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这个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04-05
古文译注

唐太宗论治国之道

上御翠微殿①,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②。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③。”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④;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寘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⑤,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⑦。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注释】

①翠微殿:唐翠微宫正殿,在都城长安近郊的终南山下。②戎狄:古代少数民族,西称戎,北称狄。这里泛指各少数民族。③率意:随意。④疾:通“嫉”,妒忌。⑤不肖:品行不好。⑥践祚:登上皇帝位。⑦种落:种族、部落。

【译文】

唐太宗驾临翠微殿,问陪侍在身边的臣下说:“自古帝王虽然平定了中原华夏,却不能降服周边戎狄。我的才能赶不上古人,成就的功业却超过古人,自己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大家各自随便按实际想法谈谈吧”。群臣都称“皇上功德大如天地,多如万物,无法找到适当的词语来表达”。太宗说:“不对!我能达到这个地步,只是凭借了以下五方面而已:自古帝王多妒忌别人超过自己;我却见到别人的优点,好像自己也有了这个优点。人的品行,能干和不能干兼而有之,我常常抛弃其短处,择取其长处。国君往往进用贤人便想把他放置怀里,斥退不贤的人便想把他推到山谷中去;我看见贤能的人就尊敬他,看见不贤的人便怜悯他,贤人和不贤的人能各自找到他们适当的位置。国君多厌恶正直之士,或明或暗地诛杀无辜,没有哪一代不是这样;我即位以来,正直之士并肩立于朝廷,不曾贬退、责罚一人。自古君主都推重华夏,轻视夷狄;我独一视同仁予以爱护,所以各个种族部落都像对待父母那样归依我。这五方面就是我成就今日功业的原因呀。”
第2个回答  2006-03-30
左光斗做督学时,史可法已经通过童子试成为秀才,他来见左光斗.左光斗看到史可法十分称奇,说:"你是一个不寻常的人,将来你的名望和官位一定超过我."左光斗就召他到读书的府第,并且常常馈赠他的父母家用.

一天,左光斗夜里从外面回来,外面正是刮着寒风下着雨雪的天气,进入史可法的房间,看见史可法不脱衣帽坐着打盹儿,两个童子站立在两旁:左光斗把自己的衣服解下来披在史可法的身上,并且不让他发现,左光斗对史可法的爱护就是像这样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