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手术后不可以吃什么,可以吃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08
心血管疾病的饮食防治的目的:控制总热量、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轻体重,降低血脂。
1 冠心病的饮食防治
治疗目的:控制总热量、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轻体重,降低血脂。
1.1 热能比例要合理 西方国家例如美国,目前居民的膳食中,由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提供的热能分别占热能的40%、42%、12%,而我国则三者的比例分别为60%~70%、16%~20%、10%~14%,从预防冠心病的角度看,我国人民的膳食构成比较合理。1.2 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前者动物脂肪中含量多,后者植物油中含量多并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常用的菜籽油、豆油、花生油、麻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如肥肉、猪油、乳制品(全乳、乳脂、奶油、乳酪)等,则富含饱和脂肪酸。
1.3 适当限制胆固醇 每日从食物摄取的胆固醇以<300 mg(300 mg的胆固醇约相当于2两肥肉,或4两瘦肉,或1个鸡蛋中的胆固醇的量)为宜,对合并高胆固醇血症者则宜<200 mg。
1.4 多吃粗粮、蔬菜、瓜果 粗粮较精白粮具有更多的食物纤维、维生素和有益的微量元素。瓜果类食物富含维生素、无机盐等,尚含有果胶,能降低血脂,因此冠心病患者在饮食调配上可适当增加这类食物。
1.5 经常食用降低血脂的食物 如香菇、大蒜、豆角、芸豆、毛豆、黄豆、红小豆、淡菜、核桃仁、大葱、扇贝、对虾、甲鱼、豌豆、花生仁、木耳、洋葱、海带、紫菜、蚕豆等。他们通过人体试验,证实能降低血脂。
1.6 其他 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必须戒烟,慎饮浓茶,禁用咖啡。
2 急性心急梗死的饮食治疗
(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3天内以流食为主,每日热量约2100~3360 kJ,容量约1000~1500 ml。包括豆浆、藕粉、米汤、菜汁、肉汤、牛奶(低脂)、淡茶水等。
(2)一日多餐,并避免过冷、过热,以防心律失常。
(3)禁止吸烟,慎用浓茶、咖啡及易引起腹胀的饮料。食物中的钠、钾、镁必须加以注意,一般建议低盐(少盐)饮食。
(4)当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质,并逐步将热量增加至4190~5028 kJ。膳食宜注意清淡、富有营养和易消化。允许进食的瘦肉、鱼类、家禽、蔬菜、水果。经常保持胃肠道通常,以防大便过度用力,加重病情。3~4周后,随着患者逐步恢复活动、饮食的限制也可以逐渐放松,但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仍应适当限制。不要饱餐或进食大量脂肪,这可引起心肌梗死再次发作。另一方面,饮食也不要过分限制,以免造成营养不良和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影响患者早日康复。
3 高血压的饮食防治
3.1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高血压患者常合并肥胖或超重,而肥胖和高血压两者均可使心脏工作负荷增加。因此,要控制总热能的摄入使体重达到并维持至理想范围之内。另外每餐不要过饱,因为饱餐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舒张调节功能降低,从而引起血压的显著波动。
3.2 适当限制钠离子的摄入量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以<5 g为宜。必须指出,除食盐外,某些腌、熏食品(如咸肉、咸鱼、酱菜等)以及酱油和味精等钠含量也很高,故高血压患者也应少吃这类食物。
3.3 适当限制脂肪和胆固醇 同冠心病饮食防治。
3.4 多吃鱼、大豆及其制品 鱼类蛋白可使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鱼类油脂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改善血液凝固机制和血小板功能的作用,可预防血栓的形成。最近研究还发现,鱼体内(尤其是深海鱼)含有大量ω-3脂肪酸,在不限制脂肪食物时,其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进而降低高血压导致的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大豆中的谷固醇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故高血压患者常食有益。
3.5 多食富含钾镁碘锌的食物 这类无机盐具有降低血压和保护心脏的功能。钾含量较高的食物有柑橘、杏子、红枣、无花果、葡萄、花椰菜、大豆、菠菜、草头(金花菜)、马铃薯等;此外,家禽、鱼类、瘦肉钾含量也较高。镁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各种干豆、鲜豆、香菇、菠菜、桂圆、豆芽等;碘含量较高的食物多见于牡蛎、瘦牛肉、瘦猪肉、黄鱼、海带、紫菜、花生、燕麦、杏仁、荔枝等,故高血压患者可适当摄食上述食物。
3.6 注意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血压患者服用单胺氧化酶(如优降宁)抑制药时,不宜进食含酪胺高的食物,如:干酪、酸牛奶、扁豆、蘑菇、腌肉和腌鱼、啤酒、红葡萄酒、香蕉、鳄梨、葡萄干等。因为这类事物中所含的酪胺,能促使节后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压急剧升高而发生高血压危象。在进行一般药物治疗时,不宜食用天然甘草或含甘草的药物,因甘草酸可引起低血钾和钠潴留。
总之,心血管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及时得到医治和正确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