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比较容易生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7

所谓「容易生病的胖子」,指的是内脏脂肪高,这才是致病的机转,而且胖瘦是有客观的美观标准,不应一味追求体重机上的数字。

文/王浅浅

一份调查发现,与亚洲所有国家比起来,台湾人竟然是最胖的国家!国健局指出,台湾男性超过 5 成有过重、甚至肥胖问题。书田诊所新陈代谢科主任洪建德指出,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些数据背后,隐藏一个更恐怖的事实,那就是台湾人已成为亚洲最容易生病的国家!

胖子真的比较容易生病吗?洪建德抱持肯定的态度,不过,必须先厘清自己到底是不是所谓「容易生病的胖子」。一项调查发现, 14 、 15 岁的女生有超过一半都觉得自己太胖,其实,很多女性的身材根本多半在健康范围,有些人的体重甚至达过瘦程度。所谓「容易生病的胖子」,指的是内脏脂肪高,这才是致病的机转,而且胖瘦是有客观的美观标准,不应一味追求体重机上的数字。

测量腰围,得知致病危险性

有些人看起来很胖,却是「整欉好好」,有些人明明看起来很瘦,却是「整组坏光光」。洪建德表示,单纯以身高、体重来评估肥胖的方法,现在运用最广为医界接受的是身体质量指数( BMI )值,用体重(公斤) 除以身高 2 (平方公尺),或利用皮脂测量仪器,测量皮下脂肪厚度,这些测量方式都有其丈量的标的,因致病因子是内脏脂肪,因此,是最能得知身体致病危险性的参考指数,首推「腰围测量法」。

腰围就是指轻松站立测量近肚脐的地方,通常腰围大的人,腹部脂肪及内脏脂肪厚度也超标,用手直接捏一下肚子的地方最准,只要呈现「一坨」的窘境,就算还称不上是胖子,通常也离胖子的程度不远了!现代人很喜欢订「标准数字」,问题是并非设定某一个数字之下就一定安全,健康评估没有「绝对值」,而是一个范围,并加上其他因素。评估标准不是腰围测量数字的本身,而是以「波段趋势」来评估。简单的说,若一个人每次测量的腰围数字呈现上升趋势,那么他罹患疾病的风险指数就增加。

体重超标的风险疾病

1. 糖尿病:腰围较大和 BMI 较高,都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有关,而且腰围对女性的影响更胜过男性。

2. 代谢症候群:根据国健局调查显示,台湾 20 岁以上成人的「代谢症候群」( Metabolic Syndrome )盛行率达到 19.7% ,最常见的就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低密度胆固醇。此外,在临床上因痛风而求诊的人数也有上升趋势,这种种疾病都反映生活习惯上的危险因子。        

3. 意外:体重过重容易造成行动迟缓、反应力降低,因此,容易发生意外,在外观上也影响个人形象,心理精神疾病也略增。

4. 癌症:许多研究证明多种癌症和肥胖有关。尤其容易罹患食道癌、胰脏癌、大肠直肠癌、乳癌、子宫内膜癌、胆囊癌、肾脏癌,以及甲状腺癌等。这当中很多都是和饮食油脂摄取量有关,很多患者是从年轻时,体型就很胖而且吃得较油。

预防肥胖,从减腰围开始

洪建德表示,预防和筛检要从腰围入手,现代人应积极学习控制体重,而且对体重控制的正确认知是需要学习的。首先想远离胖子梦魇,应该从建立对热量摄取的正确计算概念着手!洪医师直言,现代人「学历高、学力低」,空有学历却不愿意运用聪明才智学习热量计算,热量的观念要从小建立,光靠一张嘴是无法测量热量的!很多人会有着热量的迷思,认为只要不吃甜,就是降低热量的摄取,殊不知「甜不等于热量」, 1 公克的糖相当于 3.8 大卡,而 1 公克的油脂却相当于吃进去 9.1 大卡的热量。

另外,增加运动量也是不二法门,台湾人真的很不爱运动,真正运动人口只占全成人人口的 20% ,其中退休后人口占大多数。身体活动不足已是国际公共卫生议题,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缺乏身体活动或静态生活,是造成全球性死亡及残障的 10 大原因之一,运动的好处大家都知道,要做到起而行,国人仍有待努力。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