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的竣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2010年11月3日,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竣工典礼在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举行。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雷朝滋,工信部软件服务司副司长陈英,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科学院院长陈勇,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东莞市常务副市长冷晓明,松山湖管委会书记陈建枝,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汪劲松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典礼。
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在帮助广东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省各级财政投入超过70亿元,引导企业投入800多亿元,全国310所高校、331个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与广东1万多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6000多个,实现产值7000多亿元。我省已经形成了“三部两院一省”联合开展省部院产学研合作的新格局。电研院是省部院产学研合作的结晶,它对于提升东莞乃至广东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地方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李兴华厅长希望,东莞市和电子科技大学继续加大资源投入,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优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争取在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冷晓明在会议上表示,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是东莞市目前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科技公共创新平台项目之一。可以预见,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的组建对于优化东莞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推进东莞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东研院的功能定位是:借助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唯一拥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全部六个重点学科高校的优势,全面提升东莞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推进应用技术产品研发,择优选择成果转化与孵化,重点培养各种专业研发管理人才,打造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性、开放型的技术创新公共平台。通过电子科技大学与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全面对接,解决东莞电子信息企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技术问题,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东莞电子信息产业从“加工型集群”向“创造型集群”演变,成为东莞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可持续性的核心动力。
东研院的任务构成包括新型材料与元器件研究、电子射频研究、精密仪器研究、IC设计研究、汽车电子研究、数字媒体与信息化研究、人才培训、成果转化、孵化与技术服务等方面。该项目总投资额为2.4亿元人民币,2011年底动工。
按照“对等投入、事业法人;平台依托、动态团队;集成创新、整合经营”的原则,东莞市人民政府主要采取资金注入的方式给予投入,电子科技大学主要以技术成果、专利、人才团队、软件、仪器设备的方式给予投入,做到优势互补;广东省科技厅把东研院纳入省部产学研合作支持计划,给予资金资助和政策倾斜。东研院所产生的盈利作为发展资金继续投入自身的持续发展。其中,东莞市人民政府初期总投入1.2亿元人民币,用于东研院的建设。建设期满后,对东研院申报的科技项目,东莞市人民政府将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立项,重点支持。电子科技大学在建设初期,以研发设备、软件、技术成果、专利、技术团队等投入建设。三年建设期末建成100人左右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根据自身品牌优势,三年建设期末完成6个研究中心建设和10项以上研究专项的研发;建成人才培训中心,培养各类技术人才1000人次/年;建成成果转化、孵化与技术服务中心,三年建设期末负责提供20项专利技术和50项科技成果,三年建设完成后争取每年3—4家符合松山湖相关产业政策的企业进入中心孵化。
按照规划,2008年东研院大楼竣工后,该院将建成新型材料与元器件研究中心、精密仪器研究中心和电子射频研究中心,并成立正业精密仪器研究所、东阳光新型材料研究所和成果转化、孵化与技术服务中心;2009年12月31日前,建成汽车电子研究中心、数字媒体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和IC设计研究中心;预计到2010年,东研院将成为东莞乃至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中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