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育儿文章说得很对,但你最好不要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在这个时代,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是越来越难了。

书上、网上、前人的经验里,处处是教条,这些片面的观点如果只是用来补充一个人的知识, 当然很好,问题是很多人误以为掌握了宇宙真理,拿起来就去实践,甚至以此来评判他人的生活。

所以做一个没心没肺的父母就难上加难,都说时代是进步了,如今养个孩子不会有邻居对你指指点点,不会有居委会大妈向你唠唠叨叨,可是网络无孔不入,社交媒体上的育儿文章铺天盖地,抓住一个热点事件就里外鞭笞。

让你自我怀疑,让你对号入座,让你如履薄冰。

最近一个月参加写作营的点评,算算也读了600多篇妈妈们的文章,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当论述某个育儿观点时,大多数人只有一个表面的概念,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个金句,一个感觉,就可以洋洋洒洒写一大篇。

有强迫症的我,只要手头上正好有的书,我都会去找原文出处拍下来,在点评中上传给作者。

如果作者自己不能做到一清二楚地论述明白,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是不负责任的。

但是我也知道,真实世界中,读者更看重的是情绪,只要痛点被击中,情绪被煽动,他们就会追捧,哪怕这篇文章说的都是错的。

我想说的是,单凡想真正学习一点有用的东西,理清自己的思绪,发展自己的心智,都还是离不开实实在在地去读真正专业的作者写的书。

好的书籍,也许不是每一个观点都正确,不是每一个方法都对你适用,但至少全面、深入、理性,逻辑自洽,读者可以看清楚方方面面,不会有遗漏,不会被蒙蔽。

李松蔚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这么说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他的公众号文章。

全然不理会新媒体排版那一套,哪怕写上五六千字,也几乎没有配图,不怎么分段落,段落之间无空行,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大概根本看不下去。

但是他的很多粉丝都说,李松蔚的每一篇文章,我能在手机上一字不落地读完。

第二是他的文章观点。

读完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是不应该的,没有什么是不可理解的,有点儿像一个人在打太极。你不会觉得他在解决问题,但读到最后,往往感到醍醐灌顶。

这种风格,和他在《奇葩说》上的演讲题目不谋而合——《没有“心理学”》。

第三是他的选择。

他在北京一所很好的大学当老师,这所大学有一流的附属公立学校,多少人为了一个学位趋之若鹜,然而在女儿幼升小这一年,他放弃了这个学位,选择了一所私立小学。

李松蔚自己曾发文说道,孩子奶奶在微信上发来了质问三连:

你们大学的教师子女有几个会读这所学校?这所学校办了多少年?市重点还是区重点?学生的平均成绩如何?毕业以后都会去哪里?

他一个也回答不上来。

我常常觉得, 一个有资格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他人生活的人,必须有一以贯之的价值观,传达给他人的和自己亲身践行的是同一套理论。

李松蔚的新书《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是一本洞悉家庭关系困惑的书。从行文来看,颇有咨询师在解决个案时的娓娓道来,浅显,流畅,自然,有几分随性,和他的公号风格一模一样。

尤其在关系视角、育儿观察、家庭系统这三部分,在我看来,涵盖了绝大部分关系的问题症结。——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而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根本不知道如何看待,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

如何正确安慰一个倒苦水的人

“年糕妈妈”是一个拥有2000万粉丝公众号矩阵的亲子自媒体品牌,即使是这样,一开始她要开“妈妈写作营”,我觉得每期招300人,一个季度能开一期就不错了。

哪来那么多爱写作的妈妈啊。

结果令人瞠目结舌,一个月不到就开了四期班。

实话说,很多人的文字,看得出来从学校毕业以后,除了工作总结,发发朋友圈,大概就没写过超过两百字的文章,这么有热情学习,当然要好好鼓励。

时间长了你就发现,其实不为别的,就是倒苦水来了。

倒苦水也挺好的,写作本身就有疗愈的作用,问题是接苦水的人要小心了!

倒苦水的人,不由自主说的是自己的故事,如果你过于投入,被她的情绪吸引了,最后会发现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白白浪费你的时间。

哪怕是身边的朋友们,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比如,女性最喜欢抱怨婆媳关系不好,婆婆不讲道理,观念老套,反而喜欢干涉育儿。为了这件事情,搞得全家关系紧张,孩子管不好,老公脾气躁,自己也越来越焦虑。

——

既然是这样,跟婆婆讲讲道理好不好?

讲不了,没用的。

跟婆婆分开住好不好?

需要有人照顾孩子做家务呀。

两口子自己做家务好不好?

怎么做得过来,工作很累,带孩子更累。

请个保姆好不好?

单独交给保姆不放心。而且,现在的保姆也有公公婆婆出的钱。

那,跟老公商量一下怎么解决,让老公出面讲讲道理?

讲不了,没用的!

——

真的很崩溃。他们搞这么大一个问题,愁云惨雾,可怜无助,结果最后居然是”无所谓,可以忍“的态度。变成别人独自面对问题,他们自己在一边袖手旁观。

是不是有一种被耍的感觉?

李松蔚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所有的”不得已“,另一面是”我想要“。

大部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换个角度来看,往往都是一个人主动的选择。抱怨的时候,听起来好像是无力反驳,忍辱负重。

然而,一旦我们真的提供了资源,让他们有机会去改变了,就暴露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态度了。

他们还会选择现在的生活,仅仅只是想抱怨一下。

跟倒苦水的人和平相处,是一件需要特别修炼的事。最重要的是: 保持适度的冷淡。

留给对方表达委屈的空间,你说你的,敞开说,我保证做一个好听众。

每个人都在选择对自己最好的东西,虽然他们看上去悲悲戚戚,但 他们正在从自己的选择中获益。只要没遇到特别极端的情况,这些选择就应该被尊重。

同样的道理,许多年轻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家中的老人总是抱怨家务活辛苦,却又不愿意放手给子女或者保姆,其实年轻人并没有看到老人真正想要的东西。

就让他们我行我素就好了,而不要气呼呼地去说:“既然你也不想请保姆,以后就闭嘴,不要抱怨!”

有时候,冷淡的相处自有一种温柔和善意。我接受你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哪怕你不断强调你的痛苦,我仍然相信你有为自己做主的能力。

看不惯别人家的育儿方式,也可以允许它先存在

朋友曾问过我,为什么想要往职业规划咨询师方向努力,而不早早地成为一名亲子关系心理咨询师,或是正面管教讲师。好像更符合我的性格。

我说,主要是把握不好这个度。职业规划,只要面对本人就可以,而亲子关系,中间有一个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再加上两个焦头烂额的父母,相处方式又是千奇百怪。

没那个能耐hold住情绪,中立的建议变成看不惯的指责,这就不太好了。

随着各种明星真人秀节目的火爆,孩子们跟着明星爸爸妈妈到处出境,自媒体的关注热点就五花八门,其中流量最集中的一定是情感或亲子号, 因为喜欢看真人秀节目的,和喜欢看情感亲子号的,都是女人。

再加上公众号对原生家庭概念的炒作,直接导致对他人育儿方式的公开讨论、褒贬、指点成为一种风气。

也许明星们可以处之泰然,然而普通民众也被裹挟其中。孩子一不小心在公众场所摔一跤,可能就冲上来一群阿姨,指责你不会带娃只顾看手机。

你最好24小时一刻不离看着孩子,否则出了点意外,不但家庭遭受痛苦,搞不好你要上热搜的。

最不能忍受的别人上你家来做客,看见你有孩子,居然也会对你的养育方式提出意见。你家怎么不装净水器,让孩子喝健康的水?你家怎么不装防盗网,孩子多不安全!你干嘛帮孩子收玩具,让他自己收呀。......

真是好失礼。

有一阵子伊能静的育儿方式被炒得火热,我囫囵看了两篇,有没有搞错,也就是公主病了一点,太溺爱孩子了点,情绪控制能力差了点,又不是虐待遗弃暴力,这种烂大街的话题也值得讨论吗。

而且,往往文章作者还算克制,留言和评论那才叫一个粗暴。

这种情形,李松蔚提出的观点是:

你以为你是谁呀?你有什么资格教别人怎么做父母?

想通一点吧,人家一家人朝夕相处,相互了解比我们多得多,我们认为这个孩子未来会很“糟糕”,那仅仅是我们的猜想而已。

身为看客,看到跟你不一样的人生,学到了东西,更加坚定自己的态度,这就足够了。何必冷言冷语,对别人家的事这么看不惯呢?

谁也不比谁更优越。

钱钟书有句话说得好:“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尽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以正确之名,给人的伤害,不正是最难以消受的伤害吗?

以上区区两点例子,远不足以表达这本书的妙处。它不仅展现了一个心理学专家严谨的专业态度,难得的是处处透出一种对人性的关怀。

还是用李松蔚自己的原话更能传递这本书的精髓:

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存在一个“问题“的话,这个问题是所有人用各自的方式共同维持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囚徒,也是彼此的狱卒。

我很喜欢。推荐给我的朋友们。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