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父母会“撒气”在孩子身上?或许是在寻找“自卑补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3

近来一则父亲酒驾被查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广泛热议,新闻中,一名父亲因为车上超载了一人被交警拦下,罚款50元,扣了6分。这让这名父亲非常的生气,于是一气之下,把3岁的儿子拎起来摔在地上,孩子的头部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当下就发生了严重的擦伤。而孩子害怕爸爸真的不要自己了,不顾疼痛连忙跑到父亲的身边抱着父亲的大腿,请求父亲不要抛下自己。原来这名父亲为了送患病的家人去看病,内心的焦虑和痛苦使得他在被交警处罚后情绪崩溃,将盛怒发泄到了孩子身上。最终交警考虑到具体情况,决定将车辆放行了。

这段新闻在网上流传开来,网友们对此评论不一。很多网友指责这名父亲,不该把气撒到孩子身上,孩子还小,不应该为你的坏情绪背锅。也有网友表示,很多父母都有冲孩子撒气的时候,这位父亲的做法虽有不对但是也能被人理解。明明最爱孩子的就是父母了,为什么父母仍然会选择冲孩子撒气呢?

此前有一则新闻,杭州一名小学生,因为弄丢了妈妈的手机而害怕的不敢回家。在找了很久之后也没有找到后,孩子忐忑的回到了家。没想到等待孩子的是妈妈的暴怒和一番毒打。母女俩相依为命,平时的生活比较节约,显然手机丢了是这个家庭不小的损失。于是,小学生的妈妈把孩子绑在了椅子上,用晾衣架等工具进行殴打,等打累了,母亲便回房间休息了,结果第二天母亲醒来发现孩子已经去世了。很多家长虽然不像新闻中的母亲这般暴虐,但是对孩子撒气的行为却并不少见。

1.“我不要你了!”

这句话是很多宝妈常挂在嘴边的。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或者做错事的时候,生气的妈妈很容易说出“我不要你了!”虽然事实上并不可能会遗弃孩子,但是这种恐吓的方式足以让孩子心惊胆战,处于恐慌之中。

2.“这都做不好,你真的很笨!”

当家长被攀比心所捆绑时,生活中的不如意很容易被投射到孩子身上,自己在业绩上不出色就希望孩子能够比同伴优秀,而当孩子没有做到时,家长更加倾向于把对自己感到无能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通过指责孩子的愚笨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3.“别让我看见你!”

家长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家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对孩子发脾气。也许孩子根本就没犯错,或者是一点小错,被负面情绪困扰的家长很容易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推卸到孩子身上,没来由的嫌弃让孩子的内心很受伤。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可置否的,但是为什么如此多的父母还是会选择把气撒到孩子身上呢?为什么会倾向于让孩子为自己的负面情绪买单呢?

张姐白天项目上出了错很晚才回到家,一回到家就看见老公坐在沙发上玩手机,臭袜子乱扔一地。张姐感觉怒气值快到了顶点,这时候大宝跑过来求抱抱。张姐压抑着怒气和孩子解释说自己有点累,过会儿再抱。但是孩子丝毫没有意识到妈妈的情绪不对,继续不依不饶的求抱抱。张姐一下子控制不住情绪和孩子发起火来。“不要过来烦我,走开!”孩子显然没有想到妈妈会有这样的反应,愣在原地,怯懦的不敢发出声音。张姐看着孩子委屈的样子,这才发现自己是在拿孩子撒气,心理十分后悔。

1.从孩子身上更加容易得到掌控感和安全感

父母习惯于冲孩子撒气更多时候可以从中获得掌控和安全感。而当家长遇到烦心的事情后,这两种感觉是极其缺乏的。比如说在单位受了领导的批评,家长的内心是有些自卑的,极度的需要掌控感和安全感的充盈,而孩子自然就成了无辜的被索取者。

2.孩子处于弱势,只能默默的忍耐

父母的指责和嘲讽让孩子没有回击的能力,在父母的撒气行为中孩子处于弱势的一方,父母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反驳。和孩子撒气不会受挫,这使得父母倾向于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因为在这场撒气行为中,父母始终拥有主动权。

3.冲孩子撒气的成本最小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是自己的私产,自己有权利决定孩子的所有。当父母指责孩子,虽然孩子很难过,但是最终还是会回到父母身边。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冲孩子撒气的成本是最小的。

不难想象,每一场撒气行为都是打着教育名义的恃强凌弱。虽然大多数时候,孩子仍然会跑回父母身边承认错误,希望父母不要离开自己,或者希望父母不要再生气,但是 每一次无来由的撒气行为都在暗暗的伤害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1.影响孩子内心的自我认同感

父母的撒气行为对孩子来说是一场灾难,孩子需要不断的反省自己到底哪个地方做错了,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够好,这种时刻存在的自我怀疑,使得孩子内心对自我的认同感极具下降,孩子变得自卑,自我评价极低。

2.影响亲子关系

父母的撒气行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了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的亲密感被破坏,孩子与父母变得无法亲近,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被破坏,孩子与父母变得更加疏离。亲子间的融洽关系在一次又一次的撒气行为中消耗殆尽。

3.影响孩子家庭观的建立

父母对孩子的撒气行为,影响孩子的家庭观。在知乎上曾有一个关于父母的哪些行为令孩子无法释怀的话题,其中有一个回答,“父母总是没有来由的数落我,这让我摸不清头脑,我总是小心翼翼的。长大后我再和父母说起时,他们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不会生孩子,因为我不确定我会不会像父母对我一样对他。”

就像新闻中那个因超载被查而冲孩子撒气的父亲一样,生活中父母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苦衷,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是最无辜的,小小的他们就要为父母的情绪失控而买单。为人父母学会收敛情绪,平等的和孩子相处是最基本的宠爱。

各位家长朋友们,您对父母的撒气行为有哪些看法呢?您有过控制不住情绪对孩子吼叫的行为吗?欢迎大家留言与逗儿妈妈一起探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