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伟大的诗人杜甫(七律三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注释:九曲清流:指平江古代著名的“八景”之一

    流:指传播。古流,古诗词文化的传播。

附旧文一篇:

      当我得知杜甫墓祠就在平江官塘天井湖时,非常吃惊,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平江,而且在官塘第七中读高中,可从来没有老师带我们去看一看。记忆中的小学里,班主任带我去过长沙雷锋纪念馆;初中时候,班主任带我们去过加义烈士陵园,高中时候,除了每天对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课本外,唯一的是只能在运动场上看到自己矫健的身影,没有老师愿带我们去这样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迹处。爱国主义教育除了看革命烈士英雄纪念馆外,更应该是仰拜文化名人的教育,独是敬拜这样的“诗圣”杜甫墓祠,共同传播着这一缕文墨书香,让一代“诗圣”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

         阳光明媚照,春草百花香,满是金黄的油菜遍地花开,一条笔直的路进去望不到头,隐隐藏在深山处是桃花含苞待放,胭脂水粉朵朵红,玲珑剔透,独是少女知春思。从孝子祠旁边经过飞奔而过,越上一个山坡,不远处便是一座座山头,茶叶抽薪,未见摘茶人,空谷幽旷,车子一个下坡,便停在一个小学门前,小学旁边还有买票窗口,旁边便是深山中的“阐幽菴”。下车给钱的时候,师傅跟我说,很少有人到这里来。我疑惑为什么都不愿意来?是很多人不知道?还是人们不把“诗圣”放在心中?难道社会只会产生一些盗墓者,一些犯罪的元凶,为什么不敬仰我们的历史文人。我们知道在古时候的人都敬天、敬地、敬神明,敬祖宗,而且都是按礼仪、规矩来敬拜。可眼下五花八门的花花世界,青年们膜拜的是什么偶像?是英雄吗?不是。是神明吗?不是。青少年几乎膜拜的是娱乐圈里的影星、歌星,有的粉丝甚至为见一次偶像倾尽荡产;而对我们的祖先圣人、文人、神明完全没有敬仰、敬拜之心。这种从小价值观没有培养好青少年,又盲目地学习音乐、舞蹈、画画,逐名逐利;再看看如今的误乐圈,一些艺人完全以散播三点式和各种黄色为荣,连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尺码都没了底线。中国有句话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从小的知识涵养,必须在培养正值的价值观念基础上,以国有文化的熏陶为重要概念,全方面培养青少年责任感,站在“诗圣”者前,无愧于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一排笔直的青松,依着墙根而长,幽静的祠堂,隔壁多了一个小学的喧华,一千多年了,我们还在惊扰着诗人的沉睡,让我心也立据不安起来,抬头望了望,门内门外,诗中圣哲,仅是一步之遥的距离;一个人的志向,只有从小培养好,才完全有理由实现心中的梦想。看着围起来的院墙,是一群非常古老的建筑,只见青砖、黛瓦、徽、湘两种不同流派的风火墙,显得格外的肃穆,严严实实的围墙里,围着的是对我们“诗圣”永怀纪念之情!独是以诗歌为善者之心,仁者之智,爱国者之怀,真者之理,美者之哲,将我们传统的诗歌文化发扬之光。买好票进门的后,怀抱中的儿子也醒来,以一个母亲的责任,教导三岁的儿子早立志,这是非常重要的。拉起儿子的手,开始游览,杜祠始建于唐,完全是古格风貌,经历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动。祠内唐代覆盆式莲花柱础和各种烧字的墙砖,历历在目,让我的内心感慨万千,这样别具一格的古老建筑太少太少了,仅仅是穿过一个圆拱形的门,仿佛就让人回到了唐代。“诗圣,您好,我来看您了。”我作揖对少陵公子说,“您来了?”诗人闭着的眼睛微微睁开,拿着书阅读。我点了点头说“恩,诗歌在您一生中重要吗?”少陵公子说:“非常重要,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诗者立天下。”接着我又问道:“您一生最多的总是抹不完的泪?”“平原独憔悴,农力废耕桑,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少陵公子埋下头,自己贫困一生不说,儿子饿死也不说,唯独紧紧相连的是水深火热中的国家悲惨命运!我含着泪水问道:“吾国文化何以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陵公子说完,合上书,闭着眼睡去。一个经历千年风桑的声音传到我的耳朵里,猛然回过神,儿子对我正在笑,想到一个诗圣智者用他独到的眼光,用哲人的真理,用诗情的咏蕴,让世世代代的人去学习,这才是时代真正需要的贤才。

          我们一进门就往左边走,墙上除了介绍外,没有更多的诗词文章,我轻轻抬起脚步,每过一个高门槛,内心变得更加忐忑不安。未入墓园,先进“官厅”。这个接待拜谒、祭祀杜墓宾客的场所,是清朝时期复修的,抬起脚跨入,在庄严、肃穆的官厅里,一个个带着古老风格的韵味映入我眼帘,保持着清代原汁原味。厅内“学海源长”匾额,是清嘉庆著名学者张瓒昭所书,亲眼见到繁体正楷书体,可见古人作风多严谨;想想在偌大的国家博物馆中,看到某些追捧的书法名人的胡乱歪作,不成体统的书法,摆在整个大厅就是招遥过市,真乃是让人的审美情趣跌破眼镜,这种低级趣味的小学生字体,是学术上的一种讽刺,这是时下官员哄抬与浮夸风的结果!在厅堂右侧墙壁上嵌着李元度手书勘勒的《杜墓考》大石碑,用小篆书写出的标题格外的美观,再看整个篇幅的繁体书法端庄、秀丽,完全是按照从左起的旧体风格,一竖竖从上往下看,虽经风雨侵蚀,残碑剥落,仰观详读,考辩细致,足见这位著述等身的布政使治学之严谨周密。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必须如此,否则我们的文学与文化不是在进步,而是在不停地倒退。汉字的简写运动,本身就是对我们五千汉字的一种重大打击,很多语言与语句本身失去情趣,取而代之的是俗到吃、喝、玩、乐,这些玩物丧志的低级情味诗,庸俗到语言形式,已经完全丧失主谓宾风格。古人的智慧为什么我们学不到,是因为小时候没让我们学,长大了,我们有了家和爱情,更不想挖空心思去学。打开古籍书,就是大学生,也一口气读不完,如果要用墨笔写一遍,更是纸上谈兵。古代杰出的艺术家往往是诗、棋、书、画,样样精通,而现代从艺者,往往以为自己学会一门就沾沾自喜,更有甚者弄虚作假,到处挂羊头卖狗肉。官厅正前方有雕花太师椅,告诉人们,要想做到太师椅,必须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学问,不但为官者要做一个有尊贵、高雅的人,而且学问要做到受人敬仰!多么深奥的官厅,看着一个个始于唐代的雕花石墩,多么遥远的年代,而又多么有智慧的古人,丛艺术者的心血、心汗全都凝聚在历史时空的一刹那。太师椅在四周摆放有序,可以想像到,这里曾有多少诗坛俊杰云集,来共赴一这场场精神的宴雅和约集。站在门槛边,我分明看到王彦辅、徐屯田、林从龙、陈宏亮、李泽泮、李元度、张岳龄等等,他们一个个表情凝重,在一个伟大的诗人圣哲前,用最委婉的曲调和可歌可泣的诗词之奋进精神来纪念我们的先哲。

            杜甫遗留给我们一千四百多首诗。我们翻开杜甫诗集,一开始就会读到他早年写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再读到他晚年的诗,又有《登岳阳楼》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的时代是唐代封建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年代,还杜甫青年时,就经历了所谓的开元之治。但当时由于贵族官僚、地主豪商,以及寺院僧侣都广置庄园,兼并土地,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均田制遭到破坏,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以均田制为基础,对中央政权起巩固作用的府兵制也难以维持下去,随后各地节度使招募兵士,长期率领,地方势力逐渐强大。而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集团日趋腐化,对内横征暴敛,对外连年进行掠夺的战争,使得贫富悬殊越来越大,阶级矛盾越积越深,爆发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转折点的安史之乱,并且导致了邻近民族的不断进攻的内乱。当唐玄宗在天宝年间对外掠夺战争,连遭失败,人人肩负着过度的赋税和徭役时,杜甫写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兵车行》。这首诗虽然是从父母妻子送别行人写起,诗人主要的着眼点则在于“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和“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诗人到的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生产和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想着想着,我跟儿子又来到了“铁瓶诗社”,整齐的瓦上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盛世,再陈旧的砖房也有一种特别的雅致,比起现代人用大理石和翡翠装饰房子,也要清风傲骨一万倍,走进大门,正墙上贴着的是张岳龄的《杜工部墓辨》。张岳龄,字子衡,名南瞻,晚年自号铁瓶道人,捐资改建天岳书院,并资助建藏书楼,购买书籍数千卷,供学子选读。张岳龄学识渊博,工于诗词,创建铁瓶诗社,并同治年间协修《平江县志》,著有《铁瓶诗钞》12卷、《铁瓶东游草》等。

         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来到最后一个厅,只见堂中杜甫铜像拿着书端做在前方,眼睛正望着远方,仿佛有吟不完的史诗。“入川入湘,而葬于斯,长忆先贤留足迹;三吏三别,忧时多感,永留诗史在人间。”柱子显眼的对联,是对诗中圣哲的赞赏。我和儿子来到铜像前,一拜二拜三拜;不单是敬仰、崇高之怀,悲伤之绪,更重要的是教导孩子从小就要做到,一个人要身怀大志,才能与圣者共济天下!来到墓前,站在青砖甬道上,杜甫墓茔略高于杜祠,其红麻石砌成的圆拱墓顶,与闾间普通的坟不相同。墓围正中有青石墓碑一方,中刻“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之墓”,是光绪九年癸未冬十月,由平江知县李宗莲复修勘碑勒石所竖。杜甫一生仕途时常失意落泊,一个左拾遗的功名仅做了两年,有名无实,并没有得到重用,为国家出力。一个工部员外郎,也直到50多岁后,由好友严武保荐所获,同样是徒有虚名,并没有让他施展经文纬武,匡扶社稷的理想,不出一年也被官僚所挤,告老归乡。若说官职,很不值一提,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的国家,加官晋爵是光耀门庭的事,作为子孙后代自然在墓碑上勘勒官衔。但是,杜甫的史诗成就是举世无双的。

          “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带着诗圣杜甫这份坚强而卓绝的执着精神离开了阐幽菴。仅只有三十元的门票,让人看到了处于高价物美的年代里,人们思想日益懒散的作风;我想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不但要让我们的诗歌永远屹立在世界最高舞台之上,更要担当起承传启上的历史责任感,以及发扬古诗词光大的紧迫感。久久地、久久地站在路上,我忘记了生命存在的时间,忘记了阳光的猛烈,忘记了回家的路,千百次回首,心中永远装着一个“诗中圣哲”杜甫!

                                                                                                                2016年3月15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