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怎么”打结了“(肠套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8-11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占小儿肠梗阻的首位。
l
一、病因
按肠套叠发生部位,有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将其分为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继发性肠套叠多见于肿瘤、创伤及手术后和肠道的炎症性病变等。
原发性:
发生套叠的肠段及其附近找不出明显的器质性因素,占小儿肠套叠数的80-90,婴幼儿肠套叠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4~10个月婴儿的发病率最高,2岁以上逐渐减少,多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特别多见于春秋季节,此季节上呼吸道和淋巴结的病毒感染较多,可能致肠蠕动失去正常的节律性,或形成痉挛,此外婴幼儿的食物性质突然改变、食物过敏、腹泻等都可能成为肠套叠的促发因素,新生儿回盲部系膜常不固定,一般要在生后数年内才逐渐固定附着于后腹壁;因系膜过长,松弛,致使回盲部游动过大,是该部位肠套叠发病的主要解剖因素。
肿瘤:
是年长患儿肠套叠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美克尔憩室、阑尾、息肉、肿瘤、过敏性紫癜导致的黏膜下出血、淋巴瘤、异物、异位胰腺或胃黏液、肠重复畸形等,其中美克尔憩室最为常见。且套叠部位均在小肠。患儿发病年龄越大,存在继发性肠套叠的可能越大。
创伤与手术(约1):
腹部创伤及手术后发生肠套叠,90发生在术后2周内。对创伤或腹部手术后发生肠套叠的原因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肠壁血肿,水肿,粘连,肠道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肠腔内置管及慢性肠扩张,肠吻合口对位不良有关,腹部创伤和手术后多为小肠型套叠。
其他原因:
肠道炎症引起肠蠕动紊乱,主要有局限性回肠炎、非特异性回盲部溃疡、急性回盲瓣炎、急慢性阑尾炎等,此外肠结核、菌痢性或伤寒性溃疡者可引起肠套叠,先天性畸形如Meckel憩室、盲肠缺如、回结肠成直线连接及肠蛔虫病、小肠囊肿、特发性过敏性紫癜肠壁血肿等都是肠套叠的病因。
二、典型症状: 腹膜刺激征 便血 腹痛 休克 腹胀 急腹症
1、急性肠套叠:多有腹痛,呕吐,便血,肿块及全身情况的改变。
(1)阵发性腹痛或阵发性哭闹:为肠套叠的首发症状,占就诊主诉的90~100,因肠套叠形成后,肠腔即发生梗阻,近端肠段发生剧烈的蠕动和痉挛性收缩,随着每一蠕动波发生,使套入段不断向前推进,将肠系膜牵入鞘内而产生剧痛,营养良好,平素健康的婴儿常出现阵发性的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手足乱动,呈痛苦状,持续10~20min后,安静入睡或玩耍如常,数分钟后又突然发作,如此反复,体质较弱或在肠炎、痢疾基础上发生肠套叠的病儿可无剧烈哭闹,仅表现为阵阵不安和面色苍白,较大儿童患肠套叠时腹痛发作间歇期一般较长。
(2)呕吐:为婴儿肠套叠的早期症状之一,常在阵发性哭闹开始不久即有发生,吐出物多为奶块或其他食物,以后常夹有胆汁,12~24h后,呕吐可渐停止,但常有拒绝哺乳或饮食,较晚再次呕吐,甚或吐出物为粪臭液体。
(3)便血:肠套叠初期,结肠蠕动增加,肠腔内压升高,患儿排出少量正常粪便,后期粪便中出现血迹,4-12小时后因肠缺血坏死而排暗红色血块或果酱样大便。
(4)腹部包块:一般见于疾病的初期,当腹痛缓解、腹肌松弛时,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右上腹部摸到像腊肠或香蕉一样的肿块。肿块略有弹性,表面光滑,稍稍可以活动,这是诊断孩子肠套叠最有价值的体征。
(5)全身情况:随肠套叠的病情进展可出现精神萎靡,表情冷漠,呈重病容,48h后出现肠坏死者可产生腹膜炎体征,全身情况更趋恶化,常有高热,严重水电解质失衡,明显中毒症状与休克等表现。
2、慢性肠套叠(5):多发生于年长儿,大多为器质性病变(常见有息肉、血管瘤、淋巴管瘤、美克尔憩室等),偶为特发性肠套叠。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易误诊漏诊。其病程发展缓慢,表现为慢性,间歇性,不全性梗阻,症状出现数天,数月~1年以上,最后可逐渐发展为急性完全性梗阻,初发为反复出现肠道炎症及肠道功能紊乱症状,腹痛并伴有恶心和呕吐,大便中可有少量的黏液和血液,也可完全正常,腹部肿块在疼痛发作时可出现或变硬,并可见到肠型,疼痛间歇期恢复原状,若套叠自行复位,则腹块可完全消失。
三、检查:
(1)空气灌肠检查:空气灌肠检查肠套叠,是随着水压灌注进行整复成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空气灌肠是借透亮气体,把套入部衬托为密度高的软组织包块影,不仅能早期确诊,且有整复作用,因而具有双重临床意义,以空气灌肠器做结肠注气,压力通常是60-90mmHg,在透视下由肛门缓慢注入空气,开始时空气注入肠腔比较容易,到达套叠头部时突然停滞不前,由于套叠头部向充气结肠内突出,气柱前端形成明显之杯口状影,在无空气灌肠器时,亦可采用低压钡灌肠方法。
(2)超声检查:套叠部位超声呈现一实质性团块,横切面时表现由多层叠肠壁形成的“同心圆”征,纵切面时呈“套筒”征,套叠附近肠管运动减弱,动态观察无蠕动或极少蠕动,肠内容物静止不动。我院通过B超确诊率在95以上。
(3)MRI或核素扫描:如反复多次发生肠套叠鸡年长儿发生肠套叠建议行MR或核素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4)腹腔镜探查:既是诊断方法又是治疗手段,可以直视下确定肠套叠的类型,有无腹腔内渗液,肠壁的血运,有无肠穿孔、坏死等。目前腹腔镜探查往往是在空气灌肠失败后才采用。
四、治疗
1、一般治疗:肠套叠明确诊断后,即应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等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2、空气(钡剂)灌肠或B超下水压灌肠:为早期小儿肠套叠首选疗法,我院成功率达90以上。
应用指征:肠套叠发病在24~48h以内,全身情况尚好,无腹膜炎体征,无显著脱水及休克症状者。
并发症:肠穿孔为最危急的并发症。
3、手术整复法
指征:①发病超过48h,或48h以内病情较重疑有肠坏死征象者。②结肠注气(或钡剂)整复失败者。③多次复发疑有器质性病变,手术整复既可明确诊断,并有治疗作用。④小肠型套叠。
五、预防
无论何种复位方法,肠套叠复发率大致相同,一般在5~10。
所以平时也要加强预防措施:
1、平时要避免小儿腹部着凉,适时增添衣被,预防因气候变化引起肠功能失调。
2、防止肠道发生感染,讲究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3、如发生肠套叠,经复位成功后,前3天尽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可以适当吃点益生菌调节肠道。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