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的小巷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我是南方一个省会城市中一个小城中村里一个小服装店的小老板,我叫啊基,我的店址在村西路18号。

西路18号是一条时而安静、时而忙碌的小路,宽度大概在三米左右,地上是很陈旧的水泥地,这条路是从这个方向出村的唯一一条路;每天都有上下班高峰期,基本每天人流量保持在五千人以上,路过的人形形色色,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孩童,目光笃定的大人、多姿多彩的年轻人,他们都操着广西各地的方言、各式的穿着、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11路公交、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小轿车、大货车,甚至拖拉机),构成了这个繁忙的城中村小巷;当然还有我这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穿着皮鞋,在观察他们的服装店小老板。

今晚,我要说一下城中村中捡垃圾的老人;在城中村中住的除了房东等土豪,大部分都是外来的务工人员了吧,有很多都是拖家带口来的,所以村里的老人就是两种,一是本地的老土豪,二是外来的老土豪(或许、应该、可能老家都有地的吧),这两种老人,大都女性为主,她们的穿着打扮都差不多,都是穿着最朴素的单衣(还没到冬天),不过从她们脸上的皱纹和眼神面貌基本都可以判定分类土豪类型;她们手上都拿着一个夹子或者棍子,方便在垃圾桶中翻动和拿起废品,她们在村的活动非常频繁,拿着棍子在各个垃圾桶之间快速走动,夹起废品后放进大大的麻袋,然后赶往下一个垃圾桶;发现一规律,一般城市里的土豪都是普通“单兵作战”,而外地的”土豪”专业一点的都会拖一个四轮的简易小拖车,每次小拖车下午或晚上经过我店门的时候都回满满的,这就是城中村老人一天的工作,收入是20至40左右。

在我店西边二十米有个改衣服的小店,经常店前面坐着一个大约是五十好几岁的大啊姨,九十多斤吧,她面朝北边坐着小板凳,头发花白,穿着花花的暗色老人衣服,拖鞋,脸上的肉不算太丰满,皱纹也没有太明显,她一直观察着她的东北角偏北和东边的垃圾桶,每当有人领着大袋的垃圾丢到垃圾桶时,她就会急忙的走过去,这是我才发现,她是一个瘸子,我顿时感慨很多;她的精神面貌好像跟我说,“我并不难过”。

老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的创造者,无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她们都真的已经老了,很多老人去捡垃圾真的不是为了说要去挣一点钱来补贴家用,而是因为孤独,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该视频记录了主人离开狗狗后的半天时间里狗狗所面对的孤独,小狗都显得这般的无助,你也可试想一下一个老人孤独面对冰冷的家具,空落落的四壁是作何感受。

确实,时代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但是,老人真的需要我们去爱护,每次看到老人们的讨论子女、青春、孤独话题时热泪盈眶时的样子,自己都感觉到一种莫名的伤感,老人们的现状也许就是我们以后的样子。冬天来了,还有很多天桥下的流浪老人,老人们需要我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