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区详细资料大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1

惠济区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截至2017年,惠济区辖区总面积206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2个镇,常住人口29.83万人,城镇化率74.59%。

惠济区位于黄河南岸,拥有距离郑州中心城区最近的自然山体—邙山,北依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全区600万株树木、6.4万亩森林面积,是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先进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

惠济区是郑州市中心城区的北部组团,惠济新区规划面积48.8平方公里,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和“土地综合利用试验区”。

2017年,惠济区生产总值150.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0941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1:36.4:60.5;固定资产投资247.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6元。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惠济区 外文名称 :Huiji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 下辖地区 :6个街道、2个镇 *** 驻地 :开元路8号 电话区号 :(+86)0371 邮政区码 :450053 地理位置 :郑州市中心北部 面积 :206平方公里 人口 :29.83万人(2017年) 方言 :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黄河风景名胜区、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花园口旅游区等 机场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火车站 :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南站、郑州北站 车牌代码 :豫A GDP :150.23亿元(2017年) 人均GDP :50941元(2017年)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经济,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交通,人口,社会,教育,旅游,

历史沿革

惠济,旧属荥泽县。 惠济区 1931年,属广武县。 1953年,划归郑州市郊区。 2004年5月1日,郑州市邙山区正式更名为惠济区。 惠济区名具有美好深刻的字意与内涵。“惠”的字面意思为给人好处、受到的好处,如恩惠、受惠无穷等。同时“惠”又是常用的敬辞,如惠顾、惠临等体现了尊重、欢迎对方的语意。“济”在汉语中解释为对事情有益,富于成果、成效,还有形容人多之意,如人才济济、济济一堂等。“惠”“济”相连,寓意区域有“聚八方之恩泽,平等互惠;揽四海之贤才,和衷共济”的深刻含义。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底,惠济区辖6个街道,2个镇:老鸦陈街道、长兴路街道、迎宾路街道、新城街道、刘寨街道、大河路街道,古荥镇、花园口镇。 惠济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惠济区是河南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经纬度为东经113.6度,北纬34.87度,辖区总面积206平方公里。 惠济区

气候环境

惠济区属北温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春旱多风,冷暖无常;夏炎多雨,水热同期;秋凉晴爽,日照充足,冬寒干燥,风多雪少。一年之内四季分明。气温年际变幅较大,总的比较温和。年平均气温14.2℃,年度变化幅度在13℃—16℃之间。 惠济区 多年平均降雨量649.9毫米。降雨量年际变率较大,年内分布不均。最大年降雨量1041.3毫米,最小年降雨量384.8毫米。降雨量随地势高低由南向北递减。

经济

综述

2017年,惠济区生产总值150.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0941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1:36.4:60.5;固定资产投资247.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6元。

第一产业

2011年惠济区农业主要表现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呈现“一增一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35公顷,粮食总产量26678吨,分别增长0.6%和下降1.0%。蔬菜播种面积持续增加,总产稳步增长,全区蔬菜总播种面积6856公顷,蔬菜总产25.89万吨,分别增长0.4%和增长3.9%;畜牧业内部结构和产品不断最佳化。全区禽蛋产量和奶产量分别为0.59万吨和3.33万吨,分别增长1.7%和9.5%;肉产量0.67万吨,增长1.5%。全区猪存栏和禽存栏分别为2.27万头和157.1万只,分别增长8.1%和8.7%;牛存栏0.90万头,其中,奶牛存栏0.88万头,增长8.4%,其中奶牛存栏增长22.2%。 惠济区 2011年全区水面面积达到1062公顷,较上年增加43公顷,增长4.2%;水产品产量达到2.41万吨,较上年增长5.7%,其中鲤鱼产量达到1.78万吨,占全部鱼类总产量的73.5%。

第二产业

2011年惠济区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09499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全年我区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0404万元,同比增长18%,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85575万元,同比增长18.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9095万元,增长5.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175万元,增速为-27.2%;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82065万元,增长1.7%;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93017万元,增长34.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27242万元,增长25.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3162万元,增长5.9%。 2011年惠济区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在生产平稳增长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774857万元,同比增长20.2%,产销率达98.6%,实现利税40099万元,增长25.4%;实现利润25868万元,增长22.3%。

第三产业

2011年惠济区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8917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4332万元,增长25.3%,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585万元,增长10.0%。按投资单位性质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258979万元,增长9.4%;港澳台商完成投资13274万元,下降42.5%;外商投资完成55110万元,增长82.4%;民间投资完成518969万元,增长40.5%。 惠济区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59566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住宅投资202914万元,增长14.1%;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39.9万平方米,增长38.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00.9万平方米,增长35.6%。商品房新开工面积62.3万平方米,增长92.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2.4万平方米,下降41.1%;完成销售额21.3亿元,下降22.4%。 施工项目个数58项,比上年下降19.4%,其中新开工项目28项,下降34.9%;竣工项目个数30项,下降23.1%。项目建成投产率51.7%。 区委、区 *** 确定的63项开工建设项目,实际开工建设39项,累计完成投资37.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2.4%;辖区内23项省市重点工程,实际完成投资14.5亿元。

交通

惠济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点,地势平坦,是进出中原的咽喉,京广铁路大桥、亚洲最长的黄河公路大桥南北贯通,310高速公路、107国道、江山路(豫68)、大河路、郑花公路、郑州北环道穿境而过。是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和107、310高速公路的交汇点,陆路交通呈“双十字”型。区内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亚洲最长的黄河公路大桥,是全国交通的枢纽。距郑州国际航空港仅20分钟车程。随着郑州市“东移北扩”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连线黄河游览区、黄河大观的黄金旅游大道省豫68将扩宽为双向八车道。8条市内公交线路汇入市区大公交网路。区内主干道天河路和开元路纵横交错,天河路从江山路直达黄河大堤,开元路连线107国道和江山路,2013年惠济区区已形成连线东西、贯通南北的四横四纵高等级城市道路骨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路遍布乡村。 惠济区

人口

2013末,惠济区常住总人口274028人,其中城镇人口184969人。总户数91039户。年平均人口272982人。全区人口出生率10.35‰,死亡率4.01‰,自然增长率6.34‰。

社会

惠济区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975元,比上年增长27.1%。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80元,增长13.3%;人均消费性支出12493元,增长3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945元,增长23.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782元,增长20.0%。恩格尔系数为29.0%。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8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4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90.3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75平方米。

教育

郑州大学城北区建于惠济,郑州师范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郑州财经学院、郑州铁路警官学院等十几所高校在此落户。 惠济区 郑州师范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和成立河南财经学院等原因曾两度撤并,两次恢复。学校已有60年的办学历史和连续25年培养全日制大专层次中国小教师的办学经验。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201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河南商专和郑州牧专合并组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创建于1980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 *** 中央副主席的陈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学校座落在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北大学城,占地面积1000余亩,学校设有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聋人艺术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德育教学部、体育教学部、五年制大专教学部共14个教学机构。

旅游

邙山 惠济区 邙山在郑州的六区中,唯有惠济区拥有一座伏牛山余脉——邙山。它也许不够险峻,但沟壑纵横,起伏有致,缓坡处处,山道弯弯。 黄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惠济区区已建成16平方公里“一山美景,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邙岭大型水土保持生态园、沿黄河长27公里宽1000米的生态防护林带,形成了郑州北部的绿色屏障,构筑了绿色长堤。 西山黄帝城 被誉为“华夏第一城”的西山黄帝城,已被专家确认是黄帝建造的五城之一。 惠济区 古荥镇 古荥镇包括了古荥阳的大部分区域,是楚汉争霸的主战场,刘邦、项羽曾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如火如荼的历史大戏;古荥阳城墙虽历两千多年风雨,仍有一部分挺立在惠济大地;而汉代冶铁遗址则因是全世界最早、规模最大的冶炼工场而轰动世界。以上三处古迹都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都集中在古荥这么一个千年古镇,实在是中国罕见,北京来的考古专家大发感慨:“一镇三宝,一步三叹”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