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九年级26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8

1. 求走进文言文九年级第十二单元答案

【第十二单元】

1、《石勒不计前嫌》后赵王石勒,请武乡全部德高望重的老人故友前往襄国,同他们坐在一起欢聚饮酒。当初,石勒地位低微时,与邻居李阳多次为争夺浸泡麻茎的池塘而相互打架,因此只有李阳一人不敢前来。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夺沤麻池(一事),是(我)与平民百姓结下的怨恨。我现在容纳天下各方,难道会跟一个普通的百姓结怨吗?”于是(石勒)立即传召(李阳)与(他)饮酒,还拉着(李阳)臂膀说:“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饱尝了我狠毒的拳头。”随后任命李阳做参军都尉。

2《李遥杀人案》随州大洪山的李遥的杀了人逃命,过了一年他到秭归,路过贸易市场看见卖拐杖的,用几十个钱买下它。这时秭归正好有个百姓被人杀害了,(官府)很紧急地追捕行凶的人。被害者的儿子看见李遥拿着的拐杖,认识它,说:“这是我父亲的拐杖。”就报告官府。差役捉拿李遥来审问他,果然是死者的拐杖,(李遥)受尽拷打。李遥确实是买了拐杖,可是卖拐杖的人已不见了,最终没法自己说明(杖的来历)。州官问李遥行踪的来历,事情的情况不能隐瞒,就押送到随州,(李遥)在洪山的杀人案于是败露。市场上的人有千万,而李遥正好遇上,因此牵连到他隐瞒情况的败露,这事情也是奇巧了。

3、《刘颇当机立断》在通往渑池的道路中,有一辆装载着陶制盛器的车辆,堵住了险要的路道。(当时)遇上天气寒冷,冰雪覆盖,山路险峻而滑,不能进退。时间接近晚上,官家的私人的旅客成群结队,几千车马,排列拥挤在后面,没有办法(前进)。有一个旅客叫刘颇的,挥着马鞭来到,问道:“车上的陶制盛器值多少钱?”回答说:“七八千。”刘颇就打开行囊取出缣券,立即赔偿给那个人。吩咐仆人登上车子,弄断捆绑陶制盛器的绳子,把陶制盛器全推下山崖。一会儿,车(重量)减轻能够前进了,大家喧嚷着前行。

4《.钟弱翁露丑》南宋的钟弱翁每到一个地方,喜欢批评匾额上文字的笔画﹑笔形,一定要去掉所批评的字,这以后自己确立不同的意思重新书写。然而(他的)书法确实不好。跟随的人都为这感到苦恼。曾经路过一座山中的寺庙,(那里)有壮丽的高楼,钟弱翁跟手下官员围着(匾额)站立着,望那匾额,上面写着"定惠之阁",落款人的姓名被磨灭,模糊难辨。弱翁任意地说不好,让和尚用梯子(把它)取下来,掸去灰尘擦干净匾额走上前看,是鲁国公颜真卿写的。弱翁回头对手下官员说:“这样(好)的字,为什么不刻成石碑呢?”立即吩咐人把刻匾额上的字刻成石碑。他手下服侍的人把这件事当作笑柄。

5《.龚自珍忘形》龚自珍到扬州大多寄住在我园中的秋实轩。秋实轩有几株古桐树,相传早先在唐朝时种植的。龚自珍空闲的时候就在树下轻轻地吟诗。一天晚上,与客人谈得很高兴,就坐在桌子上,等到送走客人,靴子不知在什么地方了。过了几天,龚自珍走了,仆人们在帐顶上得到了靴子。大概说说笑笑极为欢畅,手舞足蹈,无意之间,不觉得靴子飞离而已。

2. 谁有走进文言文21单元5篇的译文,先给20分,完整的再加20分

《走进文言文》九年级第二十一单元2010年03月03日 星期三 18:38阅读永某氏之鼠训练1 大 鼠2 越人溺鼠3 商陵君养“龙”4 象 虎5 口蜜腹剑 阅读永某氏之鼠【原文】永①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异甚 ③。

以为己生岁直④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⑤,悉以恣鼠⑥。

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完好)器,椸⑦无完(完整)衣,饮食大率⑧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⑨,夜则窃啮半暴(10),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早先)。其人曰:“是阴类恶物(11)也,盗暴尤甚(12),且何以至是乎哉?”假(13)五六猫,阖(14)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15),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恒(16)也哉!(以上文中()中的标号是原文注释)【注释】①永:永州,今湖南陵零县。②畏日:怕触犯忌讳的日子;古 人迷信,以为某些年、月、日不宜做某事,称为“忌日”。

③ 拘忌异甚:拘束禁忌特别厉害。④直:同“值”,遇上。

⑤仓廪庖厨:仓库与厨房。⑥恣(zì)鼠:放任老鼠横行。

⑦椸(yí):衣架。⑧大率:大都。

⑨昼累累与人兼行:白天接连不断跟人一块儿走。(10)窃啮(niè)斗暴:偷咬东西互相恶斗。

(11)阴类恶物:在阴暗中活动的坏东西。(12)尤甚:尤其厉害。

(13)假:借。(14) 阖(hé):关上。

(15) 购僮罗捕之:雇了仆人用网捕捉老鼠。(16) 恒:永久。

[译文]永州有某人,害怕冲犯忌日,拘束禁忌特别厉害。认为自己的出生年份遇上子年,老鼠是子年的神,因此爱老鼠,不养猫与狗,(而且)禁止仆人不得击杀老鼠。

粮仓厨房,全让老鼠横行,不加追问。由于这原因,老鼠互相转告,都来他家,吃得饱饱的而且没有灾祸。

这人家室内无完好的器物,衣架上没完好的衣服,(自己)吃的喝的大都是老鼠吃剩的。白天(老鼠)接连不断地跟人一块儿行走,到了夜里偷咬东西并互相恶斗,那各式各样吵闹声,(使人)没法安睡,(然而)主人始终不厌恶。

几年以后,那家人搬迁到其他地方去了,以后搬进来人家,老鼠仍像早先一样横行。新来的主人说:“这是在夜间活动的坏东西,偷吃恶斗特别厉害,怎么会到这种地步?”(于是)借来五六只猫,关上门,掀掉瓦片,往洞穴里灌水,雇了仆人用网捕捉老鼠,杀死的老鼠堆得如同小土堆,扔在隐蔽处,散发出的臭气好几个月才消失。

唉!那些老鼠认为永远可以吃得饱饱的而无忧无虑!训练1.大鼠【原文】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相同),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之,辄(往往)被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投之鼠屋,阖①其扉(门),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见猫,怒而奔逐之。猫避登几③上,鼠亦登;猫跃下,鼠亦下。

如此往复,不止百次。众咸(都)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

既而(不久)鼠跳跃渐迟,硕腹④似喘,蹲地上少⑤休。猫即疾(迅速)下,爪其顶毛,口啮首领,辗转 ⑥ 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① 阖(hé):关闭。 ② 逡(qūn)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

③几:古代矮小的桌子。④硕(shuò)腹:大肚子。

⑤少:稍微。 ⑥ 辗转:反复。

【译文】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老鼠大得和猫相同,造成的祸害很厉害。(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的猫捕捉老鼠,往往被老鼠吃掉。

恰好有外国来进贡狮猫,毛色白得像雪。把狮猫放到(有)老鼠的屋子里,关上门,偷偷观察里面的情况。

猫蹲着好久,老鼠从洞中有所顾虑地迟缓地出来,见到猫,愤怒奔跑过去追逐它。猫避开(它)登在矮小的桌子上,老鼠也登上桌子,猫跳下来,老鼠也(追了)下来。

像这样反反复复,不止一百次。大家都说猫胆怯,认为是没有本领做事的东西。

不久,老鼠的跳跃渐渐迟缓,肥大的肚子好像在急促地呼吸,蹲在地上稍稍休息。猫随即迅速跳下,用爪子抓住老鼠头顶的毛,嘴咬住老鼠头颈,反复争斗相持,猫发出呜呜的叫声,老鼠啾啾地凄切地叫着。

打开门急忙察看,(看见)老鼠的脑袋已经被猫嚼碎了。此后才知道猫先前避开老鼠,不是胆怯,而是在等待老鼠的懈怠。

2 越人溺鼠【原文】鼠好(hào)夜窃粟(sù)。越①人置粟于盎②,恣鼠啮不顾。

鼠呼群类入焉(于之,“之”代盎),必饫③而后反(同“返”)。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dài,到)夜复呼群次第入,咸(都)溺死。

【注释】①越:原指越国,后指浙江一带。 ②盎:一种口小腹大的容器。

③饫(yù):饱食。【译文】老鼠喜欢夜间偷吃谷子。

越国人把谷子装入盎的容器里,放任老鼠吃而不管。老鼠就呼唤它的同伙成群地跳进盎里,一定吃饱了才回去。

越国人便用水更换谷子,让糠浮在上面覆盖住水面。但老鼠不知道,等到夜间又呼唤同类成群地一只接一只地进入盎中,(结果)都淹死(在盎里)。

3 商陵君养“龙”【原文】有献陵鲤①于商陵君 ②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说(同“悦”),问其食,曰:“蚁。”

商陵君豢(huàn,喂养牲畜)。

3. 初中七至九年级所有文言文包括古诗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5、童趣(沈复)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

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

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第六单元

30、*狼(蒲松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游山西村(陆游)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渔家傲(范仲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武陵春(李清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7、公输 《墨子》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 《左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诗经》两首

关睢

蒹葭

4. 九年级 语文课本第二十六课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ěr)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解释: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时都得到,那么,我会舍掉鱼而选择熊掌了。

生命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生命也是我想要的,然而我想要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所以,我不会为生存不择手段。

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事情,然而我厌恶的事情还有比死亡更为讨厌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用求得生存的方法,为什么不使用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讨厌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手段,为什么不去做呢?因为这些方式就可以生存下来,有的人却不使用,因为这些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有人却不愿意这样做。

因此,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讨厌的。不仅仅贤人有这样的思想感情,人人都有这种思想感情,只不过贤人能够坚守这种品德不丧失罢了。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过路的行人不会接受;如果你践踏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为了优厚的俸禄就不分辨一下是否合于礼义就接受了,那么,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为了美丽的宫室,妻妾的侍奉,为了我认识的贫困者感念我的恩德而接受它吗?过去我为了道义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现在却为了美丽的宫室而接受了;过去我为了道义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过去我为了道义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念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也不能停止了吗?这就是说丧失了人的本性。

5. 跪求2010中考7门功课科目复习提纲(江苏省南京市)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基本知识、理论: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