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石家庄大房企都聚集在东三环片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琴学书社——城建论道。
道理很简单——拿地容易。

我觉得很多开发商还没有聪明到判断城市发展趋势的阶段,对他们来说,主要是逐利,在形式不太好的情况下,一定要降低成本,尤其是土地成本。

东三环是高新区和化工园区的交界地,天高皇帝远,两个区都是独自管理,独自审批,不受市里约束,说实话,胆子非常大,高新区就比较乱了,化工园区就更乱了。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种种运作,拿地就容易多了,也不像市里那么引人注目。

另外比较重要的是随着3号线的通车,高新区的交通会有一个升级,这也是开发商忽悠客户的重要理由。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大家先看一下开发区的位置,开发商拿地无非是地段和成本!

从图中可以看到,自从2014年撤市设区以来,石家庄高新区和老城区成了整个城市的中心地带,周边环抱着四个新区!最重要的是高新区地处东部开发区,村少地多(注意是净地多,不用拆迁直接开始盖),大房企在这拿地成本最低,利润可以最大化!

还有一点就是开发区的道路交通正在逐步完善。比如打通了很多的断头路,新修了很多的道路,南二环东延已经全线通车,地铁三号线横穿开发区到达东三环的北乐乡附近,二环东延开通了新的公交路线(556路,藁城 汽车 站……新火车站)以上种种便利促使大房企在东三环附近拿地,地铁和交通是宣传手段之一!

以上个人见解!

如果没有正定的横空出世发展的更早

关于房企拿地如何考虑地段或是成本先不谈,咱也不是房企人士,个中细节也说不清。只单就石家庄城市发展规划方向来讨论一下,因为房企在哪拿地,某种程度上是由城市规划引领的。提前说明纯凭瞎猜,不喜勿喷。

很久很久以前,石家庄城市发展方向定了两个,一个东南,一个向北,或者说一个高新区和栾城一个正定。

先说向北正定,说到正定不得不提到正定新区,正定新区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十年间最光彩,曝光率最高的时间段应该是1617年左右,曾经一度要申请国家级新区,城市副中心,也正是那两年石家庄提出北跨发展战略,就是北跨滹沱河衔接正定。

但是正定和石家庄主城之间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城市断裂带,中间包括滹沱河生态区域,如果向北发展必然要进行大规模的基建,而且城建时间也会被拉长。当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原因就是雄安的横空出世,导致正定国家级新区的梦想破碎,最后果然是北跨战略不了了之,正定新区也慢下了脚步,国家级新区是不可能了,最后是作为市的新区,还是正定县的新区,静观其变吧。

再说向西鹿泉,鹿泉作为市辖区之一,交通已经和主城区无比紧密,但是作为主城区的上风口,西面临山,是天然的生态涵养区,开发强度被严格限制,加上最近的爆出削山造墅事件,更是触碰了上面的敏感神经,山前大道以西也被划上了生态红线。所以向西发展不允许也不可能了。

同样,向南元氏方向更不可能,南部地区基础发展薄弱,存在大量耕地,或者说有广阔的城市断裂带。

最后只得向东部高新区或者东南部结合栾城发展,其实最近的政策倾向感觉也有所指。高新区基础工业比较雄厚,交通网络也很发达,唯一缺点就是配套相对不太完善,同时放眼这个地区,还有太行大街以东,南二环东延线以南这个空白地区,也就是循化工业园位置。循化工业园地区原来是作为城市重要增长极来定位的,最近上面视察反复提到了重点提升这个地区的人居环境。所以综合以上,感觉东南将来仍是石家庄城市发展方向。

东三环属于整个石家庄重点发展的区域,所以很多大型开发商都记录在此!

何为大房企?资金相对富裕,资金成本相对低,多为央企、国企背景,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消息灵通。为啥东三环?基本强二线内陆城市都是双核心发展格局,沿海城市因为海岸线地缘多为带状分布,支持三核布局。石家庄作为弱二线省会城市,逆袭之路必不可免要走双核发展的老路。之前因为@#~*&的原因,想玩一把跨河北进,甚至连天然隔离带和流沙层地质不适合高层建筑的客观条件都忽略了,后来也是因为@#~*&的原因,正定新区彻底黄了。为了发展只能延续之前向东向南的定位,毕竟西面有山、北面有河的客观条件。石家庄市政规划2020~2035马上官宣,中央商务区为第一核心,那第二核心在哪?南二环东延、太行大街交口。与主城区无缝连接,衔开发区而带栾城,又东又南。附近现有保利时光印象和万科新都会,两家大央企。综上所述,问题能讲清楚了吧。

石家庄基本三面环山,东北,东部,东南是大平原!这个解释合理不?

有消息称,石家庄会向东发展。

所以圈地,建楼。

因为2环内地太复杂了!又贵又乱,好多都要垫资。如果只开发住宅,大开发商都觉得赔钱。

因为东边有地,西边没地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