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学子下乡,寻访红色基地,传承红色精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七月的盛夏,天空蔚蓝透亮,吹着微风,伴着阳光,湛江科技学院向日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下文简称向日葵服务队)走在平坦宽阔的巷道上,满怀期待地追寻着属于怀集的那一抹红色记忆。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较为突出。2021年7月21日,向日葵服务队前往怀集,探访那永不泯灭的红色基地——怀集烈士陵园和梁一柱烈士故居。

怀集是一片红色热土,我们的第一站走访了怀集县县城北郊天湖林场乌榄山里的怀集县烈士陵园。1957年4月,为纪念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勉励教育后人,怀集县人民政府将原县城中心的“洊江公园”改建为烈士陵园,烈士陵园由怀集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怀集县烈士纪念馆构成。“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乌榄山的西麓,坐东向西,两旁松柏茂密,亭塔相依,尽显庄严肃穆。1995年,怀集县委、县政府将怀集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定为全县中小学德育基地,1998年被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育一代又一代时代新人。高大的纪念碑笔直的伫立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就像那一个个永不妥协的革命烈士,永远不会低下他们挺拔的身躯,追随着中国共产党,与敌人抗争到底。

怀集县烈士纪念馆位于纪念碑前右侧,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为钢筋水泥建筑物,据了解,馆名“怀集县烈士纪念馆”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政委梁嘉题写。纪念馆内陈列了邓拔奇、郑作贤、梁一柱、邓卓奇及革命情侣植启芬、邓偶娟等270多名革命烈士的英雄史料和事迹。馆内展区主要以烈士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展出图片200余幅,烈士遗物及其他革命文物40多件。参观过程中,我们细细翻阅每一个故事,品读他们的艰苦岁月。看到烈士们使用过的各类器具与简陋的武器,我们不禁感慨,在当年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英雄们仍然没有放弃革命,没有放弃拯救我们的祖国,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做到。而处于当代的我们更是应该传承他们的精神力量,尽我们青年一代的力量振兴我们的民族,强大我们的祖国。

结束怀集烈士陵园走访参观后,我们在怀城街道永安社区居民委员会干部的带领之下,来到梁一柱烈士的故居进行参观。梁一柱烈士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怀城镇永安居委会红旗路东巷25—27号。在前往梁一柱烈士故居所在村落的路途中,村落的道路宽阔且干净整洁,但沿途走来却并未看到有关烈士故居的路标指示牌,这对于外来走访者前往故居参观造成极大的不便。几经周折终于来到,向日葵服务队在还未抵达梁一柱烈士故居时对其充满想象,但眼前的故居环境却让我们一时失落,烈士的故居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修缮,房屋整体情况破旧简陋,只有一个牌匾在外围墙面。而进入故居内部,映入眼帘的也并非是干净整洁的房屋,房屋内置环境杂乱,随处可见的垃圾以及摆放杂乱的物品和野蛮生长的杂草充斥着整个屋子,没有明显的红色基因内容。

经过向日葵们的一番走访发现怀集虽然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基地,但当地对其保护开发和宣传力度尚未完善,导致当地红色基地知名度较低,客流量较少,而红色旅游基地的相关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游客基本需求。当地政府应重视怀集红色基地的保护及宣传工作,保护烈士故居,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当地政府应当采取相关措施,在不破坏建筑本来的面貌情况下,对故居进行适当的保护修缮。同时根据红色旅游基地发展规划,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到位才能提高当地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参观。红色文化精神才能真正地传承下来,不断地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红色旅游具有不可比拟的教育宣传功能,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游客而言,探索红色革命基地不仅可以欣赏祖国的山川美景,更能让英烈们的动人事迹洗涤和净化心灵,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政府应好好利用怀集县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当地开展红色革命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