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作什么观什么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9

1. 带观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叹为观止、洞若观火、冷眼旁观、洋洋大观、坐井观天

一、叹为观止

白话释义: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朝代:春秋

作者:左丘明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观止矣。”

翻译:德行达到顶点了,伟大啊,像上天无所不覆盖一样,像大地无所不容纳一样,虽然有超过大德大行的,恐怕也超不过这个了。

二、洞若观火

白话释义:形容看得非常清楚明白。

朝代:周

作者:先秦诸子

出处:《尚书·盘庚上》:““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翻译:我看你的情况,看得非常清楚明白。

三、冷眼旁观

白话释义:指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朝代:宋

作者:朱熹

出处:《答黄直卿》:“冷眼旁观;甚可笑也。”

翻译:冷淡的态度站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43134在一旁观看,真是可笑

四、洋洋大观

白话释义:形容事物丰富多彩,美好繁多。

朝代:春秋

作者:庄周

出处:《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翻译:先生说:“道,可以覆盖万物,丰富多彩,美好繁多十分广阔!

五、坐井观天

白话释义: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

朝代:唐

作者:韩愈

出处:《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翻译:坐在井里看天,说天小,其实不是天小

2. 寻观作什么四字成语

寻欢作乐

xún huān zuò lè

【解释】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出处】清·吴梅《风洞山》附《先导》:“风尘倾洞,天地丘墟,这班人儿还要演起戏来寻欢作乐。”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贬义。多指沉迷于男女之事和歌舞享乐。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

【辨形】作;不能写作“做”。

【近义词】花天酒地、寻花问柳

【反义词】朴实无华

【例句】这伙狗男女;靠走私诈骗发了横财;日夜~。

【英译】gather life's roses

3. 带有观字的四字成语

带有观字的四字成语:傍观冷眼 傍:通“旁”。

用冷眼或冷淡的态度在一旁瞧着。 察言观色 察:详审。

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大有可观 指很值得看,很值得重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

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等量齐观 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东观续史 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

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

洞若观火 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隔岸观火 隔着河看人家着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公听并观 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观过知仁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观今宜鉴古 宜:应该;鉴:镜子。

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观眉说眼 比喻挑眼,说闲话。

观往知来 认真研究过去,就能推测未来。 观望不前 不前:不敢上前。

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观衅伺隙 衅、隙:破绽、漏洞。

探察对方的破绽、漏洞,以待时机。 观者如堵 堵:墙壁。

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观者如云 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

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镜里观花 镜子里头看花。

指虽看得见,却得不到或摸不着。 静观默察 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冷眼旁观 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明若观火 象看火那样清楚。

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旁观者清 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叹观止矣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叹为观止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蔚为大观 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袖手旁观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洋洋大观 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

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仰观俯察 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

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以观后效 后效:以后的效果。

指将罪犯从轻处分,再看他以后的表现。 侏儒观戏 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跟着别人说。

走马观花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坐观成败 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 坐井观天 坐在井底看天。

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坐山观虎斗 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作壁上观 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作如是观 如是:如此,这样;观:看,看法。

抱这样的看法。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矮人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矮子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傍观者清 傍:同“旁”。旁观者:在一旁观看的人。

同一事物,在一旁观看的人比当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与“当局者迷。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指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 悲观厌世 厌世:厌弃人世。

对生活失去信心,精神颓丧,厌弃人世。 比量齐观 指同等看待。

炳如观火 炳:光明、明亮、显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炳若观火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粲然可观 粲然:鲜明的样子。

形容事物色彩鲜明。指成绩卓著,达到很高的水平。

察言观行 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察颜观色 观察别人的脸色,以揣摩其心意。

迟疑观望 指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迟徊观望 犹言迟疑观望。

迟回观望 犹言迟疑观望。 侈人观听 指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从壁上观 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达观知命 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

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 东观西望 观:看;望:向远处看。

形容四处观望,察看动静。 东观之殃 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

后用以指杀身之祸。 东望西观 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同“东张西望”。 洞如观火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同“洞若观火”。 返观内视 原为佛教语。

指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返观内照 原为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

后亦指自我反省。 观者如市 形容观看的人多。

观者如织 织:编织的衣物。观众像编织起来的衣物一样密。

形容观看的人非常多。 观者云集 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

形容观看的人多。 观场矮人 指见识浅鄙者。

观风察俗 指观察国风民俗。 观化听风 指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观机而动 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观机而作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同“观机而动”。

观貌察色。

4. 带观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带观字的四字成语有:察言观色、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叹为观止、走马观花。

一、察言观色1、拼音:chá yán guān sè2、释义:留意观察别人的话语和神情,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3、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翻译: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谦恭地对待他人。)二、袖手旁观1、拼音:xiù shǒu páng guān 2、释义: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3、出处: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翻译:虽然技艺高超的人不是经常有,但是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常有。)三、隔岸观火1、拼音:gé àn guān huǒ2、释义:站在对岸看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加帮助,而采取观望的态度。3、出处::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翻译:隔岸红尘中的人忙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43035得风风火火,山中寺门前的人待人冷冷冰冰。)四、叹为观止1、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2、释义:看到这里就停止。

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3、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

(翻译:虽然有超过大德大行的,恐怕也超不过这个了.观赏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五、走马观花1、拼音:zǒu mǎ guān huā2、释义:原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比喻观察事物或了解情况不深入细致。3、出处: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翻译: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5. 四字成语,第一个字是"作",都是有哪些

作壁上观 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作恶多端 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

作法自毙 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

作好作歹 比喻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劝说。

作嫁衣裳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作奸犯科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作茧自缚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作金石声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作如是观 如是:如此,这样;观:看,看法。抱这样的看法。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作善降祥 旧指平日行善,可获吉祥。

作舍道边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作威作福 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作育人材 培育人才。

作贼心虚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作作有芒 作作:光芒四射的样子。形容光芒四射。也比喻声势显赫。

作辍无常 时作时歇、不能持久。辍:停止;无常:变化不定。

作歹为非 做各种坏事。

作法自弊 指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

作福作威 原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用以形容妄自尊大,滥用权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