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家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22
中国古代著名的家训有《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教育子女为官要两袖清风。还有著名的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近现代还有著名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最早出名的当属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这篇《诫子书》不足一百字,可谓智慧之语,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是修身养德的名篇。
教参中 一个思考题:“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读: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是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你以为如何?我以为不妥。
要清楚地判断,请追根溯源先准确地解读文本。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开篇便明义,作者希望自己的晚辈能成为君子,如何才能成呢?答案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它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这个理解当无异议。
“身”指什么?“身”即人的身体、生命,可引伸为人的思想与品性。所以,“修身”,即修养身心,语出《 礼记·大学》,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能有如此修为者,当是有才之人也。
“德”又指的什么?甲骨文“德”字是一只眼睛在看木桩的影子运行。金文“德”字是更形象,左侧两划表示行走的意思,右侧上部一竖叠加一点,表示星(还表示太阳照在木桩上),右侧中部是一只眼睛在看,右侧下部是心。整个德字的含义,就是站在天文观象台中心点用眼睛观看七曜的运行。引申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舍欲之得得“德”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