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年代步车开始登记,这是要给这些代步车上牌照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4-09

现在生活中看到的大部分四轮电动车,不在国家产品生产目录,仅有一有部分称为新能源汽车,复合标准,可以登记上牌,需要小汽车驾驶证。

大部分为非生产目录产品,上不了牌,被人们称为老年代步车,虽说上不了牌,但根据有关规定,电动车时速不能超过每小时20公里,车身总质量不超过40公斤,超出标准,可认定为机动车,若由老年代步车引发的责任交通事故,交管部门要参考机动车进行处理,可追究刑事责任。

老年代步车本来就是打擦边球。无良商家打着“不用驾照、不用上牌”的幌子,欺骗消费者。交法明确规定,凡是机动车上路,必须上号牌、驾驶机动车的必须持有相应的驾驶执照。

哪里还有什么法外之地?明明是机动车,你说它是“老年代步车”,就可以随便上路了?出了事故谁负责?肇事逃逸去哪里找?

扰乱的不仅仅是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但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严格意义上说的,应该是从原先的归属于医疗器械类的电动轮椅车演变而来,产品的设计更适合老年人、残疾人的驾驶习惯。而且适用人群从原先电动轮椅车的残疾人群扩展到了广大腿脚不便的老年人。

产品的设计生产均参照国家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及电动轮椅车的国家标准,在某些参数指标方面甚至更严格于以上的2个国家标准,车速设计在10公里/小时之内,整车底盘高度在8cm,刹车制动距离在0.5米之内,从各个方面均优于原先的电动轮椅车,是电动轮椅车的演化升级车型,能够符合广大老年朋友的出行代步的需求,同时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随着老年代步车的不断蜂拥上路,其带来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也随之凸现,其扰乱的不仅仅是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但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有的老年代步车在车站、医院、商场、超市等地区周边从事非法营运活动,扰乱交通管理秩序,影响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给客运市场造成混乱。

北京市交管局在深化对“老年代步车”的“断源”行动

北京市交管局在深化对“老年代步车”的“断源”行动的同时,针对电动三四轮车违规上路、乱行乱停等违法现象,2021年1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牵头启动了查处电动三四轮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已查处电动三四轮车路面重点违法行为7500余起。

市交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此次整治行动的重点是查处电动三四轮车6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即: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在道路上逆向行驶;违法进入高速路、快速路及环路主路;占压消防通道、残疾人专用停车位违法停放;在人行道上行驶;非法揽客运营。

北京市所谓的老年代步车管理确实太混乱了,各种交通违法和违章行为,比如在路上横冲直撞,不管不顾,在路边、小区随意乱停乱放,肆意抢占他人停车位,私自变装车辆配置、超速乱冲等等。

全面封禁不如立法规范,政府部门把老年代步车划归管理

虽然政府对65岁以上老人有了很多优惠政策,可以免费乘公交,但是还有许多老人行动不方便,上下车困难,再说了还有一个最后500米的实际问题,因此我认为:全面封禁不如立法规范,政府部门把老年代步车划归管理,经过驾驶员培训,驾驶人必须取得老年人驾照。

生产必须得有资质,产品必须得有标准,也只有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才安全可靠,毕竟低速电动车要上路行驶的,如果达不到相关标准就不让销售,其实原来乘用车也都是这么做的,所以只要把相关资质要求清楚了,就按照标准执行。

现在的销售类似虚假销售,拿不上牌照、不用驾照做噱头,但是实际上你买了可能上不了牌也上不了路,后果都由你来承担,这个问题很大,消费者并不专业,因此未来标准完成之后,销售也会规范,该如何上牌、如何买保险都得有说明,是否需要驾照也得有明确要求。

代步车不是光禁就可以的,要加强引导和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老年代步车或者说低速电动车是一个新事物,急需标准化,如果能合规的上牌、上保险、驾驶者有驾照,未来应该是可以合法上路的,只是现在没有标准,你想上牌也无法上牌而已。老年代步车不是光禁就可以的,要加强引导和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老年代步车在很多城市都有很好的市场,就是因为它比较实用,而之所以被禁主要就是不好管理,或者没有去讨论怎么去管理这样的车辆。对于农村来说,它是非常受欢迎的,也是非常有作用的车型。城市的过度发展,才使这种车辆不太符合一些人的要求了,当然它有很多情况也影响到了正常的机动车行驶,这个就是管理的问题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