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东山草堂,名将联碑埋幽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2

摆放在东山公园的古石雕

环带江左,面川峡而背荆门。”位于宜昌主城区的东山,状如玉枕,是宜昌人的后花园。唐时,这里建有寺庙,名为东山寺,其后成为历代途经夷陵的文人墨客们的必拜之地。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寺被毁于日军炮火。如今,这里竖起的是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沿白龙井路折入东山公园内,喧闹声即刻被屏蔽在身后,遮天蔽日的林木映入眼帘,空气也清新了许多。“川蜀三千,峡路一线。”《东湖县志》如是记载夷陵地形,其中居于城区的山脉以东山为主。“从这里看地势,左边是东山公园,英雄纪念碑是最高峰;右边是白龙岗公园,气象台是最高峰,中间是水塘。过去这都是东山公园的地界,县志上形容‘(东)山为郡枕’,说的就是这种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形。

张自忠题词碑刻

东山公园海拔只有127.8多米,唐代时山顶修建有寺庙,“以配江之南葛道山(磨基山)。”此后,东山寺成为夷陵一胜,东山图画成为古夷陵八景之首,历代文人到访夷陵,也必会拜谒东山寺。东山寺外还有一个亭,这个小亭名为览胜楼,诗文形容其“临小池,有山如屏,环之颇佳”。沿着左边的山路漫步,随处可见凋敝的游乐场,飘零的招贴画中隐约可窥见营业时的繁华。但现在,被弃用太久了,有些设备已经坍塌了。“翠藓苍崖森古木,绿萝盘石暗深溪。”欧阳修在《 冬至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 》一诗中,描绘出东山最原始的风光-苍苔古木,绿萝清泉,是令人忘忧的秘境。这里的溪流,说的是发源于东山的绿萝溪。绿萝溪西侧,连着刘家大堰。

湖中双亭

据传,夷陵文士、明朝嘉靖刑部侍郎刘一儒在世时,为方便游客到东山游玩和食宿,在东山山脚修建了东山草堂。万历丙申年,夷陵知州童世彦重修东山寺,同为夷陵籍的明代高官王篆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东山寺记》。这两位明代高官逝世后,均葬于东山之上。1958年实行农业合作化,要把东山改造成“花果山”。改造期间,王篆的墓就被“破坏”了。里面还有一批书,当时打开墓后,衣服的颜色很快就变了。如今,这位“王天官”的墓碑和石像生(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已移居老家点军 *** 。在幽静的林间,东山烈士陵园山下,我们与刘一儒的墓碑和石像生不期而遇。2米多高的石碑,一尺多高的乌龟碑基座,一近米高的碑帽静静地立在路旁,与威严的石武士、石兽相伴,繁复的纹饰尽显墓主人生前的显赫。石碑上,“刘一儒”、“刑部左侍郎”等字迹清晰可辨。这批石碑和石像生,是30多年前从乌龟碑迁移到这里的,这里正与刘家大堰毗邻,属于东山余脉。实际上早在西晋时期,旅居夷陵的晋代郭璞就曾在《游仙诗》中记载绿萝溪的风景:“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除了郭璞、欧阳修,南宋诗人陆游、明代夷陵名人雷思霈、清代严思浚等人也先后来到东山寺,游览赋诗。

东山草堂

公园半山腰,一架银色的“美龄号”专机引人注目。查阅资料获悉,大撤退前夕,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三姐妹曾飞抵宜昌,慰问抗战伤兵。而这架专机,是1986年由当阳空军送交给宜昌东山公园(原烈士陵园)作陈列展出的。比“宋氏三姐妹’来宜还早两年的1936年,蒋介石巡视宜昌东山,并提出建东山公园,保留了东山寺、昭忠祠和东山草堂。1940年, *** 高级将领张自忠为国捐躯后,灵柩经宜昌运往战时陪都重庆,在东山草堂公祭3天。此后,东山草堂和东山寺均毁于日军的炮火。“军中未即公布而民间已有所闻,不期集于东山寺者逾十万人。入夜,万火荧荧、衔哀野祭,山头路角,终夜闻悲叹声。”一首《宜昌哀挽行》记录了宜昌民众祭挽将军的盛况。上世纪70年代,葛洲坝即将动工之际,有感于众多英雄为国捐躯长眠于宜昌,却没有一个集中瞻仰的地方,宜昌社会各界提议,在宜昌东山开辟了烈士陵园。2003年,东山草堂复建,竖起了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公祭纪念碑。

东山(1)宜昌(1)草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