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专家教你4症状对症解经痛!6招摆脱经期症候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6
【郭安妮(临床妇科专家)】

妇科专家教你4症状对症解经痛!6招摆脱经期症候群

担任医师多年来,从问诊的经验发现,女性朋友常见的困扰就是每个月小红一来,会产生各种不适的症状。当然每个人的症状都不一定相同,有人会不自觉的发脾气,心情低落;有人则是头痛,甚至有严重腰酸背痛的情形,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答案就是「荷尔蒙」! 当荷尔蒙乱了脚步⋯⋯ 经期(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简称PMS),指女性在排卵后到月经周期中间,所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一般常见的症状可以分成心理与生理2 种,心理症状包括容易生气、焦虑、紧张、忧郁、过度敏感等情绪上的浮动;生理状况则有水肿、头痛、 *** 肿胀疼痛、长痘痘、睡眠障碍等等。 经期(前)症候群发生的原因很多,下列说明造成我们女性有此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荷尔蒙促使子宫收缩: 为了将剥落的内膜与经血排出体外,经期会分泌前列腺素,促使子宫收缩,如此一来可能引起脑部血液循环不顺,容易造成头晕、头痛等症状。另外,也会造成肠胃收缩,形成腹泻,而下腹部也常有疼痛现象。 ◎骨盘的瘀血与压力: 生理期之前,子宫开始慢慢充血变得膨胀,这时的骨盘因为受到压迫而产生瘀血,容易造成腰酸背痛。也有另一种可能是由于腰部与支撑子宫的韧带相连接,因而受影响造成腰痛。 ◎自律神经失调: 掌管女性荷尔蒙的脑下垂体,也是自律神经的中枢所在,当女性的荷尔蒙有所变化时,自律神经也会随之受影响。当自律神经不协调,便会产生头痛、头晕、全身倦怠、嗜睡、失眠、郁郁寡欢,或是焦燥不安、易怒等症状。 ◎黄体素急遽变化: 黄体期到月经期之间,黄体素急速上升又下降,使得脑部中枢系统异常忙碌,也容易让女性变得焦躁不安、易怒,而黄体素为加厚子宫内膜,控制了肠胃蠕动,也容易在生理期前造成便秘。如果这段期间刚好感冒了,或是精神压力比较大的情况,就会使得经期(前)症候群更加明显,不过一般都会在月经结束后消失。【郭安妮(临床妇科专家)】

妇科专家教你4症状对症解经痛!6招摆脱经期症候群

担任医师多年来,从问诊的经验发现,女性朋友常见的困扰就是每个月小红一来,会产生各种不适的症状。当然每个人的症状都不一定相同,有人会不自觉的发脾气,心情低落;有人则是头痛,甚至有严重腰酸背痛的情形,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答案就是「荷尔蒙」! 当荷尔蒙乱了脚步⋯⋯ 经期(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简称PMS),指女性在排卵后到月经周期中间,所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一般常见的症状可以分成心理与生理2 种,心理症状包括容易生气、焦虑、紧张、忧郁、过度敏感等情绪上的浮动;生理状况则有水肿、头痛、 *** 肿胀疼痛、长痘痘、睡眠障碍等等。 经期(前)症候群发生的原因很多,下列说明造成我们女性有此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荷尔蒙促使子宫收缩: 为了将剥落的内膜与经血排出体外,经期会分泌前列腺素,促使子宫收缩,如此一来可能引起脑部血液循环不顺,容易造成头晕、头痛等症状。另外,也会造成肠胃收缩,形成腹泻,而下腹部也常有疼痛现象。 ◎骨盘的瘀血与压力: 生理期之前,子宫开始慢慢充血变得膨胀,这时的骨盘因为受到压迫而产生瘀血,容易造成腰酸背痛。也有另一种可能是由于腰部与支撑子宫的韧带相连接,因而受影响造成腰痛。 ◎自律神经失调: 掌管女性荷尔蒙的脑下垂体,也是自律神经的中枢所在,当女性的荷尔蒙有所变化时,自律神经也会随之受影响。当自律神经不协调,便会产生头痛、头晕、全身倦怠、嗜睡、失眠、郁郁寡欢,或是焦燥不安、易怒等症状。 ◎黄体素急遽变化: 黄体期到月经期之间,黄体素急速上升又下降,使得脑部中枢系统异常忙碌,也容易让女性变得焦躁不安、易怒,而黄体素为加厚子宫内膜,控制了肠胃蠕动,也容易在生理期前造成便秘。如果这段期间刚好感冒了,或是精神压力比较大的情况,就会使得经期(前)症候群更加明显,不过一般都会在月经结束后消失。 生理痛到底该不该看医生? 你的生理期如何呢?只是感到轻微闷痛,还是痛不欲生,甚至严重到要整日卧床休息,若你的症状已影响到日常生活又是如何解决这个恼人的问题呢?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女性即使有严重经痛也不一定会马上看医生,当大家说起看医生,就会显得迟疑,好像这并非一般生病疼痛,许多人都是等到非不得已了才会上医院;或者,面对这种每个月都会有的疼痛问题,常常是自己买普拿疼之类的成药来解决问题。 其实,经痛可不是痛起来都一样喔!根据痛法、时间各种状况,分为「原发性」跟「续发性」两种。 *原发性: 初经来潮1 ∼ 2 年之后,经期开始稳定就出现痛经的症状,经过检查之后没有骨盆腔的病变,透过内诊、超音波、抽血也都没有异状时,就属于原发性经痛。这种经痛,都是月经要来的那一刻开始疼痛,持续痛个1 ∼ 2天后慢慢缓解,不过严重一点的也有痛到晕倒送来医院的。有些病患形容她们除了下腹部疼痛,还会腰酸背痛、恶心呕吐、胃不舒服、拉肚子等症状。 *续发性: 初经来潮数年后才开始疼痛。通常在月经来的 1 ∼2周之前 就开始疼痛,一直痛到出血结束还会有痛感。一般经过诊察,最常见的是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等病患比较容易会有这样的症状,也会影响肠胃道。 属于原发性经痛的病患,8 成以上服用止痛药会有效,这种经痛比较不会影响生育;续发性经痛的病患,吃止痛药效果不大,需要靠医学药物治疗或是经前调养,而且可能会影响生育。 因此,建议所有女性如果有经痛的症状,最好还是经过医师检查,确认起因,才能对症下药,减缓疼痛的症状。 经期症候群的改善方法: 常听患者跟我抱怨:「月经来已经很麻烦了,经期不适的症状更是雪上加霜。」这些让女性们闻之色变的经期症候群,主要好发于20 ∼ 40岁之间,尤其是25 ∼ 35岁达到高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妇产科的盖.亚伯拉罕医师就将经期症候群的症状分成下列4 类,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平常的症状自我检视属于哪种类型。 A型(焦虑): 雌激素的浓度相对于黄体激素有偏高迹象,容易出现心情起伏、神经紧绷、易怒、焦虑等症状。 C型(嗜吃): 出现食欲增加、喜爱重口味,不过因为一直摄取甜食,反而会使血糖急速升高,容易伴随头痛、疲劳、头晕、昏倒、心悸等症状。这大多与摄取较多碳水化合物及较少前列腺素E1的食物(来自于鱼类、坚果类、种子类)有关。 D型(忧郁): 体内的黄体激素比雌激素高,和A型相反,容易出现忧郁、哭泣、健忘、困惑、嗜睡等症状。 H型(多水): 体内水分滞留,因此身体会有四肢或脸部水肿明显、体重增加、 *** 与腹部肿胀等症状。这大多与体内醛固酮偏高(是一种肾脏的荷尔蒙,会造成体液滞留)有关。 了解自己的类型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类型来加以调养。下列就生活、饮食提出6 点建议: 1. 培养运动习惯: 在月经来之前可以做些有氧运动 ,促进脑内啡生成,对于改善情绪很有帮助,也可以预防腹部绞痛。经期来的时候,不建议做剧烈运动,因为身体已经在出血了,得要多休养、储备体力,不过可以以 *** 的方式,减轻疼痛或不适感。 2. 除了甜食,你还有更多选择: 许多人认为经期间补充甜食能减缓不适,虽然适度的糖分可缓解郁闷的心情,但仍应避免摄取过量,此时不妨多补充一些 维他命E ,达到稳定神经的功效,例如:月见草油,可以减少发炎反应。如果属于C 型(嗜吃)的人,想吃甜食时,建议可以 选择含铁质较多、天然糖分丰富的食物 ,例如:干果类的葡萄干、红枣、龙眼干等。这些食物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可以缓和焦虑不安的情绪。 如果是属于H 型(多水)的人,除了控制甜食,还要注意饮食的 烹调最好以清淡为主 ,尽量少用调味加工的食品,以免身体的水分无法正常排出。 3. 补充特定维他命: 如维生素B6、C、矿物质铁、钙、锌、及亚麻油酸等。根据研究显示,雌激素与黄体激素这2 种荷尔蒙会影响体内钙、镁离子的比例,所以A 型(焦虑)与D 型(忧郁)的人可以补充一些含钙、镁的食物,减轻经前症候群的症状。 4. 少吃冰冷的食物: 这类食物易造成身体血液循环不良。 月经前几天多喝温饮为佳,但避免咖啡因过高的饮料 ,那会 *** 经痛,例如:咖啡、浓茶,以及一些含高咖啡因的巧克力。 5. 经期避吃活血的食物: 如中将汤、四物汤等。我曾经遇过病患,在经期间吃四物汤,以为可以补身,结果血量太多来求诊。还有病患经期喝太多酒,也差点失血过多。 6. 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避免过度疲劳或焦虑、精神紧张;热水淋浴或是热敷下腹部,可以放松肌肉,减轻不适。可用热水袋热敷,缓解腰酸背痛或腹痛的症状。 生理期带给女孩子许多压力,例如:担心经血侧漏、有特殊气味、不能参与某些活动等等。一般诊所也会针对经期症候群严重的患者开立一些药方,或是使用黄体素、避孕药控制荷尔蒙。另外,根据状况也会搭配抗忧郁剂等精神药物。不过,建议大家还是要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些正常的变化,因为调整好心态,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 子宫保养不可不知:经期来不能吃补! 经期来真的不能吃补品汤药,如中将汤、四物汤,这些都具有活血的功能,反而越饮用经血量越多,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贫血。若在经期间常感觉身体无力,可在菜单中多增加些具有高蛋白的食物,降低生理上的疲劳感。 * 爱女生冷知识:经痛吃止痛药,越吃越无效? 经痛真的让多数女生头疼,有些人更是一辈子与止痛药为伍,但常有病患跟我反应,好像越吃越无效。 事实上,经痛产生时,正值人体前列腺素量最多的时候,这时才服用止痛药,无法有效减少前列腺素达到止痛效果,药量反而会越吃越多,何况,这时一定要使用能降低前列腺素的止痛药,才会有效果,而不是任何一种止痛药都可以拿来治疗经痛。 所以 ,先降低前列腺素的量,使之不要在经期时过量,造成子宫过度收缩,不过药还是得吃到月经来的第三天,因每个人体质有差,如何安排治疗行程,建议一定要与医师沟通再使用。 本文摘自《跟着安妮聪明养子宫》/郭安妮(临床妇科专家)/今周刊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