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那些有趣的人——耿直boy子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春秋战国那些有趣的人——耿直boy子路

        孔门弟子三千,在那么多学生中,孔子最喜欢哪个学生呢?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颜回。《论语》中,颜回一直是以好学生的形象出现的,得到老师表扬最多的也是他。然而钱钟书在和杨绛聊天的时候却认为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子路。在杨绛的《〈论语〉趣》里有提到这一幕。

      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有他独到的眼光。在我读《论语》的过程中,子路的确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而在“孔门七十二贤”之上,更有“孔门十哲”,其中就有子路。可见他的不一般。在《论语》中,子路共出场 81 次,分布在41个章节中,可以说出场频率很高了。

        把这些有关子路的内容细细读来,你会发现子路也许不是孔子学生中最有才华的那个,但绝对是最有个性,最有传奇色彩,最直爽,最没心机的人,堪称一个可爱的耿直boy。

        我对子路最深的直接印象来自于他的名字——子路。子路这俩字怎么啦?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不能用上海话来念,

……

……

……

猜你已经在用上海话念了,哈哈。很interesting是吧?(上海话“子路”念起来就是“猪猡”)

不仅名字读起来很神奇,而且子路也与小猪佩奇有一个共同点——社会人。

我是社会人

子路,姓仲名由,子路是他的字,又一说字季路。有典籍称子路是“卞之野人”。

      不要误会,“野人”并非是这个意思。卞地在鲁国郊外,栖居在这里的人称之为“野人”。生活在都城及其周围地区的称之为“国人”。也就是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区别。

      《史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jiā tún),陵暴孔子。”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一眼就被“ 陵暴 ”两个字怔住了。“陵暴”什么意思?欺侮凌辱。就是说子路曾经对孔子实施过暴力,而且是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暴力。太让人震惊了!

      虽然司马迁没有描述细节,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太史公的只言片语来想象子路头戴雄鸡似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对身高一米九的孔子……请自行补脑当时的画面。

      然而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子路随后就拜入了孔子门下成为他的学生了。其实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与孔子的年龄是很接近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子路在孔门众多弟子中可以算作是“师兄”级别的了。

我被怼我开心

      然而身为“师兄”的子路,似乎并没有得到老师太多的关照,在《论语》中,他的出场大多是以被老师怼而结束的。每每孔子提出一个问题,总是子路抢先出来回答,然而他的回答总是显得很中二,与接下来其他弟子的回答形成鲜明反差,最后老师大加赞扬一下后面学生的回答,而最先回答问题的子路更像是抛砖引玉的那块砖。

        最著名的就要属下面这篇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几个弟子陪孔子坐着。孔子就问他们,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啊?子路不假思索地抢先回答说,让我来治理一个内有灾荒,外有敌患的国家,三年功夫,我就能让它变得富强、法制、文明、和谐……

      孔子听后呵呵一笑。

      其他几个弟子一看,老师这是对子路夸海口的回答不满意呀。懂了。

      冉有接着说,我不想把目标定得太大,先订一个小目标,让老百姓富足就可以了。

      公西华说,我目标更小,管管宗庙祭祀,有活动的时候做个主持人司仪什么的就可以了。

      这时,在一旁抚琴的曾皙停了下来,说,我只想在暮春时节,和小伙伴们游游泳,吹吹风,唱唱歌回家就可以了。

        孔子听了很高兴地说,啊呀,我最欣赏曾皙的回答呀。治国要用礼,可是刚才子路的回答毫不谦让,一点都不低调,所以我笑他啊。

        你看看,子路就是抛砖引玉的那块砖吧?然而看完这个故事,我却始终觉得还是耿直高调的子路比较可爱。

      又有一次,还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他们哥几个的故事。

      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件合乎义理的事就要干起来吗?”孔子说:“爸爸哥哥还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当然要先请教他们喽。”

      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乎义理的事就要干起来吗?”孔子道:“那当然,听到就干起来。”

      公西华搞不懂了,问孔子:“老师您怎么标准答案不一样呢?”

      孔子说,冉有这个人平日畏畏缩缩,所以我给他壮壮胆;子路这个人胆大包天,所以我要压压他。”

    类似的段子在《论语》中还有很多。

      孔子的几个弟子站在孔子身旁,都是恭恭敬敬,和和乐乐的表情。唯独子路怒目金刚,一副找人拼命的表情。孔子说:“像子路这样,恐怕以后会不得好死吧。”

        这个……长得丑有错吗?

        我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总是要怼子路呢?难道当年被子路当街陵暴的茬还没翻篇?哈哈,这是我的小人之心了,我宁愿相信他们的关系不仅是师徒,更像是朋友。因为如果再细细翻翻《论语》,我们发现子路也经常回怼孔子呢!

我怼孔子我开心

      有一次,子路提拔了一个小师弟子羔到费这个地方去当长官。孔子觉得子羔学业还未学成就去当官,那是害了子羔这个年轻人。

      但是子路很不客气地回怼说,那地方有人民,有社稷,在实践管理中就可以学习很多东西,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叫学习呢?”

      孔子气呼呼地留下一句话,正因为你这样,所以我最讨厌那种利口善辩的人!

      能当场回怼孔子的,纵观三千弟子,估计也就是子路了。然而子路怼孔子并不是偶发事件,只要他认为不对,就会直言不讳地向孔子指出。可以说是非常耿直了。

      又有一次,孔子周游列国来到了卫国。实际掌权者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很漂亮,但私生活的作风不是很好,不过她对孔子的德行和学问非常仰慕,所以邀请孔子来聊一聊人生。按理来说,孔子应该是不会去的,然而事实上孔子还是去见了南子,而且是单独去见的哦。两个人见面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很遗憾其实我也不知道,因为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然而这件事情被子路知道了,子路非常生气:老师你竟然单独去见了南子,也不带上我。

开个玩笑,其实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子路对“子见南子”这件事非常不开心,孔子对天发誓说:“我要是与南子做了什么对不起人的事,上天会抛弃我,上天会抛弃我!”

      你看,能把孔老夫子逼得对天发誓,除了子路这个耿直boy,还能有谁呢?

      其实,孔子也并不是没有表扬过子路。

      孔子有一次心血来潮表扬子路,说穿得屌丝一样,站在高富帅边上,但是却没有自卑感的,大概也就是子路了吧。还引用《诗经》里面的一句话来赞美子路,意思是不嫉妒、不贪求,怎么不是美德呢?子路心里那个美呀,像复读机一样整天念叨这两句诗。结果孔子烦了,说,夸你两句,你还得瑟了。

    孔子的主张一直得不到施行,有一次他有点心灰意冷地说,我准备乘上木筏子漂流到海外去了,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子路吧!子路听了特别开心,心想老师对我是真爱呀!

      没想到孔子接着来了一句,可惜找不到造船的木头啊。(还有一种解释是; 子路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孔夫子,您这是真心表扬子路吗?我怎么总觉得在给子路挖坑啊?是不是还想着陵暴那个茬呢?

      其实,孔子是关心子路的。他了解子路莽撞率直的个性,担心子路的一味“好勇”会害了自己。甚至早就作出过 “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好死”的预言。然而,性格决定命运。子路的最终结局,也正如孔子开玩笑时所预料的那样“不得其死然”。

死得也很耿直

      公元前478年,卫国发生内乱,出逃到他国的蒯聩(kuì)为了夺回王位,挟持了自己的侄子孔悝(kuī),想获得他的支持。(孔悝就是那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文子孔圉(yǔ)的儿子)。子路当时是孔悝的家臣,听说消息后单枪匹马进城,准备救出孔悝。于是进入城门,放火烧高台。蒯聩派手下与子路搏击,子路当时已经63岁了,力不从心,帽缨被斩断了。这个时候,他想起孔子的教导“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来用尽全身力气,系好帽带,并说,君子在临死的时候,帽子也是要端正的。然后就被杀死了并被剁成了肉泥。

        老师对学生是最了解的,何况是相处了几十年的师生。孔子听说卫国发生政变后,就担忧地说,子路怕是回不来了。(嗟乎,由死矣!)果然,消息传来,子路被砍成肉泥。孔子听了,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大哭起来。连连高呼“天祝予”、“天祝予”。这是老天在诅咒我啊,老天在诅咒我啊!可见孔子内心的悲痛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并且让人“覆醢(hǎi)”,将肉酱倒掉,从此不再吃肉酱。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孔子对子路是真心关爱的。之前对子路的调侃、揶揄,其实都是对子路的提醒和鞭策。然而子路的耿直是自始至终的, 他的死也许让人觉得不值,但是他杀身成仁、 向死而生的伟大精神却让人尊敬。

      子路死后第二年,孔子也死了。

      孔子一直想提点子路改正尚勇、鲁莽的毛病。然而子路就是子路,到死依然是那个“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的耿直boy。

古人很可爱,历史很有趣。

让我们一起来学(ba)习(gua)语文课上那些来不及讲的趣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