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入局 置身其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前天晚上,学校召开行政会。会上,李校长播放了一段罗振宇在2019年12月31日晚上发表的新年演说视频——《时间的朋友》。其中,罗振宇提到了曾国藩讲到的一个故事,让我得到了一个很难忘的启示。

  两个农人,挑着沉重的担子,相遇在农田间狭窄的田埂上。他们谁也不愿意相让,因为那样的话,他们中的一个人就要一脚踩到泥泞的水田里,沾一脚泥。他们就那样顶上了,谁也不让谁。此时,作为一个旁观者的你该如何相劝呢?我能想到的是:退让一步,海阔天空,要不都走不了。其实,听到这样的劝说,很多人给出的反应就是:“我凭什么要让你?大不了都不走,看谁犟得过谁!”而曾国藩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做一个躬身入局的人:旁观者跳入水田,接过其中一个人的担子,让他先过。这样,问题就解决啦!的确如此,很多时候,要我们稍微转换身份,从旁观者变成置身其中的人,把自己放进去,无解的问题,就有了答案!

  反观我们平时的工作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有时我们会埋怨学生:我布置的这一点作业都完不成,难道课下光玩了?一点都不下功夫!其实,只要躬身入局,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下,就能体会他们的处境:一科老师只布置半小时的作业的确不算多,但六科老师的作业量加起来就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这还不算有部分学生还要单独再找时间整理、预习其他知识的时间。这样想起来,对偶尔完不成作业的学生,我们就不会大发雷霆。这就是换位思考,有“同理心”;还有,当看到学生出现一些我们认为很低级、很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时,我们就觉得不可思议:这么简单的题目也错?这些题目有什么难呢?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教了多年以后熟练了,体会不到学生的处境和难处。如果主动躬身入局,置身其中,想一下我们做学生时也曾遇到过无数类似的困难和问题时,我们的不理解甚至责备自然就不存在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