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8-19
一、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发展演变
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历史沿革表明,其演变过程和职能确立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 部门管理替代行业管理(1978年以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地质勘查工作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地质工作纳入国家统一计划管理,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地勘单位实行单一的国有制,经济活动服从于政府计划安排。这一时期,地质勘查单位实行的是部门管理体制,即中央各有关部门对地勘单位实行直接的封闭系统管理。
2. 地勘行业管理的萌芽(1979年~1987年):改革开放后,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出现并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日益明显。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地质部改为地质矿产部,新增职能之一是对地质勘查全行业的活动进行协调,地质勘查行业管理概念正式出现。
3. 地质勘查行业管理职能的初步确立(1988年~1997年):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地质勘查行业管理正式列入国务院职能部门的行政职能。1988年底,地质矿产部成立地质勘查管理司,1991年改组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司,负责对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地勘工作进行行业管理。
4. 新时期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探索与发展(1998年~):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原地质矿产部撤销,组建国土资源部。2005年,国土资源部对地质勘查司职能进行调整,明确地质勘查司是管理地质勘查行业、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和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矿业权的职能部门。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强调国务院和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职能。
二、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现状:初步建立了地质勘查行业管理体系,明确了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目标任务,包括研究制订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完善地质勘查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建立健全地质勘查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等。
2. 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发展趋势:地质勘查行业管理职能将进一步得到充实,行业管理的重点将不断适应形势要求而调整,地质勘查行业管理方式将逐步完善。
3. 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是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功能和基础性工作,是发展我国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是协调地勘产业内外关系的需要,是推进地勘工作改革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