜,然后买回来得亲自下厨做饭,经历这个一个苦的过程后,最终你就会吃到一顿自己亲手做的幸福味道。亲自做饭吃的人他就会比那个买现成的饭吃的人幸福感要强烈的多。所以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经历的苦难是能换来意义的话,那么苦难也就具备了意义。所以生活原本没有意义,需要你去赋予它意义。


最终人类注定会遇到三重悲剧、一是痛苦、二是内疚、三是死亡、但是人类又有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是把痛苦化为成就,因为痛苦才有成就。因为内疚才自我完善,因为生命短暂才对生命负责任。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