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的公益事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人心系老区发展
在陕北榆林地区佳县有个东方红小学,在这个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都可以从“中国一拖东方红奖学基金”中拿到一笔奖学金。是什么使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和陕北老区联系在了一起呢?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1997年10月,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一位叫麻志强的宣传干部,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东方红》歌曲作者李有源的后代由于贫穷而辍学的消息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自己是唱着《东方红》长大的,又在生产东方红拖拉机的工厂上班,《东方红》的后代有困难怎能袖手旁观呢?于是第二天,200元钱和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寄向了陕北老区。从此,麻志强不断地寄钱、寄信鼓励《东方红》词作者的后代努力读书。这些事情被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评为季度精神文明新事后,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刘炳昭亲自带队到陕北看望了李有源的后代。回到洛阳后,有关陕北老区的长篇报道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媒体《拖拉机报》和一拖电视台发表后,立即在整个集团公司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东方红”作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主导产品的品牌,它不仅仅是一个商标,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它和《东方红》歌曲一样,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浓厚情感。1998年,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职工自愿捐款138600元人民币,建立“中国一拖东方红奖学基金”,用以资助陕北佳县张家庄——《东方红》歌曲作者李有源家乡东方红小学的师生们。同时,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向李有源的儿子李增堂家赠送了东方红170型轮式拖拉机、东方红农用运输车和拖车。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的小学生不仅为“中国一拖东方红奖学基金”捐款,还向东方红小学捐赠图书13000册。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第二铸铁厂职工也捐赠1000册图书,为东方红小学建起了“中国一拖东方红图书室”。中国一拖第三子弟小学与东方红小学结成了手拉手学校。
自此,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每年都要到陕北,为东方红小学优秀师生颁发奖学金和奖金。
爱心洒向寺沟村
2002年8月,由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事务部组织,公司工会、团委、培训中心、普教处等单位组成的中国一拖扶贫小分队,在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永乐的带领下,将一批文具、食品送到了洛阳嵩县饭坡乡寺沟村。
该村是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的帮扶村。小分队走访、考察了该村道路交通、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通过与乡长、村委会主任、驻村工作小组成员的交流,要有针对性地、力所能及地为贫困村办实事,把中国一拖职工的爱源源求断地送到寺沟村。
东方红奖学金,第五次发放到陕北老区
2003年10月,集团公司再次将东方红奖学金送到了陕北佳县东方红小学,这已是集团公司第五次到陕北老区进行助学活动。
按照《中国一拖东方红奖学基金章程》,这次对18名品学兼优学生、4名特困生、3名优秀教师、6名《东方红》歌曲作者李有源的后代进行了奖励和资助。
棉衣棉被暖灾区,救助中拖送北京
2003年11月初,由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捐助的3万余件棉衣、被褥和10余万元的救灾捐款被送到了河南省伊川县等受灾地区灾民的手中。
2003年入汛以来,河南省风雹、洪涝灾害不断,给灾区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困难。这一情况牵动着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心,开展了“冬衣暖人心”扶贫济困捐助活动,为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帮助灾区解决实际困难成为中国一拖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另一道美丽风景。
为表达公司对特殊儿童的关爱,2003年,中小轮拖分公司向北京市太阳村特殊儿童研究中心捐赠了一台东方红---250型拖拉机和一台东方红1GQN---125型旋耕机。
北京市太阳村儿童救助中心(原中华慈善总会特殊救助工作部)是为救助因父母服刑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孩子所设立的研究机构。研究中心自1996年以来已帮助300多名孩子。
启动“东方红情系灾区”救援工程
2008 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紧急启动“东方红情系灾区”救援工程,企业和全体职工共计向灾区捐款、捐物达300多万元,同时,一拖集团向灾区派出“抗灾救险救援队”,帮助灾区人民疏通道路、重建家园,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好评。
开展“ 爱心助学 ” 活动
2008 年 8 月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截至 10 月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两级工会已为 106 名贫困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75550 元,发放助学补贴106600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