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劝少喝酒,现在却要滴酒不沾,是何道理?男子不听劝咋样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不少酒民表示,过去人们总是说“美酒香醇,适当饮酒对 健康 有益,少喝点没事儿”。但现在提到喝酒,清一色的都是让人滴酒不沾。为什么现代人对酒精的“敌意”这么大?难道真的是 社会 变了?


酒还是老酒,想法却不再陈旧

很多人过去喜欢喝酒,无非是冲着“小酌怡情”“少喝点对血管好”“喝红酒 养生 ”这些话去的。但在医学水平不断进步,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后,人们发现了酒的“真实面目”。

根据《柳叶刀》杂志的研究结果显示, 饮酒并不存在安全值 ,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中年男性死亡的头号凶手就是喝酒。剑桥大学的实验结果显示,饮酒和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以及对 健康 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过去是我们小看了酒精。 酒精摄入量和全因死亡率呈现正相关 ,也就是喝越多,死亡率越高。

我都50岁了,滴酒不沾?有必要吗?

老梁也曾这样想,曾经他吃饭必喝酒,喝酒肯定会喝多。虽然一直觉得自己身体不错,但在体检时仍然被查出 高血压 高血脂 ,甚至出现了轻微的血管疾病。医生格外的强调,喝酒这件事尽早戒了,最好滴酒不沾。

但老梁觉得,自己都50岁了,还能喝几年啊?滴酒不沾实在是太夸张了,于是每天还会和朋友喝点小酒,但有所克制,没喝多,只是 一天2两酒 。本来还和朋友炫耀自己都这把年纪了,酒量还不差。谁知道偶然一次洗澡时,却一头倒了下去。

医生诊断是出现了脑梗,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他在饮酒后还急于去洗澡,两相刺激下,身体内的 血压骤然升高 ,引发了血栓。在急救后,虽然挽回了性命,但也落下了 偏瘫 的毛病。

做不到滴酒不沾,为什么少喝酒还会引发脑梗?

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和大家聊一聊酒精在进入人体后都会产生什么影响说起吧。当你明白了酒精在人体内的变化后,或许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喝完酒的一瞬间,酒精就进入了 胃部 ,穿过黏膜,抵达大脑,你会觉得酒辣、刺激、香,但与此同时,大脑的 抑制功能 受到影响,自控力下降。

酒精慢慢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 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对周围的感知能力大幅提升。

这时你会觉得自己非常开心,愉悦,也是因为酒精刺激人体内的激素分泌,并且还可能出现发热、出汗, 血管在扩张 。对很多人来说,这时血压会有所下降。

但别着急,在喝酒后的1小时,大脑“兴奋”了,开始产生众多的激素、 多巴胺 等物质会让你产生沉醉的感觉。

酒精却在伺机损伤 胃黏膜 肠道粘膜 肝脏组织 血管 等组织,但你完全感受不到,只会觉得热,开心等,因为你已经有点“上头”了。



喝酒后快2个小时,血管过度扩张可能引发是 失温 ,从而觉得寒冷,这时血管收缩,血压开始反弹,持续升高。

老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原本脆弱的血管在长时间的病变后,因为血压大幅度的变化最终诱发了脑梗,威胁生命安全。不管你喝多少酒,这一套流程都是不变的,只是 代谢酒精的时间 可能是48小时,可能是72小时,甚至更长。

所以,滴酒不沾才是对保护 健康 最好的方法。特别是像老梁这种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少喝酒是不够的,只有 滴酒不沾 才能避免酒精刺激人体内的血管引发血管病变,最终威胁 健康 。

如果你实在戒不掉酒,不妨参考膳食指南中给出的建议,男性每天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大约是1瓶啤酒,一杯红酒。但最好的办法还是滴酒不沾。像老梁这样的不听劝,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要吸取教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