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英国,印度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靠的是什么?

据彭博社综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和彭博终端机上的历史汇率计算结果, 印度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IMF预计,印度的经济规模将在2027年比英国大20%左右。

印度在2022年一季度末的名义GDP为8547亿美元,而英国同期数据为8160亿美元。印度2022年全年的GDP规模仍将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10年前,印度GDP在全球仅排名第11位,而英国排名第五。

10年间英国和印度的发展两国冰火二重天,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人口红利的影响

一提经济的发展就要提到人口,提到人口红利,虽然一般性认为用这种方式发展是比较LOW,但是人口红利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确实是至关重要的。试想在一个人口数量本就巨大,且出生率长期保持高增长的国家。必然拥有广阔无垠的市场、廉价庞大的劳动力、同时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社会普遍渴求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这些都会是印度经济发展的动力。据媒体报道,今年的6月份印度的总人口数可能已经超过了中国位居世界第一。只要印度国家抓住机遇,自己不折腾,再过二十年超过日本和德国也都是有可能的。

二、英国的自己的反向衬托

就象那句玩笑所说的,有时真的不是自己有多强,主要在于对手的衬托。这句话用在英国和印度两国对比真的是很贴切。这二年印度发展还不错,但其实也说不上很好,但是反观英国近几年经济发展真的太弱了。

英国这几年一直都是在折腾,从开始共投脱欧开始,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就已经处于动荡之中。这种情况直到现在也没有好转。英国当前面临40年来最快的通胀,而且丝毫看不到缓解的迹象,英国央行认为,通胀可能要持续到2024年。此外,市场担忧,英国的衰退风险在发达经济体中也是最高的。如二季度,英国GDP仅仅增长了1%,经调整后,为萎缩0.1%。相比之下,印度经济今年预计将增长7%以上。印度股市本季度出现了强劲反弹,其权重上升至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第二位,仅次于中国。

 三、2018年后美国政策的逐步向印度倾斜

         从2018年特朗普上台后,中美之间就发生了一系列的贸易摩擦。由其是针对于中国的出口和关税,于此同时他们和印度的经贸关系却变成愈加的火热,妄想成立了所谓的亚太经济圈包围中国,同时美国把一部分从中国挤出的产能搬迁到了印度进行生产,提升了印度本土的制造业。这种政策上的利用倾斜对印象短时间的发展起来了很大的作用。

四、印度本国经济正处在上升期,后续还有一定的发展动能。

印度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全球化,即1990年代开始的转型变化。从那时起,该国的GDP以指数速度增长,从1991年的2700亿美元飞跃到2019年的2.87万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惊人的4.5万亿美元。印度政府的经济改革也有一定成效,最根本是工业、金融和农业领域。如出口补贴和减少进口的壁垒,促进了自由贸易等措施,同时尚未开发的印度市场也如磁石般强烈吸引着国际资本的关注。

 当前印度的发展也并不是不无问题,由于今年失业率居高不下,且实际工资处于创纪录的低水平,印度国内消费很可能不足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并且印度国内长期存在的种姓制度,导致的贫富分化和阶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也严重影响着印度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印度的经济到底能走多远,还需要未来时间的长期考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8

“大象”飞天、帝国西沉,印度对英国完成逆袭。作为曾经的殖民地、现在英联邦国家之一,印度排名首次领先,不知英国作何感想!

2022年9月2日,彭博社发布消息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21年最后三个月,印度经济赶超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并且2022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名义GDP高出英国近400亿美元。

印度经济超英国,20多年后将超中国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目前印度排名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印度2022年将继续领先英国,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2027年,印度GDP将超过英国20%以上,英国彻底失去追赶的希望。

对印度而言,超越英国,无疑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启。2012年,印度经济规模排名全球第11位,当时英国排名第五。此后十年间,印度仿照中国,借全球化之机走出了一条经济腾飞之路,而英国排名则始终原地踏步,丝毫没有进展。

2017年,印度超越法国占据第六的位置,距英国仅一步之遥,自此之后,两国经济差距不断缩小,直至2021年最后3个月成功超越英国。被曾经的殖民地反超,不知英国有没有感到羞耻,但这个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英国对英联邦国家的号召力日趋下降,“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也将加速逝去。

把原来的“宗主国”踩在脚下,成功上位的消息让印度举国沸腾,狂热的他们提出更大的愿景。印度国家银行经济研究部发出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战略继续下去,在2029年,印度可能将超越日德,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此后将和中国一较高下,预计在2047年超越中国,站上世界第二的位置。

不过,他们的预测显然漏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根据国际机构的预测,中国可能在2030年至2033年期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如果2047年印度超越中国,他们不会是世界第二,而应该是世界第一。

现状不如意,英国开始忆往昔

印度超越英国,初看让人感到惊讶,但仔细想来,这一切也都在情理之中。近些年,英国昏招迭出,全国从上到下不断闹幺蛾子。

第一,英国退出欧盟,自废武功。欧洲国家普遍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当年他们大力发展欧盟,正是希望各国间形成统一的大市场,解决国土狭小人口稀少的弊端。但英国在美国忽悠下,再加上和欧盟闹矛盾,最后互不让步闹到要举行脱欧公投的地步。本想吓唬一下欧盟,没想到最终玩砸了,公投竟然通过,覆水难收,英国只能自食恶果。

作为欧盟原本的三驾马车之一,英国本可以好好利用这个大市场、大平台,但它非但不好好珍惜,反而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只能说它是“自作孽不可活”。

第二,疫情肆虐,英国经济雪上加霜。

疫情肆虐以来,西方国家从防控到躺平,人躺平了经济也开始衰退退了。2020年英国GDP下降超9%,2021年GDP因为上一年基数低而增长7.4%,但依然没能弥补2020年的损失,而2022年英国经济再次发展疲软。

2022年9月1日,英国商会预测,今年英国GDP预期增长3.3%,而2023年增长率可能仅为0.2%,2024年为1%左右。增长率在低位徘徊,通胀率却持续走高,目前已超过14%,未来可能进一步增加,英国经济实际上已陷入衰退。

生活水平每况愈下,英国民众开始怀念过往的荣光,上次选出“小丘吉尔”约翰逊担任首相,今年9月又把“翻版铁娘子”伊丽莎白·特拉斯推上大位。当整个国家都开始追忆往昔峥嵘岁月了,那就说明他们现下过得非常惨!

复刻中国,印度迎来发展机遇

在英国停滞不前甚至退步时,印度则依托人口优势,抓住世界产业链重新整合的机会,拼命发展奋力追赶。

首先,对内部而言,莫迪把散装印度整合成“大一统”状态,从中央到地方如臂使指,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内需拉动力非常强。尤其是经受住疫情冲击之后,随着管控措施逐步放宽,国内消费需求旺盛,经济快速增长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其次,就外部环境而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对印度的扶持力度,希望它能快速成长,取代中国在世界供应链中的位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印度也野心勃勃地想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超越中国?不可望更不可及

在GDP超越英国的元年,印度还迎来了另一个好消息,这更助长了他们的野心。

2022年9月2日,印度从1999年开始立项,2005年动工,建造了17年之久的首艘国产航母正式服役。虽然这只是一艘43000吨的“小航母”,据说还没有安装雷达也没有舰载机,但印度依然举国沸腾,因为这代表着它正式成为能自造航母的国家。印度觉着自己牛了,印度洋即将变成“印度的洋”,超过中国似乎也指日可待了。但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印度始终以中国为目标时,中国却从来没拿正眼瞧过它。

虽然它现在爬到世界第五的位置,和中国仅三名之差,但印度2021年GDP刚突破3万亿美元,而我国同期为16.86万亿美元,超印度5倍之多,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两国如云泥之别,中国始终是印度难以逾越的存在。

印度经常鼓吹“亚洲世纪”,目前俄乌战争也让俄罗斯与欧洲分裂,还全面切断对欧能源供给。欧洲国家市区低价能源后通胀高企发展迟滞,中印则大量购买俄罗斯能源,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三国同出亚洲又优势互补,“亚洲世纪”似乎正在变为现实。

不过,这个“亚洲世纪”可能和印度想的不太一致,它只会是中国领导的亚洲世纪,印度想要好好发展,唯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总想着“龙象之争”,也不要总想把中国踩在脚下,否则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第2个回答  2022-09-07
还能靠啥,靠有一张大嘴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