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仿写作文 急求!!!!!!!!!!!!!!!!!!!!!!!

方法

第1个回答  2010-05-22
(⊙v⊙)嗯。。。。。。
第2个回答  2019-06-07
又是一个秋天,天空像往常一样升起无数个各式各样的风筝。有蜈蚣的、蝴蝶的、小蜻蜓的……看到这些,我就想起了我慈祥的爷爷。
从小,我就与爷爷生活在一起。在我们这些小孙子中,爷爷最疼爱我了。
每逢到了秋天,爷爷总会用旧报纸或是些大挂历帮我做风筝。那一个个风筝,虽然在外人的眼里显得破旧不美观。可在我看来,却是非常的珍贵。每当爷爷做完一个风筝,我总会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它意味着爷爷将会带我一起去放风筝。
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爷爷和我来到那片放风筝的沙滩上。我双手举着风筝,爷爷使劲地擎着,向逆风的方向跑去。“一、二、三、放手。”当我听到爷爷的口令时,便放开了手。风筝随着风飞上了天空,越飞越高!这时,爷爷问我:“你知道风筝为什么能飞得这么高吗?”我摸摸脑袋瓜儿,摇了摇头。
爷爷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看,风筝飞得这么高,它是借以风力而飞起来的。其实,风筝也象征着人类远大的理想。当你飞得越高,理想就越大。我们从小就应该树立这种远大理想,才能使你跟上时代的步伐。”
爷爷的这番话,使我受益匪浅。这席话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我们从小应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我们要不懈地努力。
风筝飞得更高了,我用剪刀把风筝线剪断了。因为我放飞了理想的风筝。
爷爷去世的那年,天空不像平时那样蓝了。但爷爷的那番话,却始终记在我心中。
如今,每当秋天的到来,天空仍旧升起无数个风筝。
查看全部7个回答
相关问题
跪求仿写<<理想的风筝>>写篇写人的作文!!!!!!!!!!!!!!!!!!!!!!!
http://tieba.baidu.com/f?kz=286799157 要加分啊!!!!!!!
125浏览3495
仿写理想的风筝借物抒情
理想!是人人皆有,只是有的人是空想罢了;有的人是做梦罢了。可有人为什么会成真呢?那是因为刻苦奋斗。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科学家是一种探索科学,看透世界的人。同时也是十分神圣的天使。他们探索地,其实就是把“?”拉直成“!”,把人类的无知变为人类的文明。   科学家中有许多出名的人物。那用了几千根铜丝才发明出电灯的伟大人物———爱迪生。他是一个创造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的人,是他给予了人类光明和快乐。   还有牛顿。他由于一个苹果,而向人类发表出“地球拥有吸引力”的评论。给人类思维上的进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物。他们是世界的创造者和发现者。   科学家不是自封的,而是要有真本领、真模样。要有自已的风格和大家的评选,才能当上一名真正的科学家。真正的天使!   我想当科学家,并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金钱,更不是为了名誉。是为了人类未来的生活。我会为人类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做出巨大的贡献!   所以,现在我就要好好学习!为科学家的这个称号而奋斗。为了人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浏览201 2016-04-19
仿写理想的风筝作文睹物思人
春天很快就过去了,又是一年最炎热的夏天。叶子已经热得受不了太阳的暴晒,一片片沮丧地低下了头颅,发烫的叶身急切的想要寻找一个可以乘凉的地方。我坐在树下,在享受这片阴凉的同时,心里也一阵闷热,压得我难受极了。 也是在这样的下午,天这样的闷热,是乎要让全世界都中暑的下午,我遇到了他,那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初三学生;而我,只是一个刚升上来的初一学生,我们是在食堂遇到的,或许说,是我在食堂遇到他的,他却从来都不知道我的存在。 那天上午下课后,我和朋友们在一起说说笑笑地向食堂走去。天是那么的热,似乎要让全校的人都中暑一般,我们急切地希望赶紧走进食堂,不要再受到这火球的炙烤,食堂里虽然没有火辣辣阳光照射,却还是一如既往地拥挤,饭菜也是一层不变的菜色,还是那么辣。突然觉得,食堂里闷热极了,没有了吃饭的胃口,在一旁等着朋友,就是这时候,他出现了,他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只知道他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左臂上有一块红色的布挂着,上面赫然显现着‘’卫生队‘’。 那是学校组织的一个协会,专门负责监督卫生的。突然看上了那块布,就对旁边正在吃饭的朋友激动的说:‘’班长我看上它了。‘’她突然停顿了一下,看见他走出食堂,然后朝我笑了起来:“哟,你也开窍了。”说完似笑非笑的盯着我。“开窍?等等,开什么窍啊?”我疑惑的问班长,“哦!”我突然又叫道,“你想错了,我说的是我看上他手臂上的那块布了。班长,你想哪儿去了。” 虽说是那块布让我记住他的,但从那之后他似乎经常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操场、食堂、小树林边。我却从来不知道他的名字,甚至不知道他在几班,而他,似乎也从来不知道我的存在。
9浏览263 2017-05-07
仿写《理想的风筝》500!要写一个人,要用上开头的季节描写!急急急急急急急!
春天又到了。 松花江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大自然多像一位母亲。纵横的河汊是他的血管,习习的春风是她呢喃的细语,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 江边如此多娇,引游人无数。一群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游春。
5浏览90
和风筝写作方法相同的作文!!!!!!!!!!!!!!!!!!!!!!!!!!!!!!!!!!
学生的语感能力主要表现: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读完一篇文章能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特点;面对一道作文题,能审清题意,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下笔成文,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可以说,学生的语感能力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水平。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让学生重视读,理解文本的含义 学生查字典,辨字形,遣词造句,分析语法,句型变换,可以单独理解字词句的含义或情感。但有些字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与本义是不相同的,用上面的途径是不能实现,篇章的内容更无从入手了。必须用读的手段,将字词句连缀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中读的形式有:默读,朗读;读一段,通篇读。抒情散文、诗词曲赋要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读,从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长江之歌》通过朗读,体会长江的磅礴气势和母亲般的宽广胸怀。《理想的风筝》,引导学生抑扬顿挫、有节奏地朗读,流露出对刘老师的崇敬之情。叙事散文、小说则要学生用默读的方式理解课文;富于哲理性的语段要学生反复吟读,背诵下来。总之,读,使学生大脑积淀着大量规范的优美的语言信息,在具体实践中运用自如。 二、让听与说、读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一信息元不断刺激大脑皮层,便可以将信息储存在大脑的神经中枢。读,将语言的信息进入大脑,观察可以将影像聚于大脑,听也可以将知识的信息输入大脑的神经中枢,说是对前面几种形式的反馈。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听与说、读与说有机结合起来。讲授《理想的风筝》,在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后,让学生说说课文选取了哪几个特写镜头刻画作者记忆中的刘老师,然后通过“刘老师啊,您( ),我们永远怀念您,深深地怀念您!”句式的训练,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每一个镜头所表现出的刘老师的特点,即刘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在。刘老师的形象在同学们的讨论中逐渐清晰,也促进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有时,讲完一个重点问题,让学生重现这个重点问题,使知识重点又一次刺激大脑并反馈出来。解答某一问题,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解题角度和根据。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听与说、读与说结合起来,都会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感能力。 三、教会学生求同和求异思维的方法 从某一角度出发,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同异并存的。我们借助这点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可减少一些思维障碍,加速语感能力的形成。 1、从文本到文本。 《理想的风筝》和《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两篇文章都是表现人物对生活乐观向上的,在这相同点下,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篇文章在立意、写作方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同中求异”的思维。 2、文本与生活结合。 读书是为了指导人生,而生活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将两者结合,提高学生求同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习《孔子游春》,学生由“水是真君子”想到生活中品德高尚有情义有志向的君子,但现实生活中,“圆滑者”也不乏其人。教会学生求异、求同的思维方法,学生的知识得到了迁移,运用已有的知识感受新的东西。 四、积累与写作相结合 写作是积累的反馈,是作者平时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经过作者内化后迸发出的火花。引导学生读读书笔记、写观察日记和读写并举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1、扩大学生阅读面,做好读书笔记。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一个人如果没有贮存一定的语言材料,不可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的语言外,重视阅读课外书刊,搜集各个领域的材料,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做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如概括文章的内容,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写自己阅读的感想等,可长可短,形式不拘,兴致所至,即时书写。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积累大量资料,提高了分析能力,作文时就可厚积薄发了。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写好观察日记。 学生在课内外积累大量规范化的语言,必须观察具体事物,记录事物的特征,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感物风动,故形于色”,事物的特点是从种种表象中显露的。观察事物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征,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观察中,要学生不能毫无取舍地记录生活。有时记一个细节,有时记事件的梗概,有时仅记一句话或几个字。见到一个人,不是记这个人的姓名,而是记这个人的脾性,决不放过有价值的一颦一笑。每日记一事一物,细水长流,汇成江海,到达质的飞跃。尽管有时写出来令人觉得幼稚,但充满生活气息,是难得的素材。 3、读写并举。 有时要学生第一天认真看某一篇文章,体会文章的材料、思路、表现中心的方法。第二天丢开文章,根据自己的印象,用笔再现这篇文章,对照原文,看哪些地方与原文不符或漏掉,哪些地方比原文写得好。这样长期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脑海便积淀着许多种类文章的写法,经过内化创造,写作技巧便形成了。 总之,在课内外的教学中紧紧的抓住读说听写及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学生语感能力不断增强,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并不是神话了。
1浏览58
30条评论
传说被我打破
1
2016-05-19 19:54
算了加油奋斗
回复Ta
陆飞ASE
1
2013-05-25 16:39
又是一个秋天,天空像往常一样升起无数个各式各样的风筝。有蜈蚣的、蝴蝶的、小蜻蜓的……看到这些,我就想起了我慈祥的爷爷。 从小,我就与爷爷生活在一起。在我们这些小孙子中,爷爷最疼爱我了。 每逢到了秋天,爷爷总会用旧报纸或是些大挂历帮我做风筝。那一个个风筝,虽然在外人的眼里显得破旧不美观。可在我看来,却是非常的珍贵。每当爷爷做完一个风筝,我总会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它意味着爷爷将会带我一起去放风筝。
第3个回答  2010-05-30
一个字 编
第4个回答  2010-05-17
看看参考书,就OK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